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艾思奇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革命家,也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家,其著作《大众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文章阐述了艾思奇《大众哲学》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并从艾思奇《大众哲学》思想方法的角度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探究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哲学只有成为人民大众的思想工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功能。《大众哲学》引起的强烈反响,充分显示了哲学的精神魅力,它以关注现实、贴近生活的表述形式,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使之成为人民大众能够掌握的思想武器。它所体现的开拓创新精神,对于我们在新时期探讨哲学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1 前言和说明“振动图象”是《力学》机械振动中一个重要的知识 ,它表现了振子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关系。“波动图象”是《力学》机械波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反映的是传播波的媒质在某时刻各媒质点的相互位置情况。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 ,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两个图象 ,为此 ,在教学内容讲授之后 ,我们设计了本节内容 ,作为对课本教学环节的补充和加强。2 内容设计[题目 ]简谐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区别与联系[教学目的 ]①复习与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相关的基本性质。②通过比较 ,正确认识两图象形式和实质的区别。③通过讲解 ,认…  相似文献   

4.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一册 (必修 ) ,第五章、第四节《简谐运动的图象》中介绍了“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其中单摆是漏斗装沙做成的单摆 ,将沙漏在匀速运动的长薄板上 ,形成简谐运动的图象。此做法有如下缺点 :第一 ,长薄板匀速运动不易控制。第二 ,漏沙摆周期有微小变化。第三 ,描图过程可见度小。第四 ,单摆与薄板间距离变化 ,形成的图象不准且不均匀。第五 ,图象不易展示。因此 ,我们进行了改进 ,改进装置如图 1所示。此演示仪的优点 :第一 ,圆筒是低速电机带动的 ,可以做到匀速转动。第二 ,描图过程便于观察…  相似文献   

5.
《朗读者》在坚持本土原创的同时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了内容整合,以独特的文化编码形式契合大众的审美心理结构,在象征符号系统的传播中营造出了仪式化传播的“磁场”,使得电视化崇高的观感得以在大众心中激发。这是电视节目的表意形式充分与美育本质相结合的体现,《朗读者》用文化内涵的展现方式得到了大众的审美接受,从而诠释了娱乐与审美的充分融合。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文化哲学"一词,但是我们却能从他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找到深刻的文化哲学思想,本文试图对这三本经典文本逐一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重要的哲学论著之一,《实践论》对中国现代社会革命作了经验性的哲学概括,明确了实践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提出了辩证的认识论思想,将唯物史观引入认识论中,并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的篇章。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专门将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实践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8.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学者们大多是从文章内容的角度进行解读有人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经典文献,有人说它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重要篇章。若从哲学的研究范式上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颠覆了以往哲学研究的范式,从现实的人出发,重新分析了人、生活世界以及人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对哲学进行了理性重构与历史重构,从而实现了现代哲学研究范式的重大转向。这种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向对我们当今进行哲学创新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的一部主要著作。如果没有读过《纯粹理性批判》就等于还没有真正进入康德哲学。尽管康德有三大批判和其他一系列著作,但是其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础是建立在《纯粹理性批判》之上的。这为我们初步了解康德的哲学思想奠定了基础,便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学习康德哲学及其形而上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完整科学理论体系,它的中国化也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包括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理论初步探索,列宁、斯大林的哲学理论的东方实践、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政治理论体系继承、丰富与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后者占着主要地位,这也是本文所主要关注的,但同时要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关系,将二者互补之处做到完美结合,这样我们中国化的成果将会不断完善更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艾思奇坚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深知在旧中国只有中国人民才是砸碎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真正力量。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人民的思想武器,他从实际出发,潜心研究,发表了《大众哲学》,体现了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积极实践。我们党要长期执政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必须认真实践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强化人民群众是发展主体的认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2.
宋希仁先生所著的《人生哲学导论》立足于人生的真善美的哲学阐发 ,从人生的寿律、人生的阶段、人生的实存、人生的理想、人生的道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纯朴、人生的崇高、人生的不朽等方面向人们展示出人生的真、善、美 ,启迪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艾思奇将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目的是让人民大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艾思奇将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方式是紧密联系群众和实际生活。我们特别需要学习和发扬艾思奇哲学精神,学习艾思奇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学习艾思奇始终不渝的人民大众立场。  相似文献   

14.
哲学·理性与生态——读《生态理性哲学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理性哲学置身生存境域,对人的世界性存在予以心灵化探询。其哲学意蕴首先呈现于在对理性的历史考辨,其理论创新则体现于对生态理性的原生性论证,由此构成一种初具规模的新哲学探索。  相似文献   

15.
哲学是一门教人求索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哲学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前人现成的结论上,而且体现在不同哲学观点的交汇、碰撞之中,体现在人类对于事关安身立命的终极问题的不停求索之中.哲学课渗透哲学史是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哈代的小说中浸透着一股浓郁的悲剧气息。透过这层浓郁的悲剧氛围,我们可以感知哈代的生命悲剧意识。但这种悲剧意识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与哈代所处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以及他本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密切联系。本文拟从人类的欲望、叔本华的生命悲观哲学、宿命论等角度来解析哈代创作中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7.
庄子认为只有以通达的精神超越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道"是庄子超越哲学的核心,"心斋"与"坐忘"是达到超越的理想手段,"逍遥游"是生命自由的最佳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庄子》追求生命自由精神境界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现代人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学脱离生活成为当下教学中被人关注的焦点,从理论到实践都在呼唤着教学对生活的回归.教学向生活回归的前提、可能、意义以及所要回归生活的设计成为研究的重点,也是存在着争议的问题.教学回归生活,本质上是对教学与生活关系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9.
哲学是对智慧的追求。智慧至少应包含知识和责任两个方面。一个聪明的人知道对知识的责任。哲学的知识是为理解世界的实在和人生的意义服务的,而人生的意义和道德的原理需要由哲学知识来论证。传统的形而上学尽管有种种缺陷,但它们作为理性论证的世界图式曾为这种论证做出过重大贡献。后现代主义在批判形而上学的时候,把哲学的这种责任也抛弃了,这是导致当代哲学和道德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扬弃;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现实的具体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为立足点;它的世界观是把现实感性世界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它的社会历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它的认识论、价值观是关于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质力量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归宿是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今天,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伟大事业中从根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