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于II型糖尿病,运动长期以来被看作一种最主要的非药物防治方式,运动在提高II型糖尿病患者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减少体脂,提高葡萄糖吸收等方面已经有诸多研究证实。不管是否合并药物或营养治疗,单独采用合理的运动疗法往往是有效的,可明显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的全身性代谢紊乱程度。II型糖尿病患者从事运动治疗时,还需要相应的最新认识。为此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运动在治疗糖尿病中的重要作用和具体实施方法却不是十分普及。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能根据自己的病情,找到适合自己的、规范的、运动方式方法,定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防治疾病的非药物的无创的自主疗法,已日益受到关注.但在临床治疗中并没有引起糖尿病患者的足够重视.采用有氧运动和降糖药物对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干预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的有氧运动对治疗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有效,与降糖药物治疗效果相当.同时,有氧运动组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压(BP)、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等指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提高.提示有氧运动在有效降低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同时,对降低血压、调整血脂、减肥、防止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国家公务员Ⅱ型糖尿病惠者运动习惯监控疗法对糖,脂肪代谢的影响效果.方法:以50名Ⅱ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采用运动生活习惯测定仪,对BMI(体重kg/身高m<'2>)、标准体重、目标达成度、总能量消耗(kcal)、运动量(kcal)、步数、运动强度等级(0-9级)等进行了8周的全天候监控疗法,然后观察其监控前后BMI、FBG(mmoi/L)、PBG(mmoi/L)、HbAIc(%)、TC(mmol/L)、TG(mmol/L)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监控实验前后比较除BMI以外FBG(mmoi/L)、PBG(mmoi/L)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AIc(%)、TC(mmol/L)、TG(mmol/L)也差异显著(P<0.05).同时还观察到了总能量消耗(kcal)与运动量(kcal)、步数、运动强度等级之间具有相关性,并且和评价指标间也具有相关关系.结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严格的运动习惯监控疗法可有效地改善糖、脂肪的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5.
运动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据报道,我国约有三千万糖尿病患者。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有饮食疗法、药物疗法和运动疗法。文章介绍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方法,旨在唤醒广大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意识并引起足够重视,把运动疗法与其它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运动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免疫机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太极拳运动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测定太极拳运动锻炼前后免疫机能的变化。结果太极拳运动后,补体C3、白细胞介素-2(IL-2)明显升高(P<0.0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明显下降(P<0.05),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CD4 明显升高(P<0.05)、CD4 /CD8 比值无明显变化。结论太极拳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7.
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献资料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运动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运动通过多方面机制增强受体对胰岛索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索抵抗,降低血糖,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并提供了目前进行糖尿病运动治疗的方法。目的在于论述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为糖尿病人运动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动对2型糖尿病影响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运动对2型糖尿病病理变化的影响、运动对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糖尿病病人运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近几年国内外关于运动对2型糖尿病影响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运动作为非药物防治2型糖尿病的主要方式之一,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下降;能够降低体脂含量,提高肌肉质量,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运动防治时需要不断更新认识,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运动疗法,通过运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减轻肥胖来防治2型糖尿病。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分为有氧耐力运动、有氧力量性运动、有氧耐力运动与有氧力量运动相结合方式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做研究进展,旨在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运动方式来干预疾病。  相似文献   

10.
应用文献资料法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运动治疗机制进行综述,研究表明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低度炎症和内质网应激均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运动可通过改善糖脂代谢状态、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内分泌紊乱状态、炎症状态、氧化应激状态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诱发因子等途径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Leptin与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当前运动对leptin效应的主要研究工作.leptin是近年发现的调节能量平衡的激素,是ob基因的表达产物.长期运动训练可降低血leptin浓度,减少脂肪组织ob基因的表达.而单次运动对血leptin无明显影响.提出了运动对leptin影响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脂联素是一个重要的脂肪因子,在糖脂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脂联素的低水平与一些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有密切联系。对脂联素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以及运动对脂联素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探索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运动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细胞凋亡的研究是运动科学中一个较新的领域.近年来,运动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对运动与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淋巴细胞、肝细胞凋亡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运动引发细胞凋亡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但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关于运动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还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妊娠与运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指导妊娠期妇女进行合理的运动。通过综述的方式 ,反映国外运动医学界有关方面的研究情况。研究表明 :孕妇有规律的适度的运动可防止体质下降 ,并可使肌肉力量保持良好、妊娠和分娩更轻松 ,而不会显著影响妊娠期的长短和新生儿体重。因而合理的运动对母亲有益 ,不会给胎儿带来危害。大多数妇女都可在妊娠期开始或继续运动。但有些运动项目应避免参加或需对练习方法做调整。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锻炼动机及其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大学生的各种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以及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健康动机最强.其次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最弱;2)男大学生的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显著强于女大学生的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其他动机两者没有显著差异;3)大学生的健康动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与他们的锻炼持续性显著相关,而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与锻炼持续性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不同锻炼承诺和日常锻炼行为水平对身体锻炼短期情绪效益的影响。方法:招募62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在跑台上完成1次30 min变化负荷的走跑运动锻炼,锻炼前采集锻炼承诺和日常锻炼行为数据,并将日常锻炼行为划分为高、低两个水平,锻炼前、期间和锻炼后监测情绪状态并对组均频次进行卡方检验,同时兼顾实验末访谈核实。结果:锻炼承诺水平高,锻炼期间、之后的愉悦、活力、流畅体验更佳,前、后、期间焦虑感受更强;锻炼承诺水平低,锻炼之前活力体验更佳,期间疲劳感受更强;日常锻炼行为水平高,锻炼之前愉悦体验更佳,期间抑郁感受更为频繁、之后焦虑感受更强;日常锻炼行为水平低,锻炼期间活力、流畅体验更佳,之后愉悦、流畅体验更佳,之前焦虑、抑郁感受以及期间、之后疲劳感受更强。结论:不同锻炼承诺、日常锻炼行为水平对身体锻炼前后、期间的积极情绪体验和消极情绪感受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对各种情绪状态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论"健美操"与"有氧操"的甄别使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健身性健美操和竞技性健美操共用"健美操"一词,而给人们在使用时造成的混淆和误区,提出建议:除竞技性健美操使用健美操一词外,其它健身性健美操都应称"有氧操".  相似文献   

18.
运动与胰岛素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体育活动对正常人和胰岛素抵抗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具有有益的作用.一次性运动和运动训练的作用可能有所不同.为了获得适宜的胰岛素敏感性,在日常生活中参与运动是值得推荐的.长期运动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胰岛素非敏感性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9.
运动与维生素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中 ,机体内源性自由基产生增多 ,这对保持生物膜的完整性和酶的生物活性是十分不利的。维生素E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生物膜和促进疲劳的恢复。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对维生素E对抗过氧化、清除自由基的机制进行分析总结 ,了解维生素E对运动的影响以及运动中维生素E的变化 ,以便为合理补充维生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热应激与运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热环境下运动时,热应激和运动应激联合作用导致体温、脑和肌肉局部温度升高并且出现脱水,全面影响运动员的生理功能、心理过程及运动能力.通过运动与热环境的联合刺激,运动员可获得对运动热应激的有效适应.科学补液是缓解运动中热应激和热脱水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