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特征及专项力量训练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特征和专项力量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起跳专项力量训练的练习原则和方法。指出:背越式跳高是“双动力”起跳;起跳专项力量特征表现在起跳的结构特征、肌肉工作特征和技术特征;起跳专项力量训练过程是将起跳技术环节化,环节技术力量化,环节力量专项化,专项力量整合化,整合力量速度化,速度力量技术化。  相似文献   

2.
对背越式跳高过程中起跳腿肌肉的SSC活动进行研究,为指导我国跳高运动员起跳腿的专项力量训练,提高跳高成绩提供理论参考。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部分极具代表性的优秀跳高运动员起跳过程中起跳腿的起跳参数进行比较发现:一级运动员较二级运动员膝踝退让幅度大,时间短;国外优秀运动员较国内优秀运动员蹬伸距离大,时间长;起跳的蹬伸速度和整个跳高过程中人体质心的腾起高度(H2)并不总是成正比例关系。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起跳腿肌肉的SSC活动能力表现为3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蹬伸的距离、起跳时间和起跳的动作速度。相应的SSC活动能力就对应这3方面相应的最佳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3.
起跳训练是背越式跳高训练的基础,而起跳腿的爆发力训练则是起跳训练的重点。必须充分利用助跑、起跳等来实现运动员速度、力量与技术的有效配合,打造出最快的起跳速度、最佳的垂直腾起高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背越式跳高起跳腿爆发力训练的质量。阐述背越式跳高起跳的特点,分析起跳腿爆发力训练的科学依据,提出起跳腿爆发力训练的科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对影响跳高起跳效果诸因素的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往认为影响起跳效果的因素为蹬伸力量、蹬伸距离、起跳时间,而评定起跳效果多以冲量值为参数.本文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资料分析和影片分析法,对影响起跳效果诸因素的定量界限、起跳效果评定参数和影响跳高起跳效果诸因素的最佳组合进行研究,为跳高理论的发展和教学、训练的科学化,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实验方法,设计俯角斜板训练手段改进和提高背越式跳高快速起跳技术,以进一步研究背越式跳高训练理论与方法。结果表明,俯角斜板起跳训练能有效改进和提高背越式跳高起跳时起跳腿迈步出腿支撑缓冲蹬伸技术和能力以及摆动腿蹬摆协调配合能力,提高起跳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大量关于跳高助跑起跳技术的文献资料,从影响跳高的因素入手,着重分析助跑速度、身体内倾程度、最后一步的步长、以及起跳时间与速度(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联系。我国跳高运动员的弧线助跑起跳技术逊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原因是助跑速度慢;从我国运动员的起跳技术与助跑速度和力量等素质的匹配关系看,我国运动员的起跳技术与其运动素质是相匹配的,有其必然性,但匹配层次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水平缓冲距离”概念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一步揭示出了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只有建立“水平缓冲距离“概念,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从速度上挖掘运动能力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增加“水平缓冲距离“,能使运动员在“以起跳脚为中心的扇形运动“的快速起跳中,使更多的伸肌群参与缓冲和得到更充分的缓冲,提高起跳效果。能够实现在利用速度提高起跳效果的同时,减少起跳时很大冲击力所造成的起跳腿、腰的损伤,从而不断地提高跳高成绩。  相似文献   

8.
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经验,对目前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依据背越式跳高需要弧线助跑的要求和原理,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结果表明:目前在背越式跳高技术中教科书对起跳技术的解释和说明不够详细和深入,导致师生对起跳技术的理解不够,造成教学水平低,错误动作多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田径跳类项群起跳技术特征与专项力量训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方法对田径跳类项群起跳技术特征和专项力量训练特征进行分析,分析了跳类项群起跳的技术结构特征、肌肉工作特征和起跳技术特征。提出田径跳类项群起跳技术特征具有“双动力”起跳特点,提出起跳专项力量训练的练习原则和方法。专项力量训练的过程是将完整起跳技术环节化,环节技术力量化,环节力量专项化,专项力量整合化,整合力量速度化,速度力量技术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男子跳高运动技术发展的"症结"与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效果进行运动学比较,通过分析影响男子跳高运动起跳效果的运动学指标,诊断出目前制约我国男子跳高运动技术发展的 "症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男子跳高运动技术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振动、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能够对这三种力量训练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避免训练中的片面化和教条化,本研究分别对以上三种力量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就三种力量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功能性力量训练是一个更加趋于"一般性"的概念,振动力量和核心力量均属于功能性力量的范畴,是功能性力量训练的一种形式;(2)核心力量应与核心区力量应进行区分,当前所称的核心力量应称之为人体核心区域力量;(3)振动力量和核心力量在训练效应上各有侧重,但又有共同的训练指向,即不能完全隔离两者。  相似文献   

12.
增强式训练是一种发展快速力量训练的有效手段,然而在具体的应用和理解中还存在一定的偏差,通过对该种训练手段从其内涵、主要作用、生理机制等方面加以认识,结果认为,该种训练手段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快速力量,最大力量的增长主要体现的以神经肌肉募集能力方面,肌纤维增粗基础上的最大力量发展并不明显。文中还进一步指出从事增强式训练必须注意的几点事项,藉此希望进一步提高该种训练方法使用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力量科学化训练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力量训练对专项成绩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缺乏方法学指导及多学科交叉互补,力量训练往往处于主观、随意性强,训练效益不高的水平。试图以方法论、系统观、协同学、专项化视角,从宏观、微观层面对力量训练过程控制进行多纬阐释。目的在于促进力量训练转化率,为力量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途径,切实解决力量训练的“瓶颈”、“专项化程度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动力学视角对国内外力量训练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不同条件下复合式力量训练方法的使用原则。研究表明:最大力量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输出功率和运动表现,但其效果随力量水平增加而减少;力量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合理安排爆发力训练更能有效提升运动表现;复合式训练能使张力--速度曲线对应部分全面发展;复合式训练常应用于力量储备阶段、赛季前阶段或利用"PAP热身方案"提高运动表现;PAP"开窗期"的检测难度和个体差异较大,对训练条件要求也较高。结论:最大力量训练应贯穿力量训练计划始终且在力量水平较低时需重点进行;复合式训练能够在提高力量水平的同时,保证专项动作速度要求,其效率比传统力量训练更具优势,但操作难度较大,实践中需根据运动员个体差异、项目差异、备战阶段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应用异速生长理论提出“标准化力量”的概念,建立评价最大力量的新方法,以消除体型尺度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方法:第1阶段测量120名普通大学生(男50人,女70人)的体重、瘦体重、握力、背力、腿力和整体力量,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计算出异速生长指数;第2阶段另外选取受试者55人(男24人,女31人)测试相同的指标进行回代检验,计算出各项“标准化”最大肌力。根据BMI进行体型分类,应用百分位数法观察不同体型受试者最大力量“标准化”计算前后在群体中所处位置的变化,来验证应用“标准化力量”评价人体最大肌力的效果。结果:身高与最大力量关系不密切,体重和瘦体重则与其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经过“标准化”计算之后,各项最大力量指标的数值离散程度减小,即偏瘦组明显升高,正常组无明显变化,偏胖组与肥胖组则明显降低。结论:应用“标准化最大力量”的评价方法可较好排除体型尺度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身高不宜选为反映体型尺度指标,体重与瘦体重可作为反映体型尺度的指标;人群特征、测试部位及方法等因素均可导致评价最大力量的异速生长指数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游泳专项训练引起的肩关节旋转肌力变化,对参加夏季集训的27名高校游泳运动员(14名女性,13名男性)进行了肩关节内旋、外旋等长肌力测试,结果提示:肩关节内旋(IR)肌力在整个游泳集训过程中显著增长,肩关节外旋(ER)肌力在从训练前到训练中期显著增长,而从训练中期到训练后无明显变化,肩关节内旋/外旋肌力(IR/ER)比值也因此增大.本研究还提示游泳训练中为了预防肩部损伤的发生,应注重发展肩关节外旋肌力.  相似文献   

17.
棒球投手专项训练引起盂肱关节旋转肌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参加夏季集训的23名高校棒球运动员(11名女性,12名男性)进行了阶段性盂肱关节内旋、外旋等长肌力测试,探讨棒球投手专项训练引起的盂肱关节旋转肌力特征的变化趋势,结果:盂肱关节内旋(IR)肌力在整个棒球集训过程中显著增长,盂肱关节外旋(ER)肌力在从训练前到训练中期显著增长,而从训练中期到训练后无明显变化,盂肱关节内旋/外旋肌力(IR/ER)比值也因此增大。提示棒球投手专项训练中为了预防肩部损伤的发生,应注重发展盂肱关节外旋肌力。  相似文献   

18.
警察的力量锻炼方法具有较强的指向性特征。方法不同,效果就不同。但是迄今为止,仍有不少教官由于对这种指向性特征的认识不清,致使锻炼效果事倍功半。为此,拟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对力量锻炼方法的负荷特征、最大力量评定和肌纤维类型的测定、力量锻炼时间特征、及力量和耐力锻炼组合效应等直接影响锻炼效果的四方面内容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为警察体能教育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9.
短跑运动力量提高属性及训练原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短跑运动力量提高属性及训练原则的讨论,论证短跑运动的力量提高属性,分析短跑力量训练原则的几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对短跑运动实践中,力量训练效果如何转化为专项能力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认识短跑训练中的大力量超前发展必然导致专项运动成绩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20.
陆上力量训练是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要形式,系统的、合理的陆上力量训练会有效地增强运动员的绝对力量和爆发力水平,从而为增强水中所需的专项力量打好基础。采用单组准实验设计,以部分优秀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六周的准实验研究,以探索陆上力量训练的特点,找出陆上力量科学化训练的规律,为游泳运动员的陆上力量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