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选择2015年广东省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2015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2000年、2005年广东省大学生健康测试结果的部分相关指标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大学生身高、体重指标分别比全国大学生低,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反映广东省大学生的身体形态与全国大学生比显得瘦小,广东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50m、立定跳远(cm)、坐位体前屈(个)、引体向上(男)成绩上分别比全国大学生都好,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反映广东省大学生速度、下肢肌肉爆发力、柔韧性素质比全国大学生好;从2000年到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身高、体重持续增长,男大学生分别增长3.14cm、4.78kg,女大学生分别增长2.52cm、1.72kg.  相似文献   

2.
体育高考生考前心境、状态焦虑与临场发挥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中国修订版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量表,对参加2006年陕西省体育专业高考的男146名,女107名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和考生的考前状态焦虑以及考生的临场发挥成绩做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有60.7%的体育专业考生在考前心理不健康;原地推铅球和100 m跑两项成绩,三组不同TMD值组别之间成绩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多重比较显示TMD高分组与中等组之间原地推铅球成绩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三组之间在总成绩方面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TMD低分组与中等组之间成绩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三个情绪状态组间存在显著的赛前焦虑差异,消极情绪状态得分高的考生比得分低者的状态焦虑明显要高;考前状态焦虑得分值与100 m跑临场发挥成绩的相关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原地推铅球的临场发挥成绩的相关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总成绩临场发挥水平的相关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立定跳远和800 m的临场发挥之间的相关不具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拳击奥运集训队员运动素质训练监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中国国家拳击集训队20名队员的身体素质测试指标,认为:50 m跑、30 s连续蹲起、400 m跑、15 s左旋、30 s仰卧起坐、3 000 m跑、1 min击打沙袋可以作为拳击运动素质中的7类主要因子的代表性检测项目.另外,600 m跑、立定跳远、1 min跳绳、30 s俯卧撑可以作为辅助性检测项目,以便更全面地确定运动素质的训练项目和评定发展水平;所制定的拳击运动员运动素质发展模式,可以为拳击运动员的素质训练过程不断提供科学制定训练目标的定量依据.同时,所采用的数理统计方法能够促使训练结果的定量评定工作得以定量实施.从而有助于科学地控制拳击运动素质的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动力性牵拉作为热身方式时对大学生立定跳远的影响。采用实验的方法对郑州大学5个院系的2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实验,采取5种实验方法,即分别用动力性牵拉(DS)、静力性牵拉(SS)、无牵拉(N)、动力性牵拉+静力性牵拉(DSSS)、静力性牵拉+动力性牵拉(SS-DS)对受试者干预,并测试即刻干预和休息5 min后的立定跳远成绩。结果表明,含有动力性牵拉的热身方式干预的立定跳远成绩要高于无牵拉和静力性牵拉的热身方式(P<0.05),并且休息5 min后的干预效果与即刻干预效果差异性不显著(P>0.05),说明动力性牵拉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并且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Cross Fit训练对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影响效果,并对其内在机制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通过Pub Med、Web of Science、CNKI等数据库筛选15篇符合要求的文献纳入Meta分析。运用Cochrance系统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和发表偏倚性研究。通过Rev Man5.4统计软件对纳入文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Cross Fit训练对青少年肺活量、50m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成绩的提升较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对青少年身高、体重、BMI、坐位体前屈、1000m跑、800m跑成绩的提升较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优势。结论:Cross Fit训练可以有效帮助青少年提高肺活量、速度素质以及力量素质。而对于身体形态、柔韧素质、耐力素质的提升与常规训练模式相比并不存在显著优势。建议将Cross Fit训练与常规的素质练习有效结合,充分发挥该训练模式的优势,以提高青少年各项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对优秀男子曲棍球运动员为期2个月的跑动能力训练进行训练监控,分析训练的效果及机制,验证训练计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我国优秀男子曲棍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和训练监控提供实证参考。方法:在全国锦标赛前对19名男子曲棍球运动员,实施为期2个月的跑动能力训练,在训练前后进行有氧能力、无氧能力、专项体能的测试与评价。结果:1)训练后,绝对摄氧量水平不变,相对摄氧量水平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递增负荷恢复期的血乳酸显著下降(P<0.01);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等指标训练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运动后的血乳酸与跑动能力训练前相比显著下降(P<0.01)。2)与训练前相比,3000m跑成绩显著提高(P<0.001);立定跳远、30m跑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训练前后无显著差异,5×25m折返显著提高(P<0.01)。结论:1)训练前,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达到优秀运动员的水平,爆发力低于国家队队员水平,而速度耐力高于国家队队员的水平。2)研究所制定的有氧能力训练、无氧能力训练和混氧能力训练计划可有效提升运动员跑动能力,运动员的爆发力、速度耐力和有氧能力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运用灰色理论对我国110m跨栏优秀运动员刘翔的身体素质进行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1)100m跑和60m跨栏属于影响运动成绩的“大类”;(2)60m跨栏是提高110m栏运动员专项素质不可缺少的训练手段;(3)刘翔的专项身体素质结构较协调。如果杠铃全蹲和立定十级跳远同其他素质能更加协调地同步增长,则刘翔当时的成绩会有更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身体形态及素质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的权重排列分别为身高、下肢长度、跟腱长、踝围、髂宽、髋宽、肩宽、体重.(2)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身高、体重、踝围/跟腱长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托莱指数、下肢长度、髂宽/髋宽指数、髂宽/肩宽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3)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指标的权重排列分别为助跑摸高、纵跳高度、100m跑、30m起动、立定跳远、负重半蹲、抓举和后抛铅球.(4)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 30m、100m)有显著性差异;专项跳跃能力(纵跳高度和立定跳远)以及反映绝对力量的负重半蹲、抓举和后抛铅球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表现专项素质与专项技术的助跑摸高成绩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广东省4个城市的70余所中、小学校,近20000名学生,开展《标准》现场抽测复核、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实地调研,调研结构显示:2014年广东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身体机能肺活量指标,部分身体素质女生800m/男生1000m、女生50m跑、女生1min仰卧起坐/男生引体向上指标略有回升;身体素质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男生50m跑指标,身体形态BMI指数指标呈现下降趋势,总体而言,广东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部分指标略有回升,但整体仍呈现下降趋势.针对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江苏女子跳高成绩在1.56-1.75 m之间的16名运动员8项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速度因子、弹跳因子、力量因子中的4项指标(30 m跑、立定跳远、4步助跑摸高、负重半蹲/体重)与跳高运动成绩之间关系较密切,从而为相应级别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强度的健身跑对促进女性大学生骨骼健康的效果.方法:选取51名女性大学生,设计不同运动强度的健身跑干预方案,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运动干预,其中实验1组(较大运动强度组)15人,运动时心率控制在140-160次/min,实验2组(中小运动强度组)16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00-120次/min,实验对照组20人,在实验前后分别测试研究对象的骨密度(BM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结果:①实验1组的股骨BMD、血清ALP、血清BGP实验前后比较及实验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腰椎BMD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尺桡骨BMD差异不具有显著性;②实验2组的股骨BMD、血清ALP、血清BGP实验前后比较及实验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腰椎BMD、尺桡骨BMD差异不具有显著性.结论:①较大运动强度的健身跑锻炼在促进青年女性骨健康方面效果显著,健骨效果优于中小强度的健身跑;②健身跑运动对人体BMD的影响存在部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足球、手球和篮球中体能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14个基本的体能测试项目来测试160名优秀运动员,分析评估足球、手球和篮球运动员之间体能结构的差异.分析比较表明,9项指标(侧跨台阶、背力、变向跑、100 m跑、引体向上、1 500 m跑、柔韧、握力和跳远)被认为最能反映这三项运动身体素质特点.在这所选的9项体能测试中,其平均向量在这三项运动中显示了统计意义上的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肝脏瞬时弹性硬度检测(Fibroscan)技术,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柴胡疏肝散的治疗机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NAFLD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20例,给予柴胡疏肝散+阿拓莫兰+维生素E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阿拓莫兰+维生素E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分析总结。[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项参数对比,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总胆汁酸(TB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空腹C肽均无显著变化(p﹥0.05)。基于Fibroscan技术,对患者进行测量受控衰减参数(CAP)以评估两组疗效,其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0%),两组间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Fibroscan技术检查发现,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脾虚型NAFLD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考察土壤种类、暴露时间及铬[Cr(VI)]含量对蚯蚓体内SOD(superoxide dismutase)、CAT(catalase)和POD(peroxidase)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选取黑龙江、山西和江苏3个地区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不同含量Cr(VI)对其进行40天老化。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中SOD活性差异显著(P<0.05),Cr(VI)含量和暴露时间对SOD活性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与SOD活性差异性相似的是:不同土壤中CAT活性差异显著(P<0.05),Cr(VI)含量和暴露时间对CAT活性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不同土壤中,POD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Cr(VI)含量对POD活性影响差异显著(P<0.05),暴露时间对POD活性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蚯蚓在黑龙江老化土中暴露初期,POD和SOD活性显著升高。在暴露28天的实验组中POD和SOD活性最高,相应的酶活性浓度可分别达对照组的2.03和1.25倍。同时随暴露时间延长,POD和SOD活性均受到显著抑制,而蚯蚓体内CAT活性在各处理中不发生显著变化。蚯蚓在江苏老化土中暴露初期,POD和SOD变化趋势与黑龙江老化土中各变化趋势相近。山西老化土中暴露初期,P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随暴露时间延长,POD和CAT活性均受到显著抑制,但蚯蚓体内SOD活性在各处理中不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参加足球运动和跑步运动大学生的五项健康体适能指标进行测量研究。结果显示,跑步练习后台阶试验指数显著提高,并高于对照组和足球练习组;足球练习后体脂百分比显著下降,并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跑步练习组;另外,足球练习后每分钟俯卧撑次数显著高于练习前。这提示不同运动项目对提高健康体适能各指标的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为期12周的分组实验,对参加力量练习和有氧练习的100位大学男生进行实验前后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身体形态的对比测试与量表评定,探讨不同运动形式对男生体质影响的差异性,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男生体育锻炼提供科学的实证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与实验前相比,力量练习对于男生的各项体质指标影响最多,而有氧练习尽管对男生体质有影响,但是和实验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在体育锻炼中,男生更加适合以力量练习作为主要的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广场舞和健步走锻炼对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20名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广场舞组40人,健步走组40人,对照组40人,每组中年女性与老年女性的人数比例为1:1。采用平衡测试仪测试双足闭眼和单足睁眼状态下各压力中心移动轨迹指标的值,测试时间均为10 s。结果:广场舞组和健步走组各平衡指标的值都显著小于对照组的相应值(P<0.05);广场舞组各平衡指标的值显著小于健步走组的相应值(P<0.05)。老年广场舞组与中年无锻炼组在各平衡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足睁眼站立时,老年健步走组的动摇总轨迹长(TL)与中年无锻炼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场舞和健步走锻炼都能显著改善中老年女性的静态平衡能力;广场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改善效果要优于健步走锻炼,且能使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水平达到无锻炼的中年女性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递增负荷下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心率变异性,采用电子跑台递增负荷的测试方法,用芬兰心率遥测仪(polar RS800)远程遥测对运动员整个运动过程HRV时域、频域进行分析。让所有运动员以6m/s的起始速度,每分钟速度增加2m/s,测试时间6min。结果显示:1)以年龄分组比较显示LF,LF/HF(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都无差异性;以专业分组比较显示,HRp,SD2(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SD1,LF(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以心率分组比较中显示,HRp,SD1,SD2(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其他变异指标都无差异性。2)男运动员之间比较显示,年龄分组所有HRV变异性指标都无差异性。在以专业分组的比较过程中显示,HRp,SD2,RMSSD(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在以心率分组的比较过程中显示,HRp,SD1,SD2(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RMSSD(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女运动员之间比较显示:HRp,SD2(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以心率分组的结果比较过程中显示,HRp,SD2(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以年龄分组的结果比较中显示,LF/HF(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3)以专业分组比较显示:一级和健将级分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二级分组比较显示,SD1,LF/HF(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以心率分组的结果比较中显示,HRp(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SD1,SD2,RMSSD(P0.05)有差异性,其他变异指标无差异性。说明HRV指标可以作为一个监测运动效果的有效指标,并进一步为量化运动训练作出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累积运动与持续运动对肥胖大鼠糖脂代谢和MCP-1的影响。方法:普通体重大鼠为对照组(C,n=6),肥胖大鼠分为:安静组(S,n=8)、持续运动组(E,n=8)、中强度累积运动组(MAE,n=8)、高强度累积运动组(HAE,n=8)。运动组进行8周跑台训练(0?,5d/W)。E组跑速20m/min~25m/min,60min/次,1次/d。MAE组跑速与E组相同,12min/次,5次/d,间歇60min;HAE组跑速40m/min~42m/min,6min/次,5次/d,间歇60min。8周后,测内脏脂肪湿重,行糖耐量实验,ELISA法测血清胰岛素、FFA和MCP-1。结果:(1)运动组的内脏脂肪体重比低于C组和S组(P<0.05)。(2)HAE组灌胃后120min的血糖值低于S组和E组(P<0.05)。(3)运动组的ISI高于C组(P<0.01);运动组的胰岛素和HOMA-IR低于S组而ISI较高(P<0.01);HAE组的胰岛素和HOMA-IR低于E组与MAE组而ISI均较高(P<0.05)。(4)运动组的FFA和MCP-1较C组与S组下降(P<0.05);累积运动组的MCP-1低于E组(P<0.05)。结论:累积运动和持续运动均可减少肥胖大鼠内脏脂肪,改善其糖脂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纠正慢性炎性状态。持续运动降低内脏脂肪和FFA的效果更好;而累积运动改善血糖调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机体慢性炎性状态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