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加大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2013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要求教师资格考试必须进行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不再是师范类应届毕业生毕业即可取得,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考。简单来说,师范类毕业生教师资格证由此前的认定变为如今的国家统考。意味着“国考”将推进师范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师范专业教育质量的有力举措,从而能够促进师范专业教师对课程教学探讨与实践。“国考”制度与课程建设的紧密融合必须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是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体育教师的职业准入也将随着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更加严格.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背景下体育类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教育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相对偏低,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有待加强,学生的专业教学实践能力亟需提升;学生的专业“人文素养”与“基本能力”较为薄弱,相应的培育方式有待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设置“体育教师职前教育”核心课程模块,加强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育;强化学生运动技术与专项技能的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建立紧密联系,加强学生专业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育;设置“通识教育类”必修课程模块,完善学生专业“人文素养”与“基本能力”的培育方式.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自2016年启动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2019届高职毕业生成了新教师资格证"国考"后的第一批应届考生。文章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对2019届高职毕业生考取小学教师资格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体育师范生技能水平不高、教学实践能力不足以及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学习难、发展难等共性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在梳理卓越教师计划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协同培养的新思路,以LD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自身实际情况为例,建构实施卓越体育教师“1+4”协同培养模式。该模式中“一个联盟”为三方协同的长效运行与互助共赢提供了制度保障,“四个质量”从专业、课程、教材、技能四个方面完善培养机制、提升培养质量。LD大学的实践成果表明该模式有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能够为其他院校的体育专业师范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对目前中国教师教育的创新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很多高职高专师范专业为了追求教师资格证通过率,加上很多师范专业跟其他理工科专业混同管理等种种原因,导致高职高专师范专业教育教学课程设置应试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教育培养过程培训化.因此,我们要加强防范纠偏: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证考试;二是要加强师范专业认证;三是要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后期质量跟踪;四是要落实"放管服",实行高职师范专业与其他高职专业差异化管理;五是要想方设法提升高职师范生的生源素质.  相似文献   

6.
实行教师资格"国考"有利于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进一步开放教师教育体系。但是实行教师资格"国考"会抹杀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独特性,导致教师教育的边缘化;还会对师范院校改革形成"倒逼机制",迫使师范院校转变观念,积极应对。因此,师范院校应加强学科建设,不断促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同时把好"教师教育质量关",实现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以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对体育教育专业建设进行客观审视,对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特征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原则和优化路径。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面临的困境是重多元课程设置,轻专业内涵建设;重知识内容传授,轻教学能力培育;重专业技术教学,轻人文素养形成。结合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确立了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三结合”原则,即:“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的结合,“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的结合,“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结合。构建了“分段式”的培养目标体系,根据不同层次的“分段式”培养目标确定各类课程的基本结构,合理安排课程结构。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实施路径:重新调整课程结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旨在使体育教育专业在体育专业发展和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竞争中凸显其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先进体育管理人才教育管理的基础上,提出适于我国国情的体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人才培养中用市场经济教育模式来改革计划经济教育模式,用个性化来改革高度集中的统一化,用优化组合来完善教学体系等方法和手段,提高我国体育管理专业人才的竞争力,以期完善我国体育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对我国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师资匮乏是制约我国体育双语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开设体育双语教育专业是解决师资紧缺的根本之策.就我国体育双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及培养方式等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阐述了高校培养体育休闲旅游专业人才的现状、意义,对高校构筑体育休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校在培养体育休闲旅游专业人才要构筑“特色”专业、要构筑“新颖”课程体系、要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力度和深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三视图”的画法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机械制图”中的重要内容,对“三视图”教学中的“做中教”与“做中学”的具体做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摘要提出一个2×L×M×N×H五体纠缠态基于随机定域操作和经典通信的实用分类方案.该方案将2×L×M×N的纠缠态分类方法推广到五体系统.首先利用矩阵分解将2×L×M×N×H体系的纠缠态分类为不同的粗粒化的标准型,然后利用矩阵重排技术进一步对具有相同标准型的不等价纠缠态进行细粒化辨认.最后给出一个2×2×2×2×2五量子比特系统的分类举例.  相似文献   

13.
"自由"与"自律"是竞技体育秩序中的两大问题,是影响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据社会学原理、通过案例分析,试图对竞技体育秩序中"自由""和""自律"的关系进行哲学解读,审视二者产生的冲突原因,最终基于 "自由"意志与"自律"精神为竞技体育秩序提供协调路径.  相似文献   

14.
"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俗称,一直被人们接受和认可,早已成为中国武术的代名词."势"作为一个思想史的概念,在政治、军事、书法、绘画、诗歌等诸多场域中表达一种相似的哲学思维与意义结构,它们为"势"文化的理论研究打开了广阔的论域空间.研究以"势文化"为切入点,以内家三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拳之势"进行理论探索.结果表明:架势是"拳之势"生成的结构之力;理势是"拳之势"生成的逻辑之力;气势是"拳之势"生成的生命之力;情势是"拳之势"生成的表达之力.习武演练自觉追求"势",它体现的是一种美学之道与生命规律.  相似文献   

15.
学习力作为当今社会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是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需求的一个必备条件.虽有地域之差、文化之异,但"产婆术"教育观蕴含的教育思想十分契合高职学生学习力的培养理念.基于此,在"产婆术"的视角下,探讨高职学生学习力的培养途径,即在师生关系上,有教无类,教师应尊重学生,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使其发挥潜能,以培养其学习能力;在教育理念上,教师应实施"赏识教育",以增强其学习毅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遴选出养牛、种菇和制炭三个有关联的秸秆利用方式,构成循环产业链,根据产业链中消耗的秸秆原料数量确定秸秆供应的农户区面积,使秸秆的产生和资源化利用产销平衡,构成一个"生态单元"."生态单元"由生产中心和农户区两部分组成.生产中心收购农户区的秸秆作为原料,养殖肉牛、种植蘑菇和制炭.养牛、种菇和制炭三个产业环环相扣,并与农业生产形成良性生态链:制炭余热用于菇房加温,牛粪作为种菇培养料,尿液制沼气,沼渣、沼液与蘑菇下脚料还田.按照普通标准确定种菇规模,由种菇需要的牛粪量确定肉牛养殖数量,种菇和养牛剩下的秸秆用来制炭,制炭规模由农户区产生秸秆的数量决定.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统计分析,在国家形象与文化推广、乒超联赛内涵和品牌建设、俱乐部经营管理、外援运动员竞技实践等四个维度对乒超联赛的外援引入效果进行价值剖析.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资安保公司“走出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海外中资企业和中国公民面临越来越严重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挑战.随着海外安全治理市场化研究的深入,扶持中资安保公司走出去为境外中资企业和中国公民提供安全保障,成为政府海外风险治理的必然选择.中资安保公司“走出去”也面临自身安保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稀缺、缺乏政策支持等挑战和困境,鉴于此,中资安保公司“走出去”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还需要提高自身安保业务水平,借鉴国际化安保公司经验,努力打造国际化安保团队.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一个永恒且历久弥新的伦理学范畴.作为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在其最具代表性、最成熟的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集中反映了德性幸福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最高善,是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完满的幸福是沉思;幸福目标的达成需要遵循中道原则、两种善的结合,从而在实践中完满实现人的本质属性与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之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使为数不少的唐人手抄"变文"展示在众人面前。《伍子胥变文》作为变文的一种,在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方面有着变文固有的特点,但作为改编于历史题材的变文又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尤其是在叙事艺术方面,在叙事形式、叙事视角、叙事顺序等方面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