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哲学研究,尤其古代哲学的研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临的“困境”越来越突出。哲学研究的“浮躁”现象严重,编著多而立说少,缺乏自身的独创性。哲学著作出版难的状况使哲学工作者更加凄苦和冷落,一些学者纷纷下海转行。在这种情况下,石训、姚瀛艇等专家却伏案精研深究,历经十年之苦,撰写了百余万字的《中国宋代哲学》一书。作者这种严谨治学、不为功利所动的人文精神真使人可喜可贺,河南人民出版社赔大把钱出版这部专著的胆识也是值得称道的。《中国宋代哲学》作为一部典型的断代哲学著作,不仅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宋代哲学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而且填补了宋代哲学研究中的不少空白,挖掘出了一批新人物。正如张岱年教授在本书序言中所说:“近年以来,中国哲学史教材对于宋代哲学都有所论述,但是多限于几个大家的学说,尚不足以表现宋代哲学的全貌。”纵观研究宋  相似文献   

2.
介绍源自西方的图书馆科学以客观性见长,因而是可复制的;同样肇始于西方的图书馆哲学,致力于追问如何在技术面前寻求精神平衡,因而是主观的、不可拷贝的。针对我国有关图书馆哲学的研究未能从根本上区分可与不可之间的异同去取,难免造成方向性的迷失,论述中国古代文献收集、整理和利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向个体存在敞开的,表现出与科技相对的哲学性;且相对于图书馆科学而言,我们更有可能建构出“中国制造”的图书馆哲学。  相似文献   

3.
如果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绕开这本关于中国古典哲学研究的大书!也就是说,使传统的中国哲学走向现代化,以及走向更深一步的研究,张岱年先生的著作是我们必须首先加以研读的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既是一个永恒课题,也是一个人们相对熟悉的“老问题”。最近,由王玉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理论嬗变》一书,选择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现代实践哲学的全新理解,从“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两种思维方式转换的角度,来研究二十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程史和在指导中国革命斗争中获得的丰富经验,得出了一系列有启发意义的结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本特征的重新概括:…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哲学式解读   总被引:1,自引:11,他引:1  
汪洋 《图书馆》2006,(2):5-7
文章在区分“世界意义”公共图书馆精神和“中国意义”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当代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呼唤“中国意义”的公共图书馆精神,即中国公共图书馆精神,其当代哲学内涵是,具有科学理性和人文理性的平民化精神。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道家哲学研究正焕发新机,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这对于缓解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和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以及当今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道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学派,也是当今古代哲学研究的主流之一。道家哲学体系既包括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术流派,也包括道教这一宗教派别。道家哲学发生于先秦。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华。如果把中国几千年文明积累的方方面面比作一面大网,那末中国哲学堪称这面大网的总纲。因此,无论是我们弘扬祖国文化,还是外国研究中国文明,都需要首先把握这个总纲。目前,讲中国哲学“史”的教科书或工具书也有一些,但是把中国哲学作为一个“论”的整体,以论为主、史论结合地全方位展现其总面貌的大型工具书,国内尚且没有。这部由著名学者方克立教授主编的《中国哲学大辞典》(近200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正是填补了  相似文献   

8.
赵萌 《兰台世界》2014,(3):61-62
刘禹锡“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弥补了之前天人感应论的缺陷,并将先前对于天人关系的学说提升到新的高度。刘禹锡天人观学说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界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历史影响。其著作《天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贡献也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从图书馆哲学概念和研究意义出发,利用已有的图书馆哲学研究成果,就“图书馆哲学”这一术语的提法、图书馆哲学与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的关系、用哲学的逻辑思维探讨图书馆哲学的必要性、图书馆哲学把教育哲学纳入讨论范围的必要性、图书馆学术研究应不应该以哲学理念作为始点、人文关怀与图书馆哲学的统一性以及图书馆哲学的深入应用与发展——图书馆2.0等几个问题提出了初步的看法,并倡导发扬哲学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0.
崔京新  金蕾 《大观周刊》2011,(44):26-26
价值哲学在我国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改革开放以来,价值哲学在我国的发展又有了新突破,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价值哲学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领域新拓展,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又为价值哲学在我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11.
刘禹锡"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弥补了之前天人感应论的缺陷,并将先前对于天人关系的学说提升到新的高度。刘禹锡天人观学说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界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历史影响。其著作《天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贡献也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2.
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孙利天,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不断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大众化的理论形式和理论内容也随之得到不断的拓展和深入。吉林大学孙利天教授新近出版的《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一书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的理论成果,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进展,而且其中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新思想和新思路可能会给读者打开一个新的理论视野和思想空间。  相似文献   

13.
赵万书 《大观周刊》2012,(30):22-22
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契合点这个命题,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方面,它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进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体系;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联系体现的尤为突出,反映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方面的契合。  相似文献   

14.
明清之际哲学为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高峰。该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自我批判”的特殊阶段,涌现了一批早期启蒙思想家,如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朱之瑜、陈确、傅山、方以智,熊伯龙、唐甄、颜元等。他们打着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旗号,对宋明理学展开  相似文献   

15.
西方"科学的"和"人文的"两大图书馆学话语长期左右着中国图书馆学界."科学"以客观性见长,虽可直接"拿来",但它本身存在理性滥用问题."人文"强调图书馆(学)中的主体精神价值,直接"拿来"无异于东施效颦.本文在西方图书馆学的"他者镜像"中,分别以古代的知识组织和图书馆哲学为例,讨论了基于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价值的图书馆学研究本土化何以可能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中介而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性思索。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深刻地体现了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变革与社会现实的发展。当新的千年更替已经走过将近五个年头的时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套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以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为理论思索对象的哲学家文库———“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这套文库从形式来看是一本本论文集,实际上都是具有严格逻辑脉络和清晰理论主题的学术专著。它们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当代中国的时代背景这一主题选编而成,各篇文章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表现为一个…  相似文献   

17.
叶舒宪撰写的《中国神话哲学》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专著。该书探讨了神话中的哲学蕴含和中国哲学思维模式神话基础问题,其着眼点在于神话思维与哲学思维的渊源关系,以及神话中的哲学胚胎向哲学的发展演化过程。作者强调,神话是人类把握外部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精神状态,是人类精神形态发展整体中的一个部分。神话同人类其他精神形态处于相互联系、渗透、转化的辩证关系之中。人类的精神形态归  相似文献   

18.
诗体的拯救与批判 王柯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所):希腊古典时期,一度引发了"诗歌与哲学之争".今天,我们的会议主题是"文学与哲学的对话".在中国古代,文学与哲学不分.  相似文献   

19.
滕松梅 《兰台世界》2015,(4):121-122
在20世纪的中国学术界中,说起中国哲学就不得不提冯友兰这个名字,冯友兰与中国哲学这门学科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奠定了中国哲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基础,对后世及海外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0.
艾思奇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把哲学学术生涯和革命生涯联系在一起,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反动哲学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