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动态集锦     
《出版参考》2012,(30):47-48
美国出版商协会和谷歌就图书扫描案达成和解当地时间10月4日,美国出版商协会和谷歌长达数年的图书数字扫描拷贝之争终于达成和解。该案始于2005年,美国出版商协会诉谷歌侵犯版权。与"谷歌图书和解协议"不同的是,这个和解协议不需要法院判决,也没指出谷歌需要赔偿。双方均表示,和解协议的条款保密。据报道称,和解协议"承认版权持有者的权利和利益"。美国出版社可自行决定图书是否出现在谷歌产品中。根据协议,谷歌图书馆项目中扫  相似文献   

2.
王艾 《中国编辑》2011,(1):44-46
2010年,法兰克福书展关于数字出版有三个关键词:数字出版领导力、电子图书定价、谷歌。梳理这三个关键词的意义,使我们深刻感受到,随着移动阅读设备的普及和大众阅读方式的多元化需求,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拼图中不可缺少的板块,数字出版不再只是"先锋话题"或"实验行为"。我们对数字出版的探索过程让这个产业面貌更加清晰的同时,也衍生出更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亚马逊、谷歌、苹果三家公司数字出版的现状,分析欧美数字出版商的三种商业模式,我们发现,欧美数字出版商的创新理念根深蒂固,大批高粘性用户聚集是三家公司发展数字出版的优势所在。同时,对于亚马逊、谷歌、苹果的未来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如定价模式不成熟,版权模式有待进一步丰富,电子书需要开拓新市场,与传统出版商合作是必然,但合作方式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国外,施普林格、爱思唯尔等国际领先的出版商大都于20世纪末期开始转向数字化出版,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努力成为数字出版巨头,[1]谷歌等一些互联网行业的巨头和新媒体公司,也依据其强大的信息技术力量或先进的理念加入数字出版的行列。  相似文献   

5.
张宁 《出版广角》2014,(9):49-52
庞大的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之所以取得成功,其所依赖的商业模式是亟待我们梳理和分析的课题。本文回顾了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的发展历程,拟采用Alexander·sterwalder的商业模式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剖析,同时对其商业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再思考,以期对我国的数字出版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玲 《出版参考》2013,(16):19-20
随着谷歌眼镜(Google Glass)的问世,师出名门的可穿戴计算设备经过麻省理工学院数十年的孕育,已经开始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即将掀起一场科技革命。这场革命很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出版技术革新,促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数字出版领域重新洗牌,同时也为广大出版单位提供了创新和跨越发展的新契机。可穿戴计算设备与谷歌眼镜  相似文献   

7.
张洪波 《编辑之友》2011,(1):102-104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简称"文著协")高举维权大旗,与全球网络搜索巨头谷歌的版权较量频频见诸境内外各大媒体。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问题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一方面关注这场纠纷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另一方面也在关注国内数字出版产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在《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说:关于数字出版渠道问题,就是技术提供商也还存在着许多实际麻烦。第一,市面上多数数字产品设计不够完善,不能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网络出版不仅仅是内容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更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第二,互联网用户的免费使用习惯对数字产品消费形成了一定冲击,尤其是搜索引擎巨头谷歌的“图书搜索”计划等更是对提供内容的传统出版社造成了较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正传媒业历来是"内容为王"。自从数字技术出现,江湖上的规矩就乱了。说起电子图书和数字出版,目前呼风唤雨、说一不二的要数亚马逊和谷歌。这两家凭借垄断性的电子图书销售平台和海量的书源,代表着数字出版和电子图书的未来。亚马逊电子书店拥有50万种图书,多数是新书,其"火种"阅读器是市场份额最大  相似文献   

10.
以谷歌图书馆计划为代表的数字出版新形式在全球范围展开,但由于该计划因采用"先使用后授权"的方式扫描合作图书馆的藏书并建立数据库,在美国、法国、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因合理使用和孤儿作品保护等问题被诉,遭到不同程度的抵制,充分反映出各国数字出版法律法规在关于合理使用的不同界定、孤儿作品的使用及文化保护三个方面的矛盾与冲突。要解决这些问题,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完善数字出版相关法律法规,反对文化垄断、保护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1.
The Editech 2011 conference identified that publishers need to follow new paths and experiment more rapidly in all the areas of business related to a growing number of new digital publishing activities. Most important they need to rethink all the relationships actually in place with all the other factors in the publishing value chain and then radically reinvent their role in the quickly changing digital and ebook businesses. It is clear that now most of the changes are driven by the big three Google, Amazon, Apple and the publishers are following. However, especially in Europe the publishers have different approaches based on a brief review of selected key papers presented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sectors of the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相似文献   

12.
Google数字图书馆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Google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及其最新进展,以及在出版界引发的诉讼和争论,探讨了Google数字图书馆对图书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技术环境下出版企业的数字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出版企业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困难和优势,提出出版企业实施数字转型的思路,即出版企业应将自身定位于数字内容提供商,积极发展跨媒体出版,并围绕数字出版创新出版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从国内数字出版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及其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入手,介绍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数字复合出版工程,这是我国出版产业的重组、整合、调整的新战略。这其中中文内容唯一标识符(CCId)是在整个数字复合出版整个流程中的关键因素,论文从
经营模式、内部管理模式、盈利模式等方面讨论CCID对国内数字出版具有重要影响,最后从出版源头、在线支付中的版权转移、规模化与多元化经营、专家审稿与读者在线评论、内容加工颗粒度变小而带来的新的利润模式等角度为数字出版产业调整提供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5.
周百义 《出版科学》2007,15(5):13-16
以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无限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最严峻的挑战.拥有多重优势的国际出版商,以及国内一批拥有技术优势的IT企业、通信企业和技术开发商抢占了先机.这给传统出版社带来巨大考验,虽然国内许多大出版集团或出版社已逐步介入数字出版领域,但很少能形成自己的赢利模式.本文立足于现实,分析了国内广大中小型出版社在数字出版进程中面临的困难,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毛建军 《图书馆论坛》2012,32(2):155-158
古籍数字出版权利制度的构建是古籍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的保障。为此,我们应在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明确古籍数字出版的立法宗旨,完善古籍数字出版权利主体制度,充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以有效保障古籍数字出版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广泛调查我国古籍数字出版概况的基础上,思考古籍数字出版中存在的著作权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与网络出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出版的概念,分析了网络出版与数字图书馆的表现形式和特征,认为数字图书馆和网络出版应当在不断延伸和拓展的网络资源概念及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下,走向内容和组织形式上的共存、互补与共荣。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策略:数据融合与信息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和体制改革的要求,科技期刊均尝试建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化设施.虽然国内外已经有相当多的科技期刊在数字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积累了实践经验,但目前数字化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数字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数字化部件相对孤立、数字出版资源关注度差、新型数字媒体传播模式缺乏,等等.为此,需要建立适宜的互动模式来推进数字化建设,并为所有出版参与者服务.文章将数据融合、信息共享的理念应用于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建设中,采用高聚合、低耦合的方式来解决目前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 experiment to measure the impact of open access (OA) publishing of academic books. During a period of nine months, three sets of 100 books were disseminated through an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the Google Book Search program, or both channels. A fourth set of 100 books was used as control group. OA publishing enhances discovery and online consultation.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experiment, no relation could be found between OA publishing and citation rates. Contrary to expectations, OA publishing does not stimulate or diminish sales figures. The Google Book Search program is superior to the repository.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Google Book Search presents an opportunity to search millions of books from the Google Library partners and publishing partners. How does metadata compare in Google Book Search and library catalo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