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鲁迅杂文的独特风貌,鲁迅杂文对于艺术本质的独特体现,以及所谓的“鲁迅笔法”,都与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都以后者为深层原因。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渊博的学者,是异常清醒、异常自觉的革命家,又是通晓多种艺术形式,具备多方面艺术天才的作家。这种情况,使他审美心理诸要素:——感知、情感、想象、理解、意志之间产生了复杂微妙的关系,出现了在高层次和整体水平上的相互同化和顺应。杂文创作所表现的鲁迅审美心理,其中心点和基点是理性的深刻和强大。鲁迅的审美心理结构,以理性思考(即“理解”)为根基和导引,感知、想象、情感和意志等要素被它有力地改造和渗透。  相似文献   

2.
史铁生将自审意识、生命沉思和深层心理探索引入小说创作中,从纠结缠绕的现实漩体中体验生命的各个侧面,对“生”与“死”的递接性思考贯穿于其小说文本的始末.史铁生纯粹的主观世界和自由心象使其更逼真地逼近了死亡的内质,体现出一种“向死而生”的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写意油画沿袭了中国古典美学传统思维方式,善用写意、表现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即使在绘画中也体现出明显的东方意蕴。意象,作为主体对客体主观反映产生的一种心理存在,本是中国画论中的一个概念,具有鲜活的个性特征,“意”是人的主观感受与审美理想,“象”是主观感受在内心形成的一种映像,是没有物质化的、非现实的意识存在,其类型与主观思维方式和图形化的结果息息相关,意象构成了审美的表象系统。意象作为非现实的物质形态只是流于可想而不可视的意识层面,将意象转化为可视的形式符号,使之从心理层面上升为实在的物质层面,成为具有物质外观的真实存在,意象才能成为艺术作品。探索意象在油画创作中产生、物化、物态化的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探索中国意象油画艺术的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城市老年人怀旧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抽取唐山市210名老年人为被试,以怀旧感量表、南安普顿怀旧量表以及总体幸福感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城市老年人怀旧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城市老年人怀旧心理与主观幸福感在工作状况、有无配偶和身体健康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差异;(3)老年人怀旧心理各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相关显著。因此,应该引导老年人正确地选择怀旧内容并进行适度的积极怀旧,保持和谐健康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作家在创作的精神实践过程中构成的主客体关系,以及进而展开的“相生相克”的运动方式 和“自我扩张”与“自我斗争”的共生结果。“主观战斗精神”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特定的历史内容。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罗孟冬同志的短歌创作十分注重意境美。  相似文献   

7.
现代健康观是一个具有审美价值追求的概念。中国传统的健康价值观,所表现出的“中和”生理观、“中和”心理现、“中和”自然观、“中和”社会观,将人、自然、社会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注重对精神情感的培养,是追求一种生命存在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画论中的“身体描写”与现代“身体-现象学”、“默识学”、结构主义符号学等话语理论比较中,特别对现代创意绘画进行对话式解读和阐释。而主观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创意绘画形式的主体,制约着绘画创作的自由发挥和形式探究。创意绘画将心灵意象及身体维度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的第一形式要素,以抽象造型为主要形式而自由创作。  相似文献   

9.
“主观战斗精神”具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人”的哲学思考和美学表现;二、创作过程中主体必备的心理素质及其能动表现;三、创作的动力源泉或人格保证;四、创作中主、客体发生审美联系的运动方式和结果效应;五、现实主义文学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内容.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早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我们党在三次重要会议上反复强调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既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创新的着力点,更是各级组织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明确方向和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确理解民族和谐的内涵是构建民族和谐的理论基础,多民族云南的基本省情是构建云南省民族和谐的现实依据。今天,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多元民族利益的差异与冲突、复杂的国际环境等成为云南省构建民族和谐的客观桎梏;民族事务工作价值理性的迷失、调控机制无力、民族事务日常工作的低效等是制约云南省民族和谐进程的主观因素。正确处理中华各民族的"多"与"一"的关系、探寻符合云南省情的发展道路、增强多民族间的多维交流与对话、健全民族和谐的制度保障等是构架云南民族和谐的合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根据社会发展进程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本文根据我国"中和"养身观,结合以往相关研究和经验总结,分别提出了运动审美能力对大众生活质量影响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认为通过审美意识、审美感知、审美情趣、审美人格等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可以提高大众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用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分析武术进奥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的"和而不同"思想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它强调主观和客观世界的和谐共处。中国传统武术和奥运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两者可以和谐共处,相得益彰。两种文化发生联系是必然规律。武术进奥只能是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举措而不能成为最终目标。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生存之路是以独立的形式为世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运动员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被试为304名中国运动员,男136人,女168人,年龄范围14~23岁,平均年龄19.84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以及总的社会支持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女运动员的得分均高于男运动员。回归分析的结果发现,对总体主观幸福感和消极情感产生预测作用的变量是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对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产生预测作用的变量是家庭支持和其他支持。优势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预测主观幸福感时,不同的社会支持指标的预测力是不同的。这些结果提示,需要用社会支持的不同方面来预测运动员不同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描写对象的特征和作家主观情感的自然统一,是作品中形象的基本特征,也是对描写的基本要求。描写的角度,则是作家描写的具体方式。鲁迅作品中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是鲁迅先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不同描写角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从"情"与"法两方面论述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只有做到情与法的交融,才能达到表里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道"、重"天人合一"、重"辨证思维"等几方面探讨了竞技武术套路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然后从西方文化的重"竞争"、重"科学精神"、重"法"等几方面探讨了竞技武术套路对西方文化的辉映,最后论证了竞技武术套路作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结合体,预示着人类文化及体育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8.
《品花宝鉴》一向被人视为是部描写同性恋情的小说。可细加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借着僭越性别的大胆人物构设表现的仍是传统的情爱模式。他在有意无意问谑仿了两种传统的爱情故事类型:一类是才子佳人式的情意缠绵;一类是风尘女子对落魄书生的情义双全。透过这一矛盾复杂的写作姿态,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情爱”的认识与表达。  相似文献   

19.
当今我国高校"和谐教育"的建构是在我党第十六次四中全会提出的全新理念"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展开的,所以除了在理念方面对传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以外,更有其对于社会发展的现实关切.着重论述了和谐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对和谐教育内涵的诠释,即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教育,同时对人文与科学融合的高校和谐教育进行了理论上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法对孔子养生思想进行新的挖掘,阐明孔子从生命关怀意义上重视养生,以生为乐,将道德修养和提高生命的质量作为养生的根本,并认为"天人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