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社会变迁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面临的困境,探讨了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向,提出了促进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融合的途径,以期对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影响新疆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新疆作为西部重要的边疆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问题非常复杂,这些因素导致了新疆老龄化趋势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对昌吉地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调研,分析"未富先老"是新疆将要面临的重大人口社会问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新疆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是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西部民族地区丰富、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对其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西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不容乐观,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重重危机。因此,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要重视并采取措施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人口流动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甘南州人口流动可分为外流人口、内流人口、旅游人口等几种形式,诸如此类的人口流动对甘南州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都有重大影响.认识人口流动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作用,并注意克服人口流动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部开发应该突破经济发展的单一视角,用综合与宏观的方法调动一切社会资源,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资源,研究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西部开发背景下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深层次的重要问题。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应该将民族教育发展纳入西部开发的规划之中,搞好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优化本土教育资源,拓展多方融资渠道,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利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中所面临人口、环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西部人口、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性生物 巨大多样性"国家,中国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植被类型、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中国的植物尤其丰富,30,000种高等植物产于中国,其中乔、灌木 7,500种;中国的动物区系同样丰富。据统计已发现有6,347种脊椎动物(包括 1,24 4种鸟类和3,862种鱼类),特有植物物种多达 17,300种;特有脊椎动物 667种;中国西部 12个省、市、自治区,包括甘肃、贵州、陕西、四川、青海、云南6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 5个自治区以及重庆市。土地面积 698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0 %;有全国 75 %的植物物种数和动物物种数。中国西部省区人口总数为405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相当比重。多民族文化状态造就了中国西部省区成为独特的生物 文化多样性地区;另一方面,中国西部省区面临农村贫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退化和少数民族依然处于边缘状态的现实。本文讨论了中国西部省区的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及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急需保护该地区的自然和文化,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就读于旗县民族学校的蒙古族中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需要重视对少数民族中学生的民族意识的培养。少数民族中学生的民族意识,包括少数民族中学生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少数民族中学生努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意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意识等。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4%。其国民体质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数理统计等方法了解1994-2009年间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国民体质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思考,为完善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运动计划,提高民族体质健康水平,促进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伊斯兰体育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文化在我国西部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文化在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下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具新疆特色的伊斯兰体育文化。本文从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内涵出发,对新疆伊斯兰体育文化的内涵、构成以及价值进行探究,试图深入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伊斯兰体育文化的本质,从而达到弘扬西部优秀民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湘西旅游业发展中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必要性。认为合理开发利用湘西少数民族丰富多样的传统体育资源对湘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部少数民族节庆中的民俗体育是我国西部各民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浓缩点,它作为一种身体行为的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表征。从文化学、民族学、民俗学的角度,探讨西部少数民族节庆中的民俗体育,揭示节庆民俗体育地域性、周期性、人文性等特征,并研究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湘、青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湘、青2000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青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湘、青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15年间,湘、青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土、撒族学生明显快于土家、苗族学生,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除土族学生外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肺活量的相对值和绝对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部分素质能力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其中,耐力素质多数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少数民族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调研,分析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校体育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少数民族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少数民族学校体育改革思路和发展对策,为今后我国少数民族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梳理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和产业发展现状,认为河北省的少数民族体育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与京津联系不足、借力不够,社会认知度低、项目普及度不理想,缺乏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指出,应该加强政策扶持和模式创新;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加强项目传承与保护,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加大市场宣传和营销力度.旨在进一步提高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统计法、综合分析等方法,课题组对三峡库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点进行了全方位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三峡库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如下特点:1)浓厚的宗教色彩;2)季节性;3)娱乐性;4)地域性;5)健身性.并针对以上特点,为三峡库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南民族地区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口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是,其相互约制关系仍然制约着该地区教育的发展和人口问题的解决。关注并解决该地区的人口数量、素质、构成等问题,厘清该地区教育与其人口的相互约制的关系,寻求合适的调适路径改善人口问题与教育发展的相互约制关系,推进该地区人口与教育的良性发展是解决西南民族地区人口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摘要: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问题,为强化少数民族区域旅游扶贫,找到活化少数民族区域文化契合点,结合实地的东北区域民族村落的具体田野调研以及中外各级文献资料的查找,最终决定运用人类学中文化变迁理论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区域发展路径。研究认为:体育旅游应该可以作为少数民族区域传播文化的“载体”,特别对于中国境内的“小”民族的文化传承是极具指导性与实践性作用即通过旅游业传播民族文化的可行性;同时发现它也是中国扶贫工作的良好运营形式。为少数民族区域发展提出新的涵化模式以及少数民族聚集区发展体育旅游的新构想;同时提出保护我国少数民族未来文化发展应提倡主体居民继续发扬“莫日根”精神与当地文化活化目标。  相似文献   

19.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流域特点的体育活动,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的体育活动,集中体现了嫩江流域少数民族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在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嫩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和归纳了嫩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途径,旨在为中华民族体育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