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须从几方面入手 :(1)加强宣传教育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2 )认真学习 ,努力掌握心理卫生知识 ,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 ;(3)建立防御机制 ,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自我调节 ;(4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5 )搞好调查研究 ,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6 )开展心理咨询 ,切实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 ;(7)拓宽德育内容 ,增强德育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高校大一到大四587学生的心理控制源和状态—特质焦虑的调查研究发现:(1)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仅在外控性和机遇性因子上,在年级、专业、上存在着显著差异;(2)大学生状态-特质焦虑在性别、年级、专业、师范与非师范上均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状态—特质焦虑有相关,心理控制源对状态—特质焦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析大学生学业挫折感现状及其与抗挫折心理能力的关系,本文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问卷""青年学生学业挫折感问卷"对全国8个省市的1556名本科生实施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学业挫折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大学生学业挫折感在性别、年级、是否师范生、学科、成绩排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与学业挫折感呈显著负相关,其挫折容忍力因子、信心因子和生涯规划能力因子对学业挫折感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中介因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为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 :以 2 71名体育学院学生 (平均年龄为 2 0 4± 1 19岁 ,男 2 16人 ,女 5 5人 )为研究对象 ,以心理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发现 :( 1)大学生之自尊、个性、应对方式及心理控制源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 2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比较突出的因素有个性结构中的“情绪稳定性”、自尊、应对策略之“解决问题”及“求助”、心理控制源之“内控性” ;( 3 )情绪稳定性、自尊、解决问题及内控性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面存在着交互作用。结论 :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要特别重视心理中介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UCLA孤独感觉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368名大学生的孤独感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1)男生的孤独感体验明显高于女生;(2)云南省外的学生的孤独感受强于省内学生;(3)云南省内大学生的孤独感体验显著的高于全国大学生;(4)孤独感与人格结构中的精神质呈显著相关。建议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孤独心理的干预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心理危机是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类特殊的群体,同样也面临着许多客观因素诱发的心理危机,而这些心理危机如果长期的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与治疗,则会使大学生处于一种心理压抑的状态甚至对生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极易引起突发性意外事故。大学生由于心理危机导致的心理异常以及行为异常已经日益得到高校的重视,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作出探讨对和谐校园的建设以及高校大学生自身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对心理危机作出概述的基础上,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高校大学生主要的心理危机作出归纳与阐述,同时对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解决策略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7.
笔者分析了青少年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及青春期主要心理矛盾。根据作者多年工作实践,认为青春期教育的内容主要有:(1)理想教育;(2)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3)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4)性知识教育(5)道德法制教育;(6)青春期审美教育;同时注重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提出并论述了高校构建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四条方法(1)加强组织建设,为继续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提供组织保障;(2)加强制度建设,为继续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提供制度保障;(3)丰富教育内容,为继续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提供内在支撑;(4)优化教育方法,为继续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南京某高校在校女大学生婚恋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呈现如下几个特点:(1)女生谈恋爱在高校是一种普遍现象;(2)大学生的择偶标准趋于理性;(3)恋爱动机多种多样;(4)对婚姻与爱情关系的理解比较一致;(5)性开放得到多数人认可;(6)婚恋自主,兼顾父母成为大学生择偶的主流。根据这些特点,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婚恋教育时应做好对新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加强婚恋观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北京5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当前的大学生面临压力时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2)男生在积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女生;(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积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4)经常运动的大学生在积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不经常运动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对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2010级830名学生调查后发现,31%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的对比实验研究显示,运动成绩与心理素质水平呈密切的正相关;运动干预可以改善学生的各种非正常心理状态,形成稳定的外向性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建议加强对大学生的运动干预,以增进其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东北地区高师学生健康素质水平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女生的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社会支持等五项维度分高于男生;而身体活动功能、维度分则低于男生.2)独生子女健康素质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3)城市学生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社会支持二项维度分高于乡村学生,而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二项维度分则低于乡村学生.表明:1)生理健康处于中等水平中限;2)心理健康处于及格水平中限;3)社会健康处于中等水平上限.健康素质总处于中等水平下限.其目的是对高师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改进和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体育人口生命质量相关因素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学生体育人口生命质量的特点和规律.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有关量表,自制符合大学生的生命质量问卷,对1260名大学生体育人口进行生命质量的无记名问卷调查.通过男女大学生体育人口的生命质量比较得出:1)男生在心理维度和社会纬度和环境纬度以及综合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女大学生体育人口对自己外形满意度较低;2)男性大学生体育人口的性问题满意度较低;4)男性大学体育人口在心理维度的生活乐趣方面满意度较低.结论:应针对男女大学生体育人口的生命质量存在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4.
本院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与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定问卷回答的可靠程度,对我院基础民有学生进行普查,结果表明我院基础部学生心理健康异常率为20.89%;因子分析则以恐怖和精神病性二项因子异常率最高;各项症状分析则以“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容易烦恼激动”,“肌肉酸痛”阳性率最高且最严重。提示我中学生心理健康总理2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作为以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工科院校尤其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加强对工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应该成为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文章就工科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状况和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今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中度正相关;生活方式中饮食习惯、锻炼体能、酒精药物、应激控制、安全、吸烟等对心理健康均有显著性影响;饮食习惯、锻炼体能、酒精药物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较佳预测指标;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的性别差异,生活方式对女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要比对男生的影响大。建议重视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并将生生活方式作为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南某高校的358名体育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成瘾自测量表》、《SCL-90自评量表》,对师范院校体育生网络成瘾状况,及网络成瘾现象和行为对师范院校体育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生的网络成瘾现象低于其他专业大学生,体育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网络成瘾者的体育生。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社会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要高度关注和研究大学生的心态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重点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较低等问题,因此关注其积极心理资本有利于提升其抗挫能力,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利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对扬州某职业院校20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在家庭困难程度、父母教养方式等变量上存在差异。要让高职学生获得更多积极心理资本,高职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使之学会运用积极心理防御机制,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并获得更多成功体验。  相似文献   

20.
如何引导高职院校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心思"的症结所在,巧用"攻心术",发挥引导、点拨、启发、激励功能,推动学生心理"知、情、意、行"各环节协调发展,层层递进,不断解决好"学什么?为什么学?","我要学好!我能学好!","怎样学?如何学?","我的大学生活我做主!"这四个连为一体的系列问题,坚持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和领航者",才能促使学生自觉而积极地面对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