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论文介绍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图书馆在学科馆员的管理、培训与考核方面的特色,分析研究奥克兰大学图书馆在学科资源建设、科研支持和教学支持方面的典型案例,以期全面了解奥克兰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组织与发展情况,为我国图书馆学科服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0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中对某一学科领域的用户提供专门服务的图书馆。国外高校学科馆员的职责主要有以下方面:①作为图书馆和院系/所之间的联络人;②学科信息资源服务;③学科信息素养教育;④馆藏资源建设;⑤参考咨询服务。对学科馆员的要求较高,首先必须有图书馆硕士学历,具有对口学科的背景知识或工作经验,并有教学能力、公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技能。最后介绍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图书馆做学科馆员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在基于变革的基础上,秉持跨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的要求,以学科用户为核心,开启了全新的学科服务团队再造。本文通过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的实例,从六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学科服务团队的参与人员、组织结构、目标客户、潜在需求、服务产品和售后服务,并将重点放在推出系列“服务产品”上。学科服务团队以企业经营理念为指导,将学科服务产品巧妙转化为特色,推出了学科资源支持服务、信息素养支持服务、科研支持服务等产品。团队通过整合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全面设计和布局学科服务体系,为目标客户提供全方位、精准化的学科服务产品。本文旨在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介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概况及最新学科服务特色案例,引入新加坡学科服务前沿发展理念,介绍的特色案例包括学科服务工作框架、学科服务宣传营销、深化拓展学科馆藏建设服务、融入科研的支撑服务、嵌入教学的合作服务。最后基于南理工模式,对研究型图书馆学科馆员新角色定位、学科服务发展趋势和能力可持续提升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学科服务发展趋势与学科馆员新角色:康奈尔范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介绍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最新学科服务特色案例及其对学科馆员角色转型的影响,引入美国学科服务前沿发展理念,介绍的案例涉及融入科研与教学过程的支撑服务、深化拓展的学科馆藏建设服务以及其他合作开展的特色服务。阐述当前学科馆员扮演的新角色及其工作内容,包括学术出版与传播、科研数据管理、资源数字化、数字工具开发、资源发现与管理等方面。最后基于康奈尔模式,对研究型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新角色的特征以及学科服务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目前学科服务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入手,立足于实践工作,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嵌入硕士毕业论文开题与撰写之中的案例,通过分析案例背景、问题描述及存在的难点,呈现了学科服务嵌入硕士论文写作周期的过程,并提炼出案例开展的经验,为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可持续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目前学科服务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着手,基于实践工作,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方面的概况,并从基础学科服务体系和深层次学科服务体系两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介绍了西工大图书馆学科服务层级体系,并提炼出其学科服务的特色,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从而为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洪跃 《图书馆杂志》2015,(2):94-100
介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概况及最新学科服务模式,包括学科馆员构成、宗旨与角色定位、组织机构、学科服务工作框架、学科服务技术工具、学科服务宣传营销、学习共享空间以及学科服务在学科外展服务和数字化特色资源两方面的创新案例。最后从应需而变的组织机构、学科馆员角色转变和重视宣传营销三个方面讨论和分析了所带给国内学科服务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海涛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1):39-45
[目的/意义]构建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是高校图书馆实现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通过研究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教学服务途径和方法,在深入了解本校学科特色、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明确构建基于学科特色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路径。[结果/结论]通过建设特色馆藏资源、开展嵌入教学的学科知识服务以及创建特色空间环境,以实现图书馆对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服务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的特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两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以学科服务为主线的服务实践,为院系读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图书馆的学术信息增值服务在短期内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文章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实践为案例,从组织架构、行动规划、服务模式、服务品牌、服务内容、实施策略、成效评估等七个方面,全景式展现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11.
吉林大学外国教材中心以化学学科文献保障工作为中心,为化学教学提供专业性的资源平台和信息服务,并进行学科教学立项研究。在新的服务需求的推动下,中心的工作应以用户需求为着眼点,保持资源平台建设的持续性,加强资源共享和校际合作,开展全方位的学科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2.
基于科研用户需求的学科化服务模式与保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科研用户信息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科馆员工作实践,提出学科化服务的6种主要模式:嵌入科研一线提供学科咨询、开展提升科研人员信息素质的用户培训、为重点用户提供学科情报、跟踪科研动态开展专题服务、根据用户需求搭建个性化信息平台、以知识库建设推动研究机构知识管理。学科化服务工作的保障机制,主要体现在:充分认识学科化服务的重要性、设置专职学科馆员岗位、注重学科馆员能力建设、协同全馆构建服务保障体系、强化领导组织与管理、进行学科馆员的职业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3.
结合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具体实例,探讨当今学术生态环境下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的新进展、新举措。首先,提出新一轮学科服务组织框架、管理模式和开放获取服务平台的构建是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基础,其次,重点介绍融入一线教学和科研的创新学科服务,包括推送《情报快参》、充当教学助手、开办“学术沙龙”和开展“图企合作”等嵌入式学科服务手段,最后,提出普通高校图书馆继续推动学科服务深入开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匹兹堡大学图书馆系统开展的建立支持科研与教学的新型学科馆员制度的改革,从其最新发展规划、学科化服务新框架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在开放获取方面的新进展,梳理出匹兹堡大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发展脉络与方向。匹兹堡大学图书馆从组织架构和发展框架上强调建立彻底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学科化服务新模式,为国内研究型图书馆建设学科馆员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作为学科建设重要支撑力量的图书馆如何为学科建设提供服务是当前地方院校图书馆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以西华大学图书馆为例,针对学校学科建设的现状,从学科服务队伍建设、界定服务对象、密切与学科用户的联系、构建学科服务平台、确定学科服务模式以及完善学科馆员制度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地方院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对南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进行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指出普通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提出通过采取组建学科服务团队、建立并完善学科服务体系等措施促进学科服务工作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学科建设重要支撑力量的图书馆如何为学科建设提供服务是当前地方院校图书馆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以西华大学图书馆为例,针对学校学科建设的现状,从学科服务队伍建设、界定服务对象、密切与学科用户的联系、构建学科服务平台、确定学科服务模式以及完善学科馆员制度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地方院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对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和学科服务的开展情况进行系统总结,为学术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和网络调研,回顾清华大学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制度的缘起,梳理20年来学科服务内容的拓展情况以及学科服务管理模式的优化过程,并对学科服务发展中遇到的瓶颈进行讨论和展望。[结果/结论] 20年的实践证明,学科服务是大学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有力举措,学科服务内容不断拓展的同时也必将带来服务内容的规范化要求;未来,可持续的高素质学科馆员队伍、学科服务绩效的考核以及对用户需求的调研将成为突破学科服务瓶颈、提高服务成效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into the academic curriculum has been a core role for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Library for at least 10 years. The role of subject librarians is evolving from that of being service providers to being educators who are active contributors in curricular design in higher education. However, a research project conducted by the Library found that many of its subject librarians were uncertain how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to academic staff, and that they felt they lacked the pedagogic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do so.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a programme for subject librarians which focuses on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how to integrate information literacy into an academic curriculum.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rogramme is largely based on the doctoral research of Dr. Li Wang who developed a systematic model for integrating IL into an undergraduate programme at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Elements of the programme are explained and outcomes, after two years of running the programme, are explored.  相似文献   

20.
卢云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3):77-80
分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吉首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基于多校区资源整合的学科化服务的重点对象、组织模式、服务模式、资源整合,并根据学校所处的地域背景和学科特色,总结其基于多校区资源整合的学科化服务的特色,指出其实际效果。最后分析学科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