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发展历程与内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竞技体育职业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概念的提出对传统体能训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内涵主要包括4个方面:注重动作模式训练、注重躯干支柱力量训练、注重整体性训练、注重本体感觉训练;其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运动功能筛查(FMS)、运动功能训练、恢复与再生。笔者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强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儿童训练领域的实践应用,进一步拓宽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应用范围,为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功能训练概念、作用、属性进行梳理与归纳,用图表阐述功能训练的设计理念、训练方法及评价等内容.功能训练是一种由康复领域延伸到运动表现训练的训练体系,是把一般体能训练向专项体能训练进阶的耦合训练理念,功能训练包含人体运动功能链在3个平面、6个方向、11个关节点上灵活性和稳定能力的动作模式训练,通过动作模式的有序和无序叠加使人体基本动作技能与习得性运动技能在神经肌肉募集与激活、本体感觉参与的有效控制下获得更好的肢体平移和旋转.然而,功能训练在理论研究、训练方法以及与传统体能训练之间的关系等仍然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运动表现训练视角对功能训练应用进行提炼,旨在为丰富体能训练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分析了自行车运动的踏蹬动作,提出了对自行车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训练,上肢躯干以静力性练习为主,下肢以动力性练习为主的观点和重视踏蹬动作功能肌力量性和伸展性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4.
把杆练习在艺术体操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芭蕾舞训练方法之一的把杆练习,可有效发展艺术体操运动员的下肢及躯干力量,提高柔韧性、灵活性及协调性,增强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提高平衡能力等。在艺术体操初期姿态训练,运动员动作纠错,打好徒手练习基础,帮助体会难度动作及柔韧素质训练等教学训练的各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功能性训练的起源与发展、概念、内容、特征以及与传统体能训练的关系进行归纳分析。研究表明:功能性训练起源于美国的康复和物理治疗领域,后逐渐扩展到体育领域;目前功能性训练的概念尚未统一;涵盖的内容包括功能性动作测试、选择性功能评价和功能性动作训练;具有树立训练整体观、立足超量恢复、强调核心区训练、注重多维度多关节联动训练、练习方法与目标运动方式相一致等基本特征;与传统体能训练存在优势互补的关系,两者应有效结合。本研究旨在为我国本土化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先进、科学的训练理念与内容安排是排球运动员顺利成长成材的重要保障。功能训练由于其强调动作训练、关注动作完成质量与保护身体弱链的理念,以及对降低运动损伤、发挥和挖掘竞技潜能等方面的积极效果,越来越引起广大基层教练员的关注。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就少年女排专项基础阶段的专项技术与体能训练如何借鉴功能训练理念,实现专项基础阶段训练的“全面化”与“专项化”协调统一发展进行探讨。发现“以动作练习发展肌肉”的功能动作训练与功能力量训练,将单一化的专项技术练习转化为多样性的功能动作训练,尤其适合发展少年女排运动员专项所需的协调能力、灵敏素质与力量素质,为保证实现“规范基本技术、夯实基本功”的训练目标提供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5 km越野训练运动系统的损伤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设计5 km训练伤病调查表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408名士兵进行调查,采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5 km训练运动系统的损伤中,下肢发生率远高于上肢和躯干部位,高达68.7%。下肢损伤中以跟骨痛的发生率最高,高达39.4%,其次是小腿骨膜炎(33.1%)。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于训练组织的不科学和训练的单一片面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述新的康复理论"Prehabilitation",主要从静力性力量训练、动力力量训练、离心性力量以及plyometric练习几个方面论述基于Prehabilitation发展力量的方法手段,重点从Prehabilitation视角下阐明肌肉力量训练的方法、作用,以及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动向,丰富肌肉功能训练的方法,包括悬吊训练法(S-E-T)、超等长练习(Plyometric)、核心力量训练(Core Strength Training)等,Prehabilitation的性肌肉功能训练在运动实践中能起到预防运动损伤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梳理身体功能训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演化问题,推动我国身体功能训练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方法:运用科学文献计量的知识图谱方法,以CNKI收录的584篇期刊、硕博论文文献为数据源进行可视化处理和分析。研究表明:(1)随着身体功能训练理念的普及,其适用领域由竞技体育逐渐扩大到学校体育及群众体育领域;研究热点围绕主要身体功能训练这一主题,聚焦功能性训练、功能动作筛查、体能训练、运动损伤等。(2)我国身体功能训练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训练理论与实践体系"系统化"不足;缺乏持续研究;研究范围的发展结构不平衡;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不足。(3)我国身体功能训练研究的未来发展路径:一是系统整合,推进相关研究的"碎片化"状态向"系统化"状态转变;二是要促进学者、机构等合作网络的稳定形成;三是促进研究结构的均衡以及提升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高水平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当代高水平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的四个主要特点:1.力量练习手段相对集中而优化;2.高度重视专项力量练习手段的运用;3.注重组合训练和整体效益;4.强调髋关节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1.
摘要:旨在探讨下肢离心负荷练习对排球运动员移动制动的影响,在现有发展运动员下肢力量常用手段的基础上,加入了离心训练手段,来提高排球运动员移动制动的效果。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对28名高水平排球运动员(10名国家级健将和18名国家一级运动员)进行对照组与实验组研究,进行为期8周的下肢离心力量训练和传统下肢力量训练,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下肢离心力量指标有差异。实验组下肢离心力量指标、专项移动速度的提高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结论如下:下肢离心力量训练与传统下肢力量训练均能改善下肢肌肉的最大离心力量。下肢离心力量训练对移动制动能力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进行传统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2.
选取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和西安工程大学等4所普通高校定向运动选项课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4个月的定向运动锻炼,探讨定向运动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后,女大学生的身体成分、上肢肌力无明显变化;柔韧性有所改善,且变化幅度较大;下肢肌耐力和心肺耐力均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装甲步兵功能性动作能力现状,为有效预防军事训练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测试方法对某部装甲步兵38人进行测试。结果:装甲步兵FMS平均得分15.79,15分以下的占23.7%;15~17分占55.2%;18~19分占21.1%;跨栏架、直线分腿蹲存在左右不对称现象;21.1%、5.3%的战士分别在俯撑起伸展排除性测试与背部滚动排除性测试中获得0分。主要结论:该装甲步兵存在功能性动作障碍,军事训练伤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4.
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投篮基础技术之一,也是比赛中最常用的投篮技术动作。对近几十年来与单手投篮技术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从其技术特征和身体动作轨迹、空间位置等特征以及训练方法、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综合分析单手肩上投篮的影响因素,加强对单手投篮技术原理的进一步认识,以便今后更好地指导日常训练与教学。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对投篮技术的研究多为纯理论分析,而国外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2、在投篮技术的研究中,对跳投动作研究较多,而对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研究则较少;3、对人体上肢各关节的屈伸、旋转研究较多,而对人体躯干和下肢各关节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缺乏整体性。4、多数关于投篮心理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自信心、注意和意志四个方面,其他心理方面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并最后指出对人体躯干和下肢各关节的研究,以及投篮动作各身体环节的协调结构和心理特征方面,是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探讨动作发展视角下,依据3~6岁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所设计的功能性练习方案对粗大动作能力的影响,为幼儿粗大动作能力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选3~6岁幼儿249人,分为实验组(124人)和对照组(125人),前者完成功能性练习,后者进行常规体育运动,干预时间为24周。通过系统分析法,确定幼儿功能性练习方案的内容、原则及要求,使方案更加科学、系统和实用;干预前后使用TGMD-2量表对各年龄段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粗大动作能力进行测评。结果:1)实验组大、中、小班幼儿粗大动作总分依次为(88.09±5.73)分、(79.69±5.77)分和(64.94±9.54)分,较干预前提高(32.37±6.93)分、(30.69±9.07)分和(32.57±8.20)分,变化显著(p<0.01);2)对照组大、中、小班幼儿粗大动作总分依次为(65.51±8.76)分、(54.24±9.19)分和(47.27±11.92)分,较实验前提高(8.80±6.97)分、(6.16±8.70)分和(16.42±8.81)分,变化显著(p<0.01),但对照组干预前后各年龄段幼儿位移动作得分、控制动作得分及粗大动作总分变化差值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1)。结论:常规体育运动对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存在个别动作变化不明显、掌握不稳定等情况。幼儿功能性练习设计为“动作模块”与“素质模块”,前者将3~6岁幼儿的动作学习系统地划分为3个层次,为教师设计练习方案提供了依据;后者可针对幼儿特定身体素质进行科学锻炼,动作学习中兼顾身体素质的发展。功能性练习对幼儿粗大动作各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且优于常规体育运动,对促进粗大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薛晨肩关节脱臼术案例进行分析,探索优秀运动员备战奥运会期间从手术后到重返训练场间的身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安排。方法:借鉴重返赛场训练的方法手段,从康复医学、体能训练和运动表现等多学科角度设计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法。通过对比训练前后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功能动作筛查结果以及下肢力量爆发力测试结果检验以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肩关节脱臼为个案分析重返赛场的可行性训练策略。结果:通过10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损伤侧肩关节内外旋活动度、均有所增加。功能动作筛查分数降低。但损伤侧肩关节内旋肌力、腹侧核心耐力有所下降。结论:以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肩关节脱臼重返赛场的训练策略为个案分析,探索从运动损伤术后至重返赛场训练过程的周期安排、训练方法的有效性;通过科学整合康复训练、体能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不同训练内容,循序渐进的帮助运动员恢复专项技术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运动筛查( FMS)是由功能动作训练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运动能力测量和评价工具,FMS主要是通过功能活动的表现收集人类运动模式的数据,预防损伤的发生风险。 FMS利用7种不同身体姿势活动的表现评价全身的功能性运动能力,发现肌肉活动的受限和不对称。FMS的测试评分方法除了传统的0-3分的评分标准,还有学者提出加权100分和仪器评分的方法。目前的研究总体认为FMS评分方法均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但FMS可能受年龄、BMI、活动规律和损伤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人群中标准平均值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将310名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痛点局部按摩组、通经活络按摩组、局部按摩结合通经活络按摩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按摩方法进行治疗,通过各组间治疗效果的比较探讨不同按摩方法对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恢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通经活络按摩法对于下肢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优于上肢和躯干;通经活络按摩法对拉伤和过度使用损伤的治疗效果优于挫伤和扭伤;三组患者中采用局部按摩结合通经活络按摩治疗的效果最佳,而痛点局部按摩组和通经活络按摩组的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通经活络按摩结合局部按摩更易促进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恢复,因此在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过程中应加强通经活络按摩手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