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冰雪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促进冰雪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决策意义,而融合发展能否实现,还依赖于冰雪产业系统科学的系统结构来有效引导和推动。在明确冰雪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形成逻辑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构建冰雪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三维结构,对其要素构成、功能作用、性能表现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认为:在要素构成上,三维结构包含了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生产维、生活维、生态维等3大核心要素及其 15个基本要素。在功能作用上,生产维为生活维提供消费资料,影响生态维的空间格局;生活维为生产维提供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对生态维进行保护、修复、治理、丰富;生态维为生活维提供生态产品,为生产维提供生产资料。在性能表现上,三维结构具备高效度、协调度、持续度、融合发展度。在此基础上,从利用市场机制、优化供给侧、统筹消费需求、保护和开发生态资源等4个方面提出了助推冰雪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三维结构健康运行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研究法与逻辑分析法等,通过对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链的概念界定,从“多链”融合视角分析我国冰雪体育产业产值增值的内在逻辑,以“供给力—引导力—驱动力”为主线构建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多链”融合的适宜性框架,进而提出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多链”融合的路径:1)完善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多元主体供给机制,构建共建、共享、共赢的冰雪体育产业主体网络;2)整合我国冰雪体育资源要素,增拓“核心-衍生-新兴”冰雪体育产业产值的增值空间;3)提高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效能,探索构建“全季、全时、全域”运营的冰雪运动场馆多功能空间;4)以区块链技术创新我国冰雪体育企业管理思路。以期为我国冰雪体育产业产值增值作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体育产业”生态域参考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是体育产业未来主导的发展方向,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扩大健身需求的必由之路。在分析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现状的基础上,建构了“互联网+体育产业”生态域参考模型,该模型以体育产品生命周期为主线,研究了“互联网+体育产业”生态域的资源维、服务维和组织维的构架。通过一足球赛事的实例验证,资源维、组织维和服务维之间以及内部存在复杂、非线性、动态的耦合关系,体育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过程的各个环节均可看作由上述三维中的部分相互关联和映射而成,“互联网+体育产业”生态域参考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体育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主要表现为跨形式融合、跨要素融合、跨行业融合、跨地域融合等.推动体育产业,尤其是体育创新创意特色服务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增强跨界融合动力,加深跨界融合的耦合度,发挥体育创意人才的支持力度.要以思想创新、生态创新、服务创新为支撑,促进体育产业跨界融合.  相似文献   

5.
消费需求升级背景下我国冰雪体育产业供给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国人冰雪体育消费需求升级背景,以我国冰雪体育产业供给转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与供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冰雪体育产业供给转型的对策.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与供给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物质基础薄弱——冰雪体育场地与装备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不高——冰雪体育服务业发展滞后;供给机制缺失——供需之间难以实现高效对接.建议:顺应国人冰雪体育消费需求升级特点,加快冰雪体育产业供给转型,即推动冰雪场地及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提升冰雪体育服务业产品输出质量,建构供需高效对接的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6.
体育特色小镇以发展体育产业为核心,融入健康、旅游、生态、文化等多种产业元素,是典型的跨界融合产物,有助于开辟体育产业发展新局面。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体育特色小镇内涵、产业融合涉及的关键要素并提出建设路径。从产业融合视角探索了体育特色小镇内涵,并认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全面激发了体育产业的内生活力、加快了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体育产业跨界融合涉及资源优势、产业关联、供需衔接等关键要素。研究认为,全面整合优势资源、突出体育特点,掌握大众体育消费导向,密切体育产业和其它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度,激发体育特色小镇跨界融合产业水平,创建新的体育产业增长点,促进体育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当前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背后依旧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冰雪体育热点区域极化与产业链结构非均衡发展并存是当下存在的主要结构性问题。以我国冰雪体育产业为研究对象,从协调发展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结合非均衡发展的实际情况,考察其现状和问题,发现:我国冰雪体育产业规模和产值均处于上升期,市场空间大;自然禀赋差异悬殊导致区域发展不均衡。对此,提出非均衡发展区域战略、非均衡发展产业链战略以及协同创新、平衡渐进的协调发展战略,并进一步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推进体育产业现代化是推进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赋予了体育产业现代化更丰富的内涵,即要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体育产业效率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和结构最优化的有机统一。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现代化的实质是实现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在体育产业现代化中的双轮驱动, 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技术、数字化转型、数字平台共同推进了体育产业业态现代化、产业链现代化、治理现代化发展;同时,必须加快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挖掘体育产业数据资源深层价值、必须提升体育产业数字治理效能的现实发展要求。以数字经济赋能我国体育产业现代化发展,可通过多主体共助“体育+数字”产业深度融合、数据驱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数字平台促进体育产业监管规范化、 数字技术推进体育产业供需良性互动,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要素配置、结构优化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融合与创新:“互联网+”背景下的体育产业生态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体育产业深处其中深受影响,“互联网+”使得体育产业的生态发生了以下变化:技术模式的连接性与数据化趋势,生产模式的社会化与智能化趋势,商业模式的融合化与共享化趋势.体育产业发展实施“互联网+”具有且应该着力于以下五个方面:政策动力:“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思维动力:“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的思维嵌入;技术动力:“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的技术结合;实体动力:“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的本体中心;线上动力:“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的平台依托,基于这五大动力构建了“互联网+体育产业”的“五力模型”.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要实现产从战术思维到战略思维的创新;实现体育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以接触点为中心的生产模式创新;实现从资源与要素存量的整合到增量的突破的产业模式创新;实现“线上线下”互联与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0.
我国省域体育产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测度我国省域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为体育产业区域优化布局与持续发展的宏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采用物元模型,构建由"发展度-持续度"构成的省域体育产业可持续竞争力二维评价体系.对2011-2014年间的天津体育产业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实例论证,结果表明:天津体育产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发展度由1级发展为2级,持续度由2级降为1级,属于"粗放"型,有着被其他省域超越的危险,政府决策者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提升天津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提升其持续能力,增强体育产业整体的有序性和协调性,是天津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政策红利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冰雪运动产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虽然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目前仍然面临一些瓶颈,但在当前众多的政策支持,以及在奥运经济效应的催化下,依靠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融合来推动冰雪运动产业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技术创新对冰雪运动产业全产业链的影响大,可以改变产业格局,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相互融合发展是冰雪运动产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但是需要区分冰雪运动产业不同产业链性质,不同企业规模和发展阶段,实行两种创新差异化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效应及提升路径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是冰雪旅游接待人口数量明显提升;冰雪旅游生态化发展显著;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效应正在凸现;核心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冰雪运动产业链,带动了冰雪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应借助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契机,加快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自身升级;创新冰雪旅游文化产业链的综合价值,科学规划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布局,促进“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拓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的融资渠道提升路径。本研究旨在为北京冬奥会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为学术界研究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体育强,则中国强。海外布局、海外推广对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有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以中国冰雪特色体育产业海外布局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文献、比较、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新时代中国冰雪特色体育产业品牌对外布局现状加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冰雪运动赛事发展冰雪运动特色体育产业品牌对外布局的时代助力主要由: 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天时因素、“一带一路”战略构建的地利因素、中国制造业转型腾飞的人和因素、官方的冰雪运动振兴计划的大力助推四点因素形成。研究得出,目前我国正处在冰雪运动产业海外推广的绝佳契机。通过总结和分析,尝试给出官方组织牵头,实现“走出去”的品牌合作,打造多品牌合作共赢发展模式;基于海外文化的深层内涵展开推广宣传、做出符合国外文化氛围的推广创新;从产品设计到赛事运营,多方面的展示中国独特的精神文明文化,展示中国元素与中国气质,输出中国的体育审美架构和体育观念等持续推进中国冰雪运动赛事海外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冰雪运动文化的特征与传承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冰雪运动文化经历了自然形成、游戏、竞技和产业四个发展阶段,冰雪运动文化具有显著的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地域性、个体生命体悟与完善的人本性、消费社会与后现代文化相渗透的时代性等特征。当前我国冰雪运动文化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应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冰雪运动文化,借助传播媒介提升推广力度,加强冰雪运动文化教育,发展冰雪文化创意产业。为我国冰雪运动文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冰雪旅游生态化发展的框架构建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冰雪旅游是体育旅游中独具特色的以冰雪资源为主要依托的体育旅游的发展类型。北京和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对促进京津冀冰雪旅游生态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和张家口冬奥会促进京津冀冰雪旅游生态化发展进行研究,认为,加快旅游生态化的发展,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绿色经济发展驱动力,对推动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其发展的目标,需要在基本框架构建完成的前提下,突出政府在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构建完善生态化系统、借冬奥会战略机遇激活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平衡发展,全面提升京津冀冰雪旅游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为全面建成世界旅游强国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冰雪体育的文化构建对我国冰雪运动、冰雪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运用比较法、文献法、逻辑推演法,基于中国冰雪运动文化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针对我国2022冬奥会综合影响下的冰雪体育构建的有利条件、宣传模式、提出发展路径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2022冬奥会将给我国冰雪体育冰雪运动文化构建带来重要发展契机,而冰雪体育文化构建也将进一步放大冬奥会的运动影响力,丰富国内休闲体育的种类.通过发挥媒介导向,在全国范围内引导冰雪运动文化发展;利用新媒介平台、自媒体、2022冬奥会的品牌优势,推动冰雪运动长效发展;基于消费市场,将冰雪体育与休闲旅游相融合;利用电商平台,降低群众参与冰雪的资本准入门槛基于网络影响等手段,推动民族冰雪文化生产,短期高速使我国冰雪体育文化得以广泛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体育强国的多维定义加以概括,对体育强国与2022年冬奥会的内在联系进行探索。建议:积极筹备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赛事建设,打造一届“无与伦比”的中国冬奥,构建中国冰雪口碑;鼓励冰雪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我国冰雪产业自主研发,开辟中国冰雪产业经济大时代;加强冰雪人才培养,鼓励群众参与冰雪,体育强国与群众强身并举,推进我国建成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在整个筹备过程中,冰雪运动文化推广普及是重要的工作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回顾和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释现阶段推广普及冰雪运动文化的重要意义,认为其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立足河北省实际情况,分析该省冰雪运动文化推广普及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运用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从观念要素、组织行为要素、物质要素3个方面构建“多元协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渠道立体、受众广泛”的立体化推广普及模式,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冰雪运动文化推广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