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一攻与防反得分能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录像统计、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排与主要对手6场比赛的一攻与防反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世界强队相比,中国男排在一攻中强攻不强,战术攻运用次数少,效果较差,难以发挥快速多变的特长;防反中反击得分能力较弱,拦防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后排进攻能力与外国强队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技术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2017年世界男排联赛中国队与世界前4强球队和亚洲主要对手的各项重要技术指标进行横向对比,纵向对比上一届国家队参赛的各项技术指标,综合分析现阶段中国男排实力现状和差距,为备战东京奥运会提供参考。结论:在非技术层面,中国男排队员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队员的高度有所增加,已经达到了世界强队水平;队员身体的充实度和肌肉力量的发展程度上相对欠缺。技术层面,中国男排进攻结构不合理性,进攻点过于单一;发球的力量和速度与世界强队差距明显;拦网能力较以前有明显改观;后排防守与世界强队差距较大,成为制约中国男排竞技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二传有效传球的比率和接发球到位率有下降趋势,应该引起重视。建议:加强专项力量训练,优化进攻结构,丰富进攻点。提高后排防守能力,避免短板效应,重视小球串联等非常规技术训练,以增强发球攻击性作为整体实力提升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中国男排的竞技水平提供参考。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和比较法,对参加1998年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的中国队与欧洲强队的一攻实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男排的一攻实力弱于欧洲强队,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男排队员在扣球的个人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4.
中国男排参加第十届世界杯排球比赛技术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第十届世界杯男子排球中国队同美国等队11场比赛录像进行技术统计。分析了现代排球运动发展特点及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各项技术目前存在的差距,对中国男排今后的训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99世界杯赛中国男排与前六名队的后排进攻效果的分析比较,目前中国队的后排进攻与世界强队相比差距及优势各异,同’98世界男排铁标赛时相比,一年来,中国男排后排进攻的水平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14届排球世界锦标赛中外男排技战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录像、数据资料等研究方法 ,对我国国家队在 14届世界男排锦标赛上与部分世界强队比赛的技术 (后排进攻、发球、一攻战术、拦防技术 )统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强队在技战术水平上存在明显差距 ,应尽快改变这一局面 ,以利于我国男排的技战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新一届中国男排进攻结构和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男排在2005年美国邀请赛的4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认为新一届中国男排的进攻结构不尽合理,进攻能力较世界强队还有一定差距。应努力扩大进攻区域,发展多点化进攻;应加强进攻能力,尤其是加强一传不到位情况下的进攻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男排与世界优秀男排竞技能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找出中国男排和世界优秀男排在竞技能力各个组成方面的差距,为中国男排今后的训练、比赛和备战2008年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和帮助。主要采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2006世界男排联赛上中国男排的技术统计分析,以及近几年来我国男排参加世界大赛的表现,找出了中国男排和世界优秀男排在竞技能力各个组成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游程"分析法对排球比赛中的连续得失分进行界定,并对中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强队之间比赛连续得失分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整体上中国男排的连续得分游程明显低于美国、巴西男排。与意大利、委内瑞拉、日本队的连续得分游程差异不显著。在胜局与胜局和负局与负局中中国男排的连续得分游程个数均低于国外男排。自身的比较中中国男排在胜局中连续得分游程优于失分游程。负局中连续得分游程明显低于失分游程。  相似文献   

10.
浅析排球新规则对中国男排技战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不同规则下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之间比赛的一攻体系和防反体系的技术统计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中国男排其快速多变的技战术打法受制约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变.排球规则的改变并没有拉近中国男排与欧美球队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甚至有逐渐加大的趋势.新规则下的排球运动,有利于以简约纵深战术打法的欧美球队.  相似文献   

11.
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为通俗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可能,由此引发了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社会转变期的尖锐对立.但事实上,它们是互动、辨证的关系.在现阶段,我们应积极甄别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内涵、关系,剖析它们的现状与走向,以形成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发展.作为文化一部分的文学,同样如此.无论通俗与精英,都应在时代急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认识超声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波的基本特性是能够引起人类听觉的机械波,超声波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的特性;超声波具有的声纳原理,空化效应等在工业、农业、医学和科技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浅析儒家文化对体育运动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文章对民族性格、价值标准、伦理观念、教育观念进行浅析,以改善体育运动健康发展之文化背景,促进体育运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生命道德中“真善美”价值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诞生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在现代得到了完善性的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其中的生命道德精神赋予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追寻生命真善美的意义。生命本能的自然体现与自我超越、生命权利与生命价值的伦理维护和生命力量的丰盈与美的展现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得到了体现。人类对真善美的求索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唐代夹城建置,至玄宗时期大盛,通过禁中宫门与复道互相联络,三宫防卫与政治构成管理的整体。夹城于武后时期已在上阳宫启用,玄宗经历重重复杂政治而得位,宫廷护卫的安全意识更为强烈。夹城除方便君主游幸与潜逃之外,且有监察诸王的功能,宦官作为帝王耳目,在夹城内外的活动日益频繁。  相似文献   

16.
以解释学的理路,对理学崛起过程中的问题意识进行了具体考察,依次分析了古文运动、经学复苏与理学奠基三个阶段思想先驱的致思趋向,从而认为超越追求与现实关怀如何统一的问题就是理学的问题意识,也是推动理学发展、演变乃至分化的基本坐标.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这一超越追求与现实关怀如何统一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把握理学并借以推陈出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红细胞的功能是转运氧,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其功能密不可分,运动训练会造成红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是影响红细胞功能和破坏增加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对大鼠进行7周的递增负荷跑台训练,运动引起大鼠红细胞中刺状细胞显著增多,异常率显著增加,红细胞破坏增加,是引起运动大鼠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经过7周中药干预同样运动大鼠的红细胞异常率显著下降、刺状细胞数显著降低,表明中药干预有利于改善运动大鼠红细胞形态以及功能,对减少运动造成的红细胞破坏、维持血红蛋白浓度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人心肺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不同性别、长期参加不同项目锻炼老年人安静时的心率、血压和肺通气功能进行测试对比.研究结果: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肺功能.锻炼对降低SP的作用大于DP,男子SP下降的幅度大于女子,而女子DP下降的幅度大于男子.男子长跑组的HR是最低的,男女舞蹈组的SP最低.各锻炼组肺通气功能排列的顺序为:舞蹈组、长跑组、太极拳组.体育锻炼对老年女子肺通气功能的影响不如男子大.研究表明,老年人健身锻炼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健身项目的选择和运动量特别是运动强度的安排.  相似文献   

19.
人·球·时间·空间——现代篮球运动的新观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球、时间、空间是篮球运动的构成要素,认识它们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机制,探索它们对篮球运动发展及其趋势的影响,将有助于改进人们对篮球运动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西周的“射礼”是上古中国人体运动制度化的集中体现,故分析中国人体运动制度化要从“射礼”入手;而要了解西周“射礼”的组织机理,又须从“射礼”中的官制入手。西周的“射礼”是竞技运动“举国体制”的萌芽,这一萌芽的分析研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运动“举国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科技兴体”战略的实施,对人体运动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