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对当前高校体育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构建和谐体育课堂的方法来提高高校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并阐述了实施和谐课堂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高高等院校体育课教学质量,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对体育课的认识、教学的组织,教师的作用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上海市部分高校体育课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课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实施按能力分组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六段式"体育课结构改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从优化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对"六段式"体育课结构进行了改革试验,并验证了新的体育课结构模式的教学效果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河南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不少问题,要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明确体育课程的性质,对高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情况进行考察,对体育课教学的内容,学生的评价方法等实施改革.这样达到提高体育课的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 ,分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得与失。调查结果显示 ,当前高校体育课在教学内容、上课形式 ,以及教师等教学资源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和整合。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高校体育课应针对学生的需要 ,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深化改革 ,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作为高校主要课程之一的体育课 ,同其它学科一样面临着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更新与改革。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调查分析 ,采用实验课程、数理分析、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 ,论证高校教学改革要顺应素质教育思想的必要性 ,提出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应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则 ,采用自由选项的方法让学生参加体育课学习 ,结合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校女生体育课兴趣现状及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已日益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就高校女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以求为提高高校女生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校公共体育课担负着所有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任务,公共体育课的考核方法决定了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思想、态度、学习效果,甚至影响着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教师访谈、教学实践研究认为,高校现行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方法的归纳、分析,总结存在弊端,针对考核弊端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关于考核方法的改革建议,希望为完善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校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就目前高校保健体育的开课现状调查分析,趋势不容乐观,保健体育课教学在一部分高校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此,笔者从对高校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保健体育课程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的编制等几方面提出了一点思考,为完善高校保健体育课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国60多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始终在探索中前行,体育教学改革成为了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过程中,我国高校体育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思想与内容体系。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等指导思想的确立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指明了方向,不断创新与发展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进一步完善了体育教学思想,成为了现代体育教学的中心内容,是我国现代高校体育教学能够实现培养具备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重新构建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体育教育的基础上,掌握一般健身理论和健身技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兴趣.大学体育教育要重视学生体育态度、体育健康知识、体育情感与自主运动能力的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重新构建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是可行的.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集教育性、健康性、公平性、快乐性、现实性于一体,强化了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体现了大学体育健身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终身体育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高校体育改革必须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反之终身体育对高校体育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尽快建立适应现代教育的体育思想和顺应社会主义发展的体育教学新体系,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目前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需求。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以终身体育教学为突破口,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着眼社会、全面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理念、任务、方法和过程的总和,是体育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重要路径。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演绎法等,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内涵进行了阐释和解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践行诉求。体育课程对于学生身体的教育价值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教育场域,体育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广泛存在于学校体育的育人全程,使体育课程的“育体”价值和“立德”功能完整的展现在学校体育的顶层设计和实践路径之中。通过构建保障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群,划分体育课程思政践行主体担负的课程责任与要求,提升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设计的系统性和有序性,筛选和重组体育课程资源,形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有效检视制度和督导方式,可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讨提供学理导向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当前体育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分类、应用以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见解.并通过对当前国内外比较成功或比较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归纳、提出了切合时代精神适应现代教育思想和体育教学理念,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求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及各种模式的方法特点与运用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课学习态度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是通过学习、实践接受新知识而对体育可产生的评价、爱好及情绪反应,并对体育课这一活动所表现的外显行为,在全面推进普通大学生素质教育,执行健康体育及终身体育意识的进程中,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课态度的研究应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从而为改进教学内容、方法,改善体育课课程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论高校终身体育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借鉴国内外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的研究成果,运用教育学与体育社会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与教学改革研究实践,探讨高校终身体育教育所反映的其本质属性的各个方面(内涵),以及高校终身体育教育内涵所确定的对象的范围(外延)及其影响因素,期望能为转型期的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施、体育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转变传统体育教育观,塑造新型体育人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高校体育课程和体育科学发展的要求,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成为一个高文化素养的体育人才, 阐述了良好的文化素养是体育教师提高职业道德、学识水平、人格魅力、教学艺术和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在新世纪,我们应通过更新体育师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提高认识,博览群书,积极实践等途径,塑造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以此来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适应体育教师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摘要:强制与自由是一对长期共存于学校体育场域的矛盾关系,要正确认识学校体育的价值意义就须辩证厘清两者各自的限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促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运用文献资料法、唯物辩证法和系统分析法,深入梳理剖析了学校体育中强制与自由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的策略。研究认为:对学校体育场域中强制与自由内在关系的理性分析和辩证认识,事关学校体育价值目标的本真回归,有助于进一步重构学校体育的责任和秩序。国家意志和个人意愿、教师权威和学生主体、目的预设与手段过程、统一性与多样性等方面的关系是学校体育场域中强制与自由关系的集中体现。建议从强制与自由的矛盾源头出发,建立学校体育具体问题的辩证分析思维;重塑学校体育责任意识,加强学校体育法治,切实保障学生的基本体育权利,构建良好的学校体育秩序;健全公众民意参与学校体育发展制度,搭建学校体育发展的共建共享社会联动机制等,引导学校体育的强制有限与自由有度,推动强制与自由的相互调适和转换,提高学校体育中强制与自由的均衡化,从而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网络教育与现代体育远程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和网络教育的优势与不足,定义现代体育远程教育;认为现代体育远程教育在体育人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体育远程教育的体育术科课是不难解决的问题;分析传统体育教育与现代体育远程教育的互补性和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