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用最好的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取得最好的成绩”实现在保护好运动员的前提下,提高竞技水平,通过总结髌骨软骨损伤对运动员的负面影响主要有2方面:影响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和运动成绩.分析排球运动员髌骨软骨损伤致因主要有:排球运动技术动作对髌骨软骨的损伤;身体训练动作对髌骨软骨的损伤.针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提出建议: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量,规范技术动作;结合先进的体能训练方法,避免二次损伤;损伤后及早采取办法进行治疗康复;补充营养品预防髌骨软组织损伤;加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跆拳道项目运动损伤特点,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国家跆拳道专项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发现运动员损伤部位多以足、踝、膝、大腿为多见;损伤性质多为软组织损伤、韧带损伤及肌肉拉伤.研究认为,造成损伤的原因多为负荷过重造成机体疲劳、自我保护不当和准备活动不充分等所致.研究认为运动员应提高思想认识,提高训练水平,重视对急性损伤的及时处理,这样可有效减少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2007年全国室内五人制足球赛(武汉赛区)10所参赛高校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教练员进了访谈.结论:五人制足球运动员损伤常发部位集中在下肢的踝、膝和足等部位;损伤类型以挫伤、扭伤、拉伤等软组织损伤为主,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恶性犯规、场地差及准备活动不充分造成的.经过治疗后,基本上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胸部软组织损伤是常见伤病之一。据临床收集的病例,我们把胸部软组织损伤分为四类,即胸壁挫伤、胸部捩伤(主要见于胸大肌损伤)、胸部屏气伤和胸部挤压伤,其中以胸部挫伤发生率最高。胸部损伤如果治疗失当,将久而不愈,使伤员蒙受较大痛苦。在1984年11月至1985年3月之内,我们采用针刺疗法共治门诊病人10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临床资料本组针刺治疗102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51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9岁,平均46.8岁;病程最长的1年零5个月,最短的1天,平均23.1天。本组102例共针刺231次,平均每例针刺2.2次。在102例胸部软组织损伤中,胸壁挫伤78例,占76.6%;胸部捩伤12例,占11.7%;胸部屏气伤8例,占7.8%;胸部挤压伤4例,占3.9%。  相似文献   

5.
电刺激法治疗运动训练中肌肉软组织损伤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自行研制的《T90-1型电脑电刺激肌肉力量训练仪》先后在国家田径队、举重队和部分省市体工队及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一附属医院和西安红十字会骨伤科医院等单位进行了数千人次的电刺激肌肉软组织损伤康复的实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电刺激疗法在促进训练后局部肌肉的放松与恢复、高水平运动员肌肉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和康复方面,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对170名击剑运动员损伤进行调查,探索击剑运动员损伤的发病规律,从而采取适当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调查结果表明:击剑运动损伤以慢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为主,其中发生在膝关节的髌腱腱围炎(占16.22%)、髌骨软骨病(占15.32%)、髌尖末端病(占13.96%)和躯干部位的腰背肌肉筋膜炎(占13.29%)最为多见;而急性损伤主要以肌肉拉伤(占12.61%)为主。损伤的原因主要有局部负荷过重(占25.23%)、准备活动不充分(占20.27%)、技术错误(占15.54%)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运动员肩袖损伤病因学进行分析研究,指导运动员的专业训练。方法:结合近5年治疗肩袖损伤运动员1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出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病因学机理。结果:运动员肩袖损伤首先与其生理解剖结构有关,并与运动员所从事训练专项及训练强度及疲劳度有关。结论:制定相对合理的训练方式,减少肩袖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压痛点是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一个突出现象,其存在严重困扰着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通过对其分布特点、形成机制、治疗方法进展的探讨,为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拳击运动中,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比较常见,它是由肘关节的解剖特点和拳击动作的生物力学特点所决定的。本阐明了拳击运动员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广东省广州市等11个少年体操队6—17岁运动员104人进行了运动损伤的调查,旨在探讨业余训练的少年体操运动员损伤发生的规律及防治对策。调查表明本组少体运动员损伤具有发病率高、急性损伤多、四肢伤多、骨性伤多的特点。本文还分析了损伤的性质、原因、受伤动作、对创伤防治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运动创伤中最常见的伤病,由于其发生率高,恢复较慢,往往给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造成严重影响。在临床上对这种损伤的治疗,普遍采用传统的中药粉外敷疗法。但是由于直接使用中药粉外敷,不仅造成运动员患者活动不便,而且极易发生皮肤过敏,更重要的是药物的效能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可见改革中药剂型,提高疗效,研制适合运动训练的新型中药外用制剂是运动创伤学科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男子英式橄榄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包括我国63名优秀男子英式橄榄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1)我国男子橄榄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病率很高,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的发病率之间无明显差异.2)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和上肢的肩部和手腕部.3)前锋球员的头颈部、肩部损伤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后锋球员.通过调查研究,对于发生损伤的原因从多角度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及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12个省(市)的58名(13~17岁)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训练中损伤以上肢为主,损伤的类型主要为韧带及关节囊的损伤,运动员的损伤与其年龄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对损伤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预防损伤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运动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再损伤预防的研究进展,为运动员重返赛场寻找可靠的理论依据。综述了运动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重返运动后发生同侧膝关节再次损伤或继发对侧膝关节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最新证据,提出应当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来指导术后康复和重返运动训练。应当着眼于解决外科手术和现行标准康复训练中普遍存在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不足等问题,形成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措施,以最大程度的帮助运动员重返运动。  相似文献   

15.
运动损伤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不仅包括韧带、肌腱和肌肉的损伤,还涉及一些心理因素。本文介绍了主要心理因素对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影响及运动损伤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影响,并从心理建设的角度对如何面对运动员运动损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法对50名散手运动员和42名拳击运动员的损伤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头面部损伤是散手和自由搏击运动员的主要损伤,而自由搏击运动员的头部损伤发生率高于散手运动员,散手运动员下肢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由搏击运动员;扭伤、擦伤、挫伤是散手和自由搏击运动员发生的主要损伤类型,严重损伤如骨折、脱位、严重颅脑损伤较为少见;散手运动员中扭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拳击运动员,而自由搏击运动员手部挫伤、脑震荡的发生率高于散手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自1976年4月至12月北京体育学院体育卫生教研室接受了本院业余体校中长跑、跳远、跳高三个项目89例少年运动员的损伤治疗任务,现将损伤情况分析如下。一、损伤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测定了58名体育系男性学生推拿前后肢体血流量的变化情况,观察了推拿对家兔肌腱损伤后修复的影响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变化,发现推拿可以明显增加组织的血流量,加快损伤后的组织学修复和生物力学性质的恢复。探讨了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基于WSR方法论从物理、事理和人理3个方面对优秀运动员"逆淘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了评价模型。研究认为,优秀运动员"逆淘汰"物理层面因素包括影响运动员"逆淘汰"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事理层面包括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的政策制度和继续接受教育2方面;人理层面包括运动员身份认同、逆淘汰态度、逆淘汰准备3个方面,三者构成了WSR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模型,以近10年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体操运动员腕部骨、关节的变异和损伤是较常见的,根据凋查和这次X线摄片可以看出,这些变化与运动员的年龄、运动史、运动项目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求体操运动员腕部诸骨的变化特点及其规律,从而为教练员科学在拟定训练计划和医生进行医务监督提供依据,我们于1980年初,对四川省48名体操运动员进行了腕关节X线平片检查。其中男23名,女25名;最大年龄23岁,最小年龄9岁;运动年限最少一年,多至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