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音、体、美、舞蹈专业教育对青春期女大学生体成分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和生物电阻抗法对232名岭南师范学院音、体、美、舞蹈及普通专业大一女生体成分和骨密度进行测试.结果:①体育生和舞蹈生腰臀比、体脂百分比低于音乐生、美术生与普通生,而体重、肌肉量却高于音乐生、美术生与普通生;音乐生与美术生的体重高于普通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体育生和舞蹈生前臂骨和跟骨的骨密度值均高于音乐生、美术生与普通生;美术生跟骨骨密度高于音乐生与普通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育生前臂骨跟骨骨密度与普通生比分别高出,13.63%,22.31%.结论:音、体、美、舞蹈专业教育对青春期女大学生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各有不同:经常参与体育与舞蹈锻炼,能增加去脂体重,有效提高骨密度;音乐与美术专业教育对女生形体美的塑造有一定作用,但却不能有效提高去脂体重和骨密度、减少体脂量及体脂在腰部的堆积.  相似文献   

2.
探讨应对策略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和领悟社会支持能力的关系,进一步探索应对策略在体育专业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压力间的中介作用.使用自编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感受量表、简易应对策略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88名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体育专业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以及应对策略情况处于较好的水平;2)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总体压力感受处于有点压力和压力一般之间,且压力显著低于普通专业大学生;3)应对策略在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压力感受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有氧健美操运动对女性大学生身体自尊与心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普通女性大学生经过八周60分钟有氧健美操运动后身体自尊和心境状态的变化,研究有氧健美操运动对普通女性大学生身体自尊与心境的影响。结果:经过四周60分钟有氧健美操锻炼后,PSPP总分效果显著,八周后更加明显(p<0.05),主要表现在身体价值感、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状况三个方面。四周有氧运动后POMS全量表分数、紧张、抑郁和自尊差异显著(P<0.05),八周后全量表分数、紧张、愤怒、疲劳、精力和自尊差异显著(P<0.05)。结论:八周60分钟有氧健美操运动能有效地提高或改善普通女性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可以有效降低普通女性大学生心境状态中的消极因素,提高其积极因素,有利于心境状态的改善,对普通女性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运用 SCL- 90 (症状自评量表 )对西安体院体育专业学生抽取样本 6 0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并与普通大学生样本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1)按心理不适水平的五级评分标准 ,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心理问题上属于轻度水平 :2 )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样本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状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3)体育专业低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 ;4 )体育专业男、女大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体育与非与专业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学生较非体育专业学生有更好的行为习惯、行为态度、行为意向和行为控制感,但是行为认知得分低于非体育专业学生;男性较女性有更好的行为习惯、行为态度和行为控制感,但主观标准低于女性.研究提示要充分重视性别差异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体育专业学生应提高其锻炼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6.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即道德素质、文史哲素质、法律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和环保素质,进行调查与分析,并与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03-2006)"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中大学生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各自特有的特点,除了在文史哲及法律常识方面,单科性体育院系大学生低于普通专业外,其它素质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此外,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更能表现出个性张扬、敢作敢为的性格和行为特点,并由此决定了在解决纠纷方面趋向于采取武力手段。建议: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应根据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西安体院体育专业学生抽取样本60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与普通大学生样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按心理不适水平的五级评分标准,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心理问题上属于轻度水平:2)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样本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状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体育专业低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4)体育专业男、女大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了女性月经不调及其影响因素及训练可能对女性生理期造成的影响,确定研究目的为调查并分析水上项目运动员月经不调的状况及原因。方法:研究选择水上项目43名运动员、100名体育学院大学生和100名普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对被调查人群在月经不调的主要特征、伴随症状、以及月经经期的若干具体表现进行了调查,并对不同人群在不同调查因素上的表现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研究调查分析了体院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在经期的运动状况,由此推测运动女性月经不调的可能原因。结论:(1)水上项目运动员在月经不调症状出现的频率、强度上均高于同年龄组的普通女性;(2)过强、过多的参与体育运动并不一定有助于女性调节月经期的生理状况,甚至可能造成负面影响;(3)对于需要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特别是水中训练的女性运动员,在经期要尽量避免进行大强度的水下训练。  相似文献   

9.
采用《学习动机量表》和《大学生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对云南省师范类专科学校722名在校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师范类专科学校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各因子上性别差异、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师范类专科学校大学生学习动机在声誉获取因素上年级差异(F=3.292,P<0.05)、专业差异(F=9.375,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师范类专科学校大学生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年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专业大学生资源管理策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269,P<0.05);师范类专科学校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存在正相关,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使用防御方式问卷(DSQ)中译本,对779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其中,体育392名、非体育专业387名进行调查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方式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表现出了整体不成熟度较高的倾向,体育专业大学生使用升华方式的频度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P<0.01),体育专业大学生防御方式更具有积极倾向.大学生群体中,女性大学生的掩饰倾向显著高于男性.掩饰方式的差异只存在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中,而在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中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思维等方法较系统地阐述了感性、理性和德性的基本内涵、辩证关系与觉悟养成。揭示出运动训练领域存在着的“重视理性、轻视感性、忽视德性”等情况与现象背后,存在着运动训练实践界轻视感性、理论界忽视德性的实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粤湘桂黔滇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全民健身的认识与参与现状的调查,较全面地了解了粤湘桂黔滇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与经济状况以及参与健身活动的现状.通过具体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与实施计划,为进一步推动粤湘桂黔滇少数民族及全国其他地区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教育由文化教育和伦理教育两部分构成,并且后者的训练是前者展开的基础与前提.伦理教育就是通过道德训练和美德激励的方式,引导人成为人,成为全人、大人、圣人.基于此一要求,当代伦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人回归伦理生活,培养人养成优良心灵,训练人担当超拔 自我的责任;其基本任务是培养人的伦理认知,训练人的伦理践行精神;其基本途径是引导人学会利用厚生.利用厚生之道,其实就是日常生活的小事之道和细节之道.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从每一天的平常生活内容做起,行为有规则,求利有限度,待人有操守,行事有担当.这是伦理教育的最好日常生活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与源泉。儒家伦理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对于有效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孝悌忠信是培养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礼义廉耻则是构建国家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5.
猎靥卣鳌⑽⒘吭靥卣骱统A吭靥卣饕恢孪允酒涑粱乖毂尘敖橛诖舐降夯『突疃舐奖咴抵涞墓晒乖旎肪场ROVENANCE AND TECTONIC SETTINGS OF THE MIDDLE TRIASSIC TURBIDITES IN YOUJIANG BASINCHEN Cui hua1, HE Bin bin2, GU Xue xiang3 and LIU Jian ming4(1.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2. China Universit  相似文献   

16.
急性高原病(AMS)是高原暴露时因高原低氧而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食欲减退、疲倦、眼花及睡眠障碍,在高原旅居者中(>2 500 m)具有高发生率。尽管有关AMS的研究已开展百余年,其病理生理机制目前仍不明确,但已有研究表明,运动、体液潴留、睡眠时低氧血症、通气反应降低、心功能不全和遗传等在其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综述了内分泌、遗传及运动对AMS的影响,以期为AMS的预防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美,澳,英,日五国游泳教学内容和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游泳运动开展普及水平高的美、澳、英、日4国游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我国不同之处突出表现在:(1)从初学阶段便分重视对进行“安全游泳”、“自救游泳”、“救助他们游泳”入“被他人救助时的游泳”等技能的培养。(2)重视让学生在快乐中会游泳、在“玩水”中学会游泳。这些内容对我国游泳教学大纲的修宁或游泳教材的建设都有参考价值,同时这些“生存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实际游泳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及对保进大众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8.
基层群众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微观结构,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实在载体,是群众体育发生的关系纽带,是群众体育开展的意义所在。研究基层群众体育对于发展群众体育,建设体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从视角、问题、理论、方法四个层面对既有的基层群众体育研究成果做了回顾与总结,目的在于既对基层群众体育已有的研究做一检视,也为基层群众体育将有的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为了解国外体育课程标准现状,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日本等国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结构和相关社会背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发现:1)5国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都以现实社会背景为基础;2)以人为本已经成为5国体育课程标准的共同理念;3)5国体育课程标准目标重视技能并兼顾综合素质;4)5国教育标准内容多关注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5)5国体育课程标准都是总分式递进分层结构体系。据此,本文对我国体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出3点建议:1)正视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等现实需求,重视运动技能;2)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3)完善多级课程体系,提高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都市体育圈:背景、条件、意义和原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都市体育圈产生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都市体育圈建设的条件、意义和建设原则,旨在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