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自尊的概念发展、身体锻炼对儿童自尊的影响及身体锻炼与儿童自尊变化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讨论了近20年来身体锻炼与儿童自尊的研究,从方法学上的突破和身体锻炼各要素及其交互作用看来,认为如何对儿童自尊各维度及亚成分的影响将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身体自尊是个体自尊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并伴随聋哑儿童最先发展起来。聋哑青少年学生身体自尊的调查研究可为其整体自尊、社会生活的改善提供相应知识基础。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聋哑青少年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PSDQ问卷对我国文化背景下的聋哑青少年学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不同性别、年级的聋哑青少年学生的身体自尊分纬度上存在差异;其身体自尊对整体自尊的贡献大于身体自尊各维度对整体自尊的贡献,各维度与身体自尊的联系强于与整体自尊的联系;与普通中学生相比,其身体自尊分纬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身体锻炼量表、身体自尊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身体锻炼、身体自尊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锻炼量在性别、不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身体自尊在性别、不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不同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身体锻炼量、身体自尊及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系数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性相关。身体自尊和身体锻炼量对自我效能感起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抑郁水平和身体自尊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体育锻炼量与抑郁水平和身体自尊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量与抑郁水平和身体自尊水平均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身体形象、身体自尊及其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应加强对身体形象与身体自尊的研究,建议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健康知识传授,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身体形象,建立良好的自尊水平,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采用Fox编制,徐霞和姚家新发展和修订的《身体自尊量表》,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30份.问卷结果如下:初中生的整体身体自尊处于平均线偏上的水平;初中男生与女生的身体自尊存在差异;学习健美操时间越长、运动等级越高身体自尊水平越高;初中生的身体自尊存在群体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在借鉴相关的身体自尊量表的基础上,对中央民族大学2013级选择部分藏族、汉族男生的进行了身体自尊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民族但同一运动项目的学生身体自尊存在差异,同一民族不同运动项目存在身体自尊差异,特别是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身体自尊感确存在着显著差异。对藏族和汉族学生身体自尊进行比较发现,藏族学生身体自尊水平高,这其中民族特点占有很大的因素。学生身体自尊也和学生的饮食习惯,休闲娱乐活动,环境差异,自我评价标准以及运动项目有关。  相似文献   

8.
运用心理测量法和实验法,以55名在校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足球教学训练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为期12周的足球教学训练,对照组则在此期间不分配其他任务或不采取其他干预措施,以探讨足球教学训练对青少年身体自尊和社交焦虑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足球教学训练可显著提高初中生的身体自尊,且显著降低其社交焦虑水平,身体自尊各维度的变化和社交焦虑的变化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足球教学训练提升了被试身体自尊水平,进而降低了社交焦虑水平.建议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广泛推广和开展足球教学和训练.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外体育锻炼与自尊和身体自尊的关系研究进展做了概括性综述。针对当前锻炼心理学领域内的研究,对该课题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涉及概念界定、科学性测量、实验的信效度等问题。指出在未来研究中,需要注意测量工具的使用、研究设计的把握、实验的严格控制,同时还需加强对体育锻炼提高自尊或身体自尊水平的心理机制研究。元分析研究发现,体育锻炼提高自尊、身体自尊水平的效果量为小到中等。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身体自尊在职业女性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模型进行检验,分析身体自尊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是否存在中介调节作用,进一步探讨是抽象身体自尊还是具体身体自尊起着显著性调节作用.通过检验发现,职业女性具体身体自尊对心理健康的预测效果比抽象身体自尊的预测效果好,并通过了中介模型检验,其中介效应为34.9%.  相似文献   

11.
身体自我效能、目标定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8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身体自我效能的性别差异呈显著性,高、低年级无显著性差异;任务及自我定向的性别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高、低年级的差异呈显著性;身体自我效能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关系最为密切;身体自我效能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预测效果最好,并且可以通过任务定向进行预测,自我定向不能预测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研究结果提示,若要通过提高身体自我效能来促进运动参与,应注意目标取向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武汉地区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锻炼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行为关系的研究,发现“锻炼自我效能感”与锻炼的坚持性、锻炼的频率、锻炼的强度、每次锻炼时间之间存在正线性关系。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协同理论为研究视角,论述构成身体活动系统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动作技能的发展水平对诱发、保持或降低身体活动参与水平具有动态协调作用,是身体活动系统中的序参量。从儿童时期到青少年时期,动作技能与身体活动系统之间的关系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主要表现为儿童早期,动作技能与身体活动系统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到了儿童后期和青少年时期,动作技能与身体活动系统之间的联系逐渐得到加强,而二者之间关系发生的动态变化正是身体活动系统中的其它子系统如感知觉能力、体能及身体形态等重要变量与之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运用形态机能测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蹦床一线队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形态与机能测试,旨在探索蹦床运动员形态、机能与体能训练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具有体能训练的身体形态优势,身体机能水平在训练中较稳定,说明运动员有进行大运动量体能训练的潜力和空间,建议采用间歇训练方法加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提高蹦床运动员的成套体能水平,适应现代蹦床技术发展对体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身体锻炼与高中生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考察身体锻炼与高中生应付方式的关系,采用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福州市371名高中生身体锻炼与应付方式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 自觉参与课外锻炼的高中生比不自觉参与锻炼的高中生更倾向于选择积极的应付方式;身体锻炼对高中生应付方式产生作用,需要中等以上的锻炼量.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新入学的大学生人格特征状况进行了研究.并与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状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 男生和女生人格特征在P、N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2)个性特征与体质健康程度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人格特征具有外向倾向(E)及情绪稳定(N)特征的学生,其体质健康状况处于较高的水平;人格特征具有内向倾向及不稳定特征的学生,其体质健康状况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毛坚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3):125-126,128
采用体质健康等客观评价,身体自我认知、健康行为管理能力调查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对内蒙古科技大学238名学生进行了测评和调查.调查显示:不同体质等级的大学生对身体自我评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客观性.体质健康优秀组的学生在身体自我评价和健康行为能力管理方面优于等级较低的学生;另外,大学生在身体评价中由于性别不同存在一定差异,随着体质健康等级的提高,差距逐步缩小并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划字测验"、"瑞文测验"、"BFS心境测验"、"SCL—90测验",对经常参加运动锻炼与不锻炼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经常参加运动锻炼能够延缓老年人智力的衰退,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调节老年人的情绪,使他们愉悦、乐观等良性情绪显著提高,愤怒、激动等消极情绪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畲汉两民族男大学生体质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畲族与汉族男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和两民族男大学生的体质差异,随机选取畲族男大学生73人和汉族男大学生47人进行体质测试。结果发现:畲族男大学生耐力和平衡能力优于汉族男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城乡大学生体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省五所高校的大学生体质进行了测试和分析,从身体成分、形态、机能、素质等4类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肥胖人数在迅速增长,且乡村大学生增长速度快于城市大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城乡差距缩小;呼吸机能水平的城乡差异加大;身体素质乡村优于城市;体质综合评价结果乡村优于城市。依据结果,反映出城乡生活水平差距逐渐在缩小,乡村生活观念在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