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访谈法,对南京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院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应明确"以学科带动专业建设,以研究生教育带动本科教育,以科研带动教学"的办学思路,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职业技能为核心、"校企合作"为平台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山西省5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1、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这3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几乎相同。山西财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则是将体育知识与经济管理知识相结合。山西师范大学则注重培养综合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2、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各具特色。3、各高校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实践基地建设薄弱。4、已经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2+2型"、"倒T型"、"综合型"三种。建议是:1、应不断探索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未来工作紧密联系的课程。2、各校面临的实践基地缺乏问题,可以通过互相合作以及与社会合作,充分利用资源。3、各种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足可以通过课程设置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3+1"教育模式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表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施"3+1"教育模式,在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企事业单位群众体育开展和体育人才引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认为,"3+1"教育模式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未来社会需求进行预测,并对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深度调研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体育产业和体育需求的迅速发展,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但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仍难以适应培养合格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要求,因此,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社会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为出发点,推进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5.
高校具有丰富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教育人才,为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不仅要着眼于学校,更应该面向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科学合理地建设和运行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基地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匮乏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湖南城市学院省级社会体育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为例,对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和路径进行探索。提出了社会体育专业应密切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和学校办学定位,以服务社会体育事业为核心,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导向,以特色学科建设为基础形成社会体育专业特色;通过以能力导向的专业培养方案改革、问题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设计、产学研一体化、专兼结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的能力认证体系等路径来实现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体育院系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高校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状况却与社会上巨大的体育人才需求形成了鲜明反差。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复合型”体育人才(是指既能胜任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医疗保健医生诸职业的体育全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等进行分析,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因此,应以体育职业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类型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完全学分制进行多层次课程体系设置,调整课程设置内容和时间安排,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从增强学生学习和就业信心角度建立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从而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存在总体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其中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政府选择模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经济社会及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应该由政府选择模式向社会选择模式转变.社会选择就是由公民、体育社会组织及企业等各种社会力量决定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而不是采取传统上仅仅依靠政府决定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及理论分析法,提出了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社会选择模式的几点思考,主要包括:充分尊重民意,满足公民体育公共服务需求;鼓励社会参与,形成政府社会合作共建格局;立足地方实情,符合当地自然人文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长期建设与发展,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取得了较大成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环境和高等教育自身条件的巨大变化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缺乏明确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人才培养规格求大求全、办学特色不突出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混乱等方面的问题,相当程度地制约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建议以社会需求为改革重点,合理地修订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院校办学定位,全面发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制,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提供发展空间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社会体育管理人才是社会体育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将直接影响社会体育的顺利开发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和实现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因此,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体育管理人才队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社会,正在逐步从“总体性社会”转向“个体化社会”.个体化社会对总体性社会的突破与超越,开拓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场域.伴随着个体化社会的出现,我国也逐渐步入了休闲时代.在个体化社会架构下,一方面,休闲体育的提出和践行,为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赋予了休闲的时代特征和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另一方面,个体化社会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社会学基础,即宽松的社会环境、理性的经济环境、开明的政治环境和人性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3.
社会体育事业是建立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基础上的公益性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社会体育的发展。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导致各个区域的社会体育发展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根据东部经济与社会体育的发展关系,探索落后地区社会体育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中国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是我国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全面健身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的实践,针对新疆伊犁州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进行研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逐渐实现了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这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是前所未有的根本性转变。在社会改革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力度也在为断加大,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然而,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社会体育资源配置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针对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深入的对社会体育资源的配置现状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够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目前的一个发展现状及队伍和管理现状,从中揭示了存在的若干问题。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非常迅速,但是队伍质量不高,还处于法制化、规范化的初级阶段,且在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方面上不够科学,使社会体育指导员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体制处于初创阶段,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使得在管理上存在许多不足。在这些问题上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途径、培养内容、培养体制及管理等,以期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促进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福建省可能需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单位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这些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和要求,从意向性人才需求量、专业运动知识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3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各专业人才需求量和要求,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社会组织的概念、分类、功能进行诠释,并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演进历程,将其分为全能型政府下的依附期、发展型政府下的管控期和服务型政府下的合作期三个阶段。认为,现阶段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虽然取得了总量的增加、双重管理体制的突破以及从管控到培育的角色转变等成效,但也暴露出去行政化不彻底、与政府合作机制不成熟、社会参与意识薄弱等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指出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注重法治化、枢纽化和专业化建设,逐步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意义上的体育社会组织是未来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析日本社会体育指导者的培养及资格认定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自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将体育战略由过去的重视竞技体育,转为重视国民保健体育。相应地制定了培养和认定社会体育指导者的对策方案,目前已培养出数以万计的有一定素质和水平的体育指导者,使日本各领域中的体育事业得到有效运转。分析该国社会体育指导者的培养及资格认定制度,探究这一发展过程的基本特点,了解培养现代体育人才的要求和模式,对于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战略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选取10所公办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国内近年来就业率较低的15个本科专业办学面临困境的客观现实,通过剖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以市场需求为“决定性”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架构,以期为探索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借鉴。提出了“大学科、新专业、小方向”的人才培养方向、路径图,。论证结果表明:重新大胆设计、缜密调整布局、完善立法保障、培育(引导、开发)市场需求机制、细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置“专业小方向”等举措,是化解本专业发展矛盾冲突、提升人才市场需求契合度的良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