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出国培训、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以中、法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对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体制、培养模式、运动员文化教育、保障体系与场地设施建设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为:法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以"人才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体制机制,运动员从小能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竞技能力与文化素质均衡发展。此外,法国政府为运动员训练、学习与就业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服务与保障,有效保证了法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法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经验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出国培训、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以中、法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对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体制、培养模式、运动员文化教育、保障体系与场地设施建设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为:法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以"人才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体制机制,运动员从小能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竞技能力与文化素质均衡发展。此外,法国政府为运动员训练、学习与就业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服务与保障,有效保证了法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法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经验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广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在“举国体制”的框架下,改革和创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论证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全面统筹的、适宜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使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纳入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应该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竞技体育观;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制,推进体制的创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和教练员的市场化,提高他们自身水平;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扩大竞技体育项目的普及化程度和健全运动员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向"体教结合"模式转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解决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就要走“体教结合”之路。教育系统只有主动和体委系统共同挑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担,才能解决我国竞技体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教育系统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及政策方面的研究趋向将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它的试行将有助于解决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种种弊端,并且有助于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良好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摘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生态化培养,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生态转变的关键环节和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保障。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生态系统结构角度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进行分析探讨。研究表明:生态化的后备人才培养系统,必然具有良性结构以及高度耦合、协同的组分和要素;空间和时间维度上无序发展、框架与运行结构分离、二元对立结构,是当前我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系统的结构症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多元化”结构,具有“立体型”“渗透化”“交融式”特征,是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系统生态发展的基础;通过树立生态化培养理念,完善政府主导功能,立足全局、统筹兼顾,优化、整合后备人才培训要素等途径,来促进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系统结构的生态化。为提升人才培养系统生态效应及竞技体育生态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通过实证和理论分析,找出中国竞技篮球健康、持续发展因素,指出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是推进我国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计划经济时期,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是靠体育系统,“专业运动队”是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出现了“职业化”模式、“体教结合”模式及“社会化”模式,丰富了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途径;由于教育和体育在人的培养方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体教结合”为学生提供运动体验、培养运动兴趣,尊重学生个性、挖掘运动潜能,一切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住,正是各级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现。为全面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应该确立以“体教结合”为主模、多种培养模式协同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8.
对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美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经验和特点是:实行体教结合的学校培养体制,法规制度健全,青少年体育运动健康发展;运动训练氛围浓厚,后备队伍规模庞大;经费充足,训练条件优越,后备人才运动基础扎实。对新时期我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提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趋势;完善优秀运动员培养体系,疏通运动员出路;加强法制建设和科学训练,推进体教结合;以学校为中心扩大后备队伍规模;政府为主、市场为辅、拓展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和美国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美国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的优势.结果得知:我国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上整体不如美国,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教育系统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从而改进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相似文献   

10.
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和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日本竞技体育政策演变的历程与特征,对于推动新时期竞技体育发展和奥运备战工作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认为不同政策导向下的日本竞技体育跨越了“脱亚入欧”期、快速崛起期、改革转折期、渐进复苏期、全面复兴期五个阶段,贯穿了以军事性、功利性、保守性、振兴性、争先性为中心的政策主导思想。日本竞技体育政策服务于不同时期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政治利益需要;打造了“一贯制”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与保障体系;构建了科技、信息、医疗、训练、服务等“一体化”运动员援助体系;特定时期缺乏持续性,未处理好与大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出拓宽我国竞技体育政策目标,服务于新时代国家利益新诉求;完善奥运备战援助政策,大力提升科技助力、运动员援助、训练参赛等科学化水平;健全适应中国国情的多元化、“一贯制”后备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强调政策的延续性和包容性,推动竞技体育持续发展和带动社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安置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体育职业院校发展的定位、体育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目标、教学管理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认为体育职业院校在运动员培养和安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弥补当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不足,对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60年来上海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为背景,总结出60年来上海在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实现的创新:从重工具价值向既重工具价值更重目的价值的整合发展转换;由注重统一性向引导多样性转换,从注重继承传统方法向注重运用现代方式转换;由只重正面教育向既重显性又重广泛渗透的隐性教育转换;由粗放强硬教育管理模式向以预防为主、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转换;由封闭、单一、枯燥、以说教灌输为主的教育向开放、社会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换;由对管理队伍以及教练员的单一成绩指标评价向运动员成长成才的综合指标转换等。并提出了前瞻对策:要进一步明确时代发展对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推进工作创新,不断提升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增强教育的创新性、系统性、有效性;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将教练员和优秀运动队打造成"学习型队伍";构建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确保实现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比赛和训练、对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在比较中美两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基础上,试图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教育体制和竞技体育体制的异同来分析两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差异的原因,再对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经验在中国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期寻找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优秀运动员的文化课教育是体育系统和体育院校多年来存在的学训之间矛盾问题。根据我国优秀运动队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现实状况,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多年来运动员大学生教学课程的调研,提出"多轮次滚动式"教学模式,为我国目前肩负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的高等院校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实施校企交替、工学交替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了合作育人的深入开展,其构建的“双主体”教学管理模式和长效运行机制,对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采用认知调节、注意力训练及生物反馈训练等手段对我省部分优秀运动员进行了近一年心理干预。结果表明,经过心理干预的运动员,心理素质得到一定提高,在国内重大赛事中得到了稳定的发挥。优秀运动员的心理干预可分前期灌输、学会运用、效果检查、实践强化、形成意识及自动调节等环节。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已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高职院校构建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研究及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可行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是我国竞技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通过对河南省在训运动员大学生文化教育现状和现存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力图探究促进我国在训运动员大学生文化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对策与教育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职业教育前景与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难问题,作为一个新的体育社会问题受到体育界的普遍关注.分析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途径及其就业难的原因,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从开辟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新出路的视角,阐述对运动员进行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困难是各优秀运动队普遍面临的问题,而运动员职业技能与文化教育缺失是其根本原因。对此,有关部门对运动员采取了多种文化教育形式以期解决这一难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局限,致使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也一直难有突破性进展。实施以就业为目标指向的职业教育对于职业技能与文化教育缺失的运动员而言,无疑是一方“灵药”,能使运动员在提高文化水平的同时获得一技之长,并最终使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难的问题得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