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日益受到重视与关注。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状况作为基点,从实际出发,论述了高职院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提出了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新措施。  相似文献   

2.
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构建和谐的校园,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和谐校园包括浓厚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风学风、亲密的师生关系、通畅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公正的教学管理制度,这些对促进大学生内心的和谐、养成健全人格助益多多。  相似文献   

3.
消除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和谐因素,进行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形成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  相似文献   

4.
论和谐校园构建中的感恩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校园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和谐的总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学校工作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感恩意识作为构建和谐校园必备的人文素质,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推进感恩教育,对推动和谐校园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一、感恩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和谐”作为伦理概念,代表了公正有序、协调完善的关系与秩序状态。以人为本,完善人的德性,始终是社会和谐存在的逻辑起点与价值归宿。如果我们把“和谐社会”理解为社会诸要素的融洽整合与协调发展,那么,构…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校园是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理想追求。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治校,体现教育公平,营造和谐校园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课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各种教育要素之间的协调、和谐、有序和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6.
贫困生问题的长期存在,实际上是教育不公的表现,是和谐社会构建中最不和谐的音符.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对贫困生进行帮助和引导教育,不仅关系到贫困生的成长成才,而且关系到高校的和谐稳定.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焦虑、偏激、敏感多疑.通过进一步完善助学体系、加强心理援助、优化校园环境等途径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工作,让他们与普通大学生一样保持健康的心态、正常地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关系和谐完善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新的时期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和谐社会视野,是当代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当前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将其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必要性,阐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提出了构建更加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多,相处的时间最长,接触的机会最频繁的教师,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发挥辅导员的职能。本文论述挥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中的职能。  相似文献   

9.
和谐校园的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谐要着眼于协调发展。大学生只有知识、能力、品质三位一体,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通过构建和谐的教育体系,即和谐校园,才能实现教育目标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大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而且对于推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构建和谐校园以及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身心素质,因此,高校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活动,借助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预防性心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包括心理档案内容的确立、心理测试工具的选择、资料的获取和分析;科学的管理和使用大学生心理档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网络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在服务广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同时,也使一些大学生沉迷其中。通过对沉迷网络的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的比较,探求了引起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人格发展的缺陷、心理素质脆弱、心智发展不成熟、"从众"效应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并提出解决办法:提高教育主体的教育能力,搭建良好的教育沟通的平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创建有利于大学生心智发展的网站,抢占网络空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校园"绿色网吧",有效控制学生上网。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给学校进行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提供参考,我中心采用UPI《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表》对全院3609名新生进行心理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新生中心理可能存在心理障碍者或不健康者占10.2%,其中心理已经出现异常的学生占到2.3%,反映出我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正常;由"既往病史"与"精神遗传"的群体相对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主要心理症状集中在"情绪""交往"与"自卑"三个方面:另外,只有3.43%的学生"曾经接受过心理卫生的咨询和治疗"。这说明我们目前的心理卫生服务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基于以上情况,结合大学新生心理特点,建议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开展系列心理主题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服务、营造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等多个方面来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为使太极拳在大学校园更加普及,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大学生参加太极拳比赛前后的心理素质变化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太极拳练习与比赛能明显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参与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正面应对并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高职生心理健康、应付方式、社会支持状况,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C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扬州职业大学的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372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高职院校要引导其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提高其社会支持,以维护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而探讨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策略以及心理健康外显行为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内在变化的整体模式,最终达成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课改革应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应该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锻炼兴趣、习惯和能力为课程建设目标。体育课程是实施“健康第一”,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确立终身体育目标的现代教学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逢轻。体育课程改革应在“健康第一”的理念基础上,开展多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优化课的结构,形成整体性体育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我国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不仅是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且还应培养学生具有以形体为主的身体健康美、心灵美、行为美,以及感受、创造这些美的能力;对大学生实施体育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应是:高校尽快面向大学生开设体育美学课;努力使大学生树立身心健康的美学理念;美化教学环境,营造美的教学氛围;积极培养大学生体育美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