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实验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院少年甲组篮球运动员(16-17岁)神经活动模式与其弹跳爆发力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神经活动的强度是爆发力强弱的基础;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是提高弹跳爆发力的关键;适宜的神经紧张是提高爆发力的手段和前提。  相似文献   

2.
不同力量训练方法对爆发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爆发力是多数田径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素质基础。传统爆发力训练方法较多地运用小负荷快速训练法、实践证明这样的训练方法对提高爆发力极其有限,实验研究发现,大负荷快速力量训练更有利于爆发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起跳训练是背越式跳高训练的基础,而起跳腿的爆发力训练则是起跳训练的重点。必须充分利用助跑、起跳等来实现运动员速度、力量与技术的有效配合,打造出最快的起跳速度、最佳的垂直腾起高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背越式跳高起跳腿爆发力训练的质量。阐述背越式跳高起跳的特点,分析起跳腿爆发力训练的科学依据,提出起跳腿爆发力训练的科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关于爆发力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爆发力”是运动科学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概念,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经常用到,也有学者对此做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研究?目前人们对爆发力的应用关注很多,对爆发力这个概念本身却缺乏理论的共识,对爆发力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通过对此问题进行讨论,试图引起人们对爆发力的探讨,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达成某种一致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对运动员不同负荷下的卧推训练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得知:不同人爆发力水平不同,不同人在相同负荷下的爆发力也不同;同一人在不同负荷下的爆发力不同,且都存在极值点;同一人在保证卧推质量的前提下,在相同负荷中完成的五次卧推中所表现出来的爆发力基本相同;同一人的爆发力水平具有固定性和阶段性;速度对爆发力起关键作用;活体肌肉的力速关系符合希尔方程规律,但实验中最大爆发力值的负荷在1RM的41%-45%之间,对应的速度和力量约为50%-53%最大速度和52%-55%最大力量。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爆发力的训练方面入手探索提高掷标枪教学效果的更佳途径.确定了训练掷标枪爆发力14项优选手段;确定了4项爆发力评价指标;建立了爆发力评价模型;建立了单项评价指标累进计分表;建立掷标枪爆发力素质综合评价标准、发展均衡度、素质与专项成绩适应度评价标准;建立爆发力素质结构模型;绘制了爆发力训练手段的优化图;对爆发力训练手段的优化的定义、优化的原则、原理、意义、优化的准备及优化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发展肌肉爆发力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力量是决定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重要体能因素,是评定身体训练水平的最主要指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肌肉爆发力中“肌肉爆发力概念”、“肌肉爆发力指数”、“希尔力速方程”、“肌肉爆发力的力学理论”、“力量-时间”、“力量-速度”等生物力学的问题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指出为了提高肌肉爆发力,应加强运动训练的规范性,使发展肌肉爆发力训练的动作正确、合理、协调。着重指出利用慢速的力量训练来增加肌肉的最大力量;避免快速重复的爆发式动作练习;在一定动作时间的基础上增加力量练习。对肌肉爆发力的训练手段、方法的安排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格斗是激烈的对抗性技术项目,在专项训练中发展爆发力对提高格斗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分析影响爆发力的主要因素着手,总结前人的经验和自身的训练体会,根据我军现有条件并结合格斗技术特点,为格斗训练中爆发力的训练提一些初步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振动力量训练是一种新兴的力量训练方法,结合传统阻力训练的振动可根据专项动作的要求有效地增加目标肌肉力量、爆发力,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关注。总结已有文献中振动训练对力量和爆发力的短期效应并分析了产生这种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试析田径运动爆发力训练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在田径训练实践中经常使用的大重量力量训练、快速小重量力量训练、超等长训练这3种发展运动员爆发力的手段,从动作形式、动作速度和对神经肌肉刺激等方面进行生理学、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分析,认为:(1)有效的爆发力训练手段应具有肌肉在作向心运动时,具有始终处于作加速运动状态的特征,超等长训练手段就具有这种特征。(2)有效的爆发力训练应是传统力量练习和超等长练习的完善结合。旨为找出在运动中发展爆发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形态与机能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身体基本形态与机能特点,对中国队和地方队队员的身高、体重、体脂百分比进行测定,同时对北京奥运会参赛队伍的基本形态特点进行分析;对中国队不同优势手运动员上上肢和下肢的围度、上上肢和膝屈伸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1)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比地方队身材高大,体脂百分比低,与欧洲强队有相似的身高和体重特点,比世界强队韩国队身材高大。身高和体重应与手球运动员攻防竞技水平相适应,就某一个成年手球运动员而言,要提高专项移动对抗能力,应使肌肉含量尽量高。2)边锋比内卫、底线、守门员身高低、体重轻,而内卫、底线和守门员身材相似,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位置身材特点与世界强队相似。不同位置手球运动员身材特点不一样,以适应各位置攻防特点需求。3)优势手上上肢肌肉含量高于非优势手,对侧下肢屈伸的最大力量比同侧大,推测长期的手球运动对不同优势手运动员肢体形态、机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摘要: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的重要专项素质,选择恰当的动作训练方法、合适的力量主题是提高弹跳力的重点。通过专家访谈法构建弹跳力诊断模型,通过测试法分析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和助跑贡献等诊断指标,通过实验法验证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对弹跳力的提高效果。发现:1)排球运动员弹跳力功能诊断模型包括蹲跳、下蹲跳、摆臂下蹲跳和助跑起跳四个测试动作,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助跑贡献三个诊断指标,通过诊断标准可以有效评价个体弹跳力弱环节,通过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弹跳力。2)弹跳高的运动员也可能在诊断指标中存在弱环节,弹跳力与环节动作的速度力量、爆发力、反应力量以及摆臂幅度高度相关。3)提高弹跳力,弹性贡献大的运动员应进行最少8周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弹性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最少4周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摆臂贡献小的运动员,改进摆臂幅度,同时加强摆臂动作的爆发力,可以提高摆臂贡献,进而提高弹跳力。助跑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助跑动作的速度力量和反应力量训练对弹跳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网球运动员动态决策能力测试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开发既具有生态效度又有较高灵敏性的研究工具对网球运动员的决策思维进行测评与训练。程序实现了运动员管理,教练设置标定,测试视频管理,反应时间测试,练习与正式测试,统计和曲线查看等功能。系统特点是在动态情境中考察网球运动员的决策能力,具有数据库开放性、操控界面友好性和系统的可控性。系统通过对不同水平网球运动员的横向与纵向研究,检测出决策的正确率、错误率、决策时间、漏报率和决策稳定性这5项检测指标可以作为网球运动员决策测评与训练的关键指标。网球运动员动态决策能力测试系统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和灵敏度,可以作为高级运动员的选材和运动决策能力训练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分析肩袖损伤运动员扣球时肌肉发力顺序,探讨肩袖损伤的原因,为运动员纠正错误动作、提高技术水平、预防肩袖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MEGA6000表面肌电测试仪对肩袖损伤和肩部无伤的排球运动员疲劳前后的扣球动作进行测试,比较发力顺序的异同,分析肩袖损伤对动作控制的影响。结果:1)两组扣球发力各肌肉肌电数值峰值组间比较,疲劳前无伤组斜方肌中束和前锯肌明显大于有伤组,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2)损伤组组内比较,疲劳前斜方肌下束明显大于疲劳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3)损伤组仅在疲劳后主动上回旋肩胛骨再引臂,且没有内收预拉长;4)无伤组疲劳前后均会主动上回旋肩胛骨再引臂,且引臂前会内收上臂预拉长肌肉。结论:1)肩袖损伤运动员斜方肌下束激活异常,肩胛骨不稳定且主动运动滞后,肩峰下空间减小,容易引起撞击导致肩袖损伤;2)无伤运动员斜方肌中束和前锯肌激活明显早、贡献大,肩胛骨稳定且主动运动积极,肩峰下空间相对增大,可有效避免撞击损伤,内收预拉长动作有效提高扣球效果;3)肩袖损伤运动员与无伤运动员扣球发力顺序有明显差异,肩袖损伤运动员动作环节过度减少,幅度缩小,影响扣球质量且容易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5.
自由泳配合技术与划臂、打腿推进力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8名男性一级水平大学生游泳运动员.采用游泳技术评价法、推进力测试法和统计方法的测试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以运动员一定游泳速度下的划频和划幅作为技术指标参数,原位牵拉水中测力仪,自由泳划臂和打腿产生的推进力分别是配合技术推进力的76.41%和36.5%;自由泳完整配合技术产生的推进力与划臂、打腿产生的推进力之和的比例关系,可以作为评价游泳技术与游泳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指标.短距离自由泳完整配合产生的推进力是决定成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U16女子排球运动员运动素质结构模型与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U16女子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和测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U16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结构及评价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U16女子排球运动员运动素质主要是由移动因子、挥臂因子、灵敏协调因子、柔韧因子和弹跳因子构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U16女子排球运动员运动素质结构模型,并制定了运动素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为我国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及考核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瑞典Qualisys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11名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正手中远台拉冲和反手中远台拉冲的技术动作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正手中远台拉冲提高挥拍速度的主要环节在于转腰和挥大臂,其次为收前臂和甩腕;反手中远台拉冲提高挥拍速度的主要环节在于甩腕和伸肘,转腰的作用较小,其主流技术动作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转腰和挥大臂的作用;正手中远台拉冲之所以能获得较大的挥拍速度主要在于其肩部的转动(即转腰的发力)和挥大臂这两个环节明显优于反手;若反手中远台拉冲时稍向非持拍手侧引拍并适当加大肩背部的反转幅度,其在挥拍击球时能更充分地发挥转腰和挥大臂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反手中远台拉冲的击球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三维高速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对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三名中外优秀选手四号位强攻扣球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外女排选手都采用并步两脚依次蹬地起跳方式,中国选手起跳时间长、外国选手起跳时间短,起跳时间越短扣球成功率越高。扣球是以转体、伸肩和收腹带动挥臂击球的三维动作构成,转体和伸肩动作对扣球具有重要作用,击球瞬间肘关节呈146°左右稍屈肘能充分发挥前臂内旋加速功能。  相似文献   

19.
国家女子网球队运动员大力发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家队网球运动员的大力发球的运动学指标分析,以期提高我国网球运动员发球水平,并为教练员教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两台200 Hz高速摄像机对8名国家网球队女队员发球进行三维拍摄,通过北京体育大学视迅解析系统对所拍摄影像进行三维重构及运动学解析。结果显示:运动员抛球离手时,抛球高度平均为3.67 m,最高点到击球点落差平均为1.10 m。球拍后引时,膝关节最小角度分别为持拍侧91.35°、非持拍侧104.64°。"搔背"动作完成时,拍头均低于重心,平均落差为0.21 m。击球后平均球速为42.64 m/s,击球点高度平均为2.57 m。由此可见,我国网球运动员发球时抛球较高,建议降低抛球高度;相对于FB技术,FU技术能使运动员获得更大幅度的躯干扭转角度;缓冲结束时刻,部分运动员过度顶髋的现象造成下肢发力不充分,最终导致球速下降。"搔背"动作是典型的超越器械动作,下肢的充分蹬伸是动作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教学试验、对比分析等方法,以高师体育专业、高师非体育专业、竞技体校队员为研究对象,对跳深练习发展运动员快速力量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跳深练习作为一种发展肌肉力量的特殊超等长练习方法,其生理机制符合运动比赛特点,是发展由退让到克制性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对训练基础较高的运动员快速力量的提高作用显著,但对训练基础较低的练习者来说,训练效果不显著,部分受试者训练初期出现机体损伤现象.实验结果对不同水平运动员有选择的进行跳深练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