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普通成年人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时心血管机能变化特征及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有无运动习惯对其的影响。方法:266名20~59岁的普通成年人为对象,测试运动至"力竭"时心率、血压等指标,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逐级递增负荷状态下血管机能的变化,同时分析了不同BMI、有无运动习惯对心血管机能变化的影响。结果:男性力竭时的收缩压上升较同年龄段女性高,超过200mmHg者占14.2%;男女受试者中舒张压超过110 mmHg者占4.5%;脉压差超过100 mmHg占总人数的22.2%,在男性受试者占到男性总人数的1/3以上。在相同负荷下,肥胖人群心血管机能指标的上升幅度比正常者大;有运动习惯者的血管机能指标上升幅度比无运动习惯者小。结论:在运动终止时不同年龄段人群脉压差的值均发生较大的变化,且其是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在运动负荷试验中应该密切观察它的变化;BMI≥28者在运动试验中血压变化较正常者明显;有运动习惯者心血管系统对于运动刺激会形成能量节省化的状态,对运动负荷的反应小于无运动者,因此不能单独以运动时间或负荷强度而终止试验。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旨在观察3个月50%~60%VO2max强度有氧运动对50~59岁人群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的影响,为该人群安全有效健身方案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问卷调查入选的50~59岁受试者通过在Bruce递增负荷实验中持续出现心电血压异常指征终止实验和一过性心电血压异常,入选66例受试者并将其分为正常组(C组)、持续异常组(Y组)及一过性异常组(YH组),实施三个月的50%~60%VO2max强度每周300 min的规律跑步运动,干预前后测定人体测量学、生理生化、超声检查和递增负荷实验中相关指标,并评估变化。结果:3个月干预后Y组男性和女性的心电血压异常发生率降低至69.2%和58.3%,YH组男性和女性心电血压异常发生率降低至25%和75%。同时研究发现,干预后Y组及YH组受试者运动后心肌酶水平均显著下降,完成的运动负荷显著提高,心血管机能、形态学指标、血脂及自主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结论:50~59岁人群递增负荷运动中可出现心血管风险,为期3个月的50%~60%VO2max强度跑步运动可降低风险者其运动中心血管风险,提高安全运动上限。  相似文献   

3.
方法:以266名20—59岁人群为研究对象,测定运动中各年龄段人群的心率、血压、脉搏波传播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等血管机能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安静时40岁以上人群baPWV明显大于40岁以下人群;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终止时baPWV明显下降;安静baPWV与运动终止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呈中度正相关,与运动时间呈中度负相关。结论:(1)安静状态下男性年龄每增长10岁,baPWV增高6%~8%,而女性将增加11%~16%。(2)一次性运动可以降低baPWV。(3)baPWV与运动终止时间呈负相关,而与运动终止时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呈中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市不同体重指数成年人身体机能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中河北省石家庄市20-39岁成年人809人(男416人,女393人)进行体质测试,分析BM I对身体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安静脉搏男女组间差异不明显,血压随BM I的增加而升高,男性血压同年龄段均值大于女性,肺活量/体重男女组间差异具显著性,同年龄段男性均值大于女性,台阶指数男女组间差异不明显,同年龄段女性得分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0年武陵山区侗族与苗族20-59岁成年人体质监测所获得的数据,对侗族与苗族成年人的体质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为提高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成年人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侗族和苗族成年男性体重在35-39岁年龄组均达到最大值;苗族特别是女性体型比侗族显得高大,且最大值出现年龄段晚于侗族。侗族和苗族成年男性血压在35岁后均出现升高趋势;侗族男女血压、肺活量均高于苗族,且台阶指数出现最高值的年龄段晚于苗族。侗族成年男女柔韧素质好于苗族,且衰退时间晚于苗族;侗族和苗族成年男性手臂力量50岁后均出现明显下降,苗族男性大于侗族,侗族女性大于苗族;苗族成年男女平衡能力强于侗族,侗族和苗族女性均在40岁后出现明显下降;侗族和苗族成年男性反应能力均随年龄增长逐年上升;侗族和苗族成年男女纵跳能力均随年龄增长逐年递减,苗族男女好于侗族;苗族成年男性俯卧撑次数整体变化幅度大于侗族,苗族女性1分钟仰卧起坐次数与侗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态心电监测是评价运动风险的有效方法。但不适合大范围人群采用。通过对运动风险的常见情况ST段异常与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探讨运动中ST段异常与安静状态下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关联,并尝试利用安静状态下生理生化指标建立40~49岁男性运动风险预测方程。方法:173人(44.0岁±3.5岁)进行递增负荷运动,测试心肺耐力与动态心电;运动中V1至V6 ST段降低≥0.1 mV作为ST段降低异常标准;通过多元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ST段异常与安静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关联,建立ST段异常预测公式。结果:1)运动中16%的受试者在心肺耐力水平均不超过34.1 mL/kg/min且运动强度大于等于75%最大摄氧量时出现ST段降低异常;2)受试者心肺耐力水平由34.1 ml/kg/min降至31.9mL/kg/min,运动中ST段降低异常发生率由1.2%增加至5.2%。3)ST段异常值与HDL-c、OP以及DBP存在显著关联(P0.05);利用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建立了运动中心电ST段降低异常预测公式。结论:1)40~49岁男性心肺耐力水平低于34.1 mL/kg/min,在运动强度大于等于75%最大摄氧量时运动中心血管风险增加。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安静状态下舒张压和大脑疲劳程度OP 3项指标可以预测40~49岁男性运动中的心血管风险。  相似文献   

7.
了解湘西地区中学教师肥胖状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增进经济不发达地区中学教师的健康。方法:随机抽取湘西地区中学教师203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男、女性的体脂百分比(%BF)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男性50-59岁年龄段除外),且男性在40-49岁、女性在40-49岁、50-59岁年龄段达到峰值,呈"中年肥胖"现象;②男性的皮下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女性的皮下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和上臂。内脏脂肪指数男女性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各年龄段相比男性均高于女性,呈"向心性肥胖"现象;③采用%BF法的肥胖检出率最高,体质指数(BMI)法检出率最低;④男女肥胖率分别为72.58%、32.35%,其中隐形肥胖者分别为48.39%、24.68%;⑤影响肥胖发生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健康意识、饮食习惯、饭后是否久坐或躺下、睡眠情况。结论:湘西地区中学教师的肥胖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高度重视,增强健康意识,坚持合理的饮食和运动,预防肥胖和超重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体质现状,为全民健身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抽取吉林省高校在职人员409人,进行体质测定。结果显示:吉林省高校男性教职人员各年龄段的BMI平均值均处于轻度肥胖范围,女性50-54岁年龄段在超重范围,应加强锻炼及体质监测;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各年龄段心血管机能总体良好;25-29岁年龄段女性肺活量平均值较低;女性握力普遍偏低;25-29岁和30-34岁年龄段男性俯卧撑较差,应加强上肢肌肉耐力练习;男性教职人员柔韧性普遍较好,女性在40-44岁年龄段柔韧性相对较弱,灵敏性都较好,平衡能力偏低;体质综合评价男性总计合格率为88.5%,女性总计合格率为87.8%。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场地测试的方式,研究普通成年人中等强度健步走参考速度及步频,为制定健步走指导方案提供科学数据支持,为全民健身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292名北京市20~59岁普通成年人佩戴心率表和计步器,通过递增速度完成3~4个800m快步走测试,测量中等强度心率对应的健步走时间、有效步数及有效步数时间,并计算速度、步频。结果:获得各年龄段男、女性中等强度心率对应的健步走速度及步频的参考范围。结论:1)健步走速度因年龄的增长及身体素质下降而下降,同年龄段男性健步走速度较女性快。2)中等强度心率对应的健步走步频各年龄段接近,步频在120步/min可以达到中等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的步频范围是120~150步/min。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3 316例济南市脑力劳动者骨密度的测量,为该地区脑力劳动者骨密度正常值提供数据资料,分析济南市脑力劳动者骨密度的现状与变化规律,以期据此制定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在实施一般性体质检测的基础上,对20~59岁脑力劳动者(男2 234,女1 082)的骨密度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男性骨强度30~39岁组比20~29岁组、40~49岁组比30~39岁组下降达到了非常显著性水平(P<0.01,P<0.01).女性骨强度30~39岁组比20~29岁组、50~59岁组比40~49岁组下降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P<0.05).男性40~49岁年龄组骨质疏松检出率最高达到了5.31%.女性50~59岁年龄组骨质疏松检出率最高为0.64%.结论:随着增龄,济南市脑力劳动者的骨强度指数呈下降趋势,男性40岁之后下降明显,女性50岁之后下降明显;随着增龄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增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冬泳人群的实际测试,观察冬泳锻炼对老年人的血脂、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为冬泳科学健身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参加冬泳锻炼3 a以上健康老年男性35人(平均年龄64.71岁±4.1岁)为冬泳组,取沈阳市沈飞社区退休健康男职工15人(平均年龄65.39岁±4.3岁)为对照组。测试对象均身体检查正常,冬泳组保持5次锻炼以上/周,并且进行两年跟踪测试。结果表明:冬泳运动可以降低血浆LDL、TG、TC水平和提高HDL-C水平的作用,冬泳人群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AP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2.
羊肚菌提取物对运动大鼠血乳酸含量及LDH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补充羊肚菌提取物对大鼠血乳酸含量及LDH活性的影响,以此研究羊肚菌提取物对提高大鼠运动能力及抗疲劳能力机制。研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训练组、加药组,大鼠进行为期6周训练后,测定血乳酸含量及LDH活性。研究结果:加药组大鼠血乳酸含量下降,LDH活性增强,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羊肚菌提取物具有加强运动大鼠血乳酸代谢、防止乳酸堆积、提高LDH活性、延缓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体体能快速恢复装置”对3km负重跑后学员心率、血压、呼吸、主观体力感觉等指标的影响。方法:某军校学员4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0人)和实验组(20人),两组学员进行3km负重跑,实验组应用“人体体能快速恢复装置”恢复,测定两组学员安静时、运动后即刻、5min、10min、15min和30min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并填写主观体力感觉表。对测试结果采用淌17.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运动后即刻、5min、10min、15min学员的心率、收缩压和呼吸频率较运动前显著升高,舒张压较运动前显著降低,在运动后30min实验组各项指标基本恢复,对照组均未恢复。结论:“人体体能快速恢复装置”能使3km负重跑后学员的心率、血压、呼吸、主观体力感觉等指标在运动后30min内恢复到常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社区环境体医融合运动干预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聚集现象的影响。方法:选取合肥市庐阳区四里河街道具有肥胖(含超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四类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中两类以上聚集的中老年志愿者103名,实施30周,每周两次,每次90分钟健身舞蹈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有组织运动干预结合有监控和反馈的自主体育锻炼,观察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踝臂指数(ABI)、动脉血压、身体成分、血糖、血脂、血浆葡萄糖甘油三酯乘积指数(TyG)等指标。结果: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后中老年男性和女性体脂率、腰臀比均降低(P<0.05),肌肉比无显著变化(P>0.05),实验后中老年男性和女性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后中老年人空腹血糖(G)、TyG显著降低(P<0.05),实验后中老年人baPWV和ABI显著降低(P<0.05)。结论:社区体医融合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中老年人血脂环境、优化体成分、降低葡萄糖甘油三酯指数,进而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动脉血压、维持动脉血管弹性,抑制中老年人心血管病聚集危险因子,对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显著的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评价城乡居民体重超重及肥胖现状,探讨超重肥胖流行在性别、年龄、城乡分类上的特征。方法:取2014年国家国民体质监测22个省(区、市)国家监测点20-69岁城乡居民共计107330人的年龄、性别、城乡种类、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样本总体 BMI为23.83±3.33kg/ m2,男性为24.40±3.26kg/ m2,女性为23.24±3.30kg/ m2;超重率为34.26%,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9.91%、28.42%,城镇和乡村分别为34.03%、34.70%;肥胖率为10.98%,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3.29%、8.59%,城镇和乡村分别为10.19%、12.47%。(2)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的均值,男性为85.88cm、0.904、0.507,女性为78.81cm、0.845、0.498;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超标总率为49.67%、50.21%、50.34%,其中男性超标率为55.31%、54.19%和54.70%,女性为43.86%、46.11%和45.84%。(3)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全部 P <0.01),并且男性比女性高(全部 P <0.01)。(4)城镇男性体重、BMI、腰围均值高于乡村男性(P <0.01),乡村男性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均值高于城镇男性(P <0.01),乡村女性体重、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均值高于城镇女性(P<0.01)。结论:(1)20-69岁样本人群超重和肥胖合计达到45.24%,中心性肥胖人数过半,揭示城乡居民身体形态处于超重、肥胖和中心型肥胖的高发期。(2)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其中,城镇男性高于乡村男性,乡村女性高于城镇女性。  相似文献   

16.
探讨在一般健身运动处方中强化力量练习后,对男性老年人身体形态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健康老年男性(60-69岁)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组、力量组,每组40人。对照组其原来的生活习惯不发生改变;一般组按照有氧和无氧交替进行的方式运动;力量组在一般组的基础上,加入力量练习。分别在试验前、试验1月后、7月后对所有试验对象进行形态指标测试,结果进行SPSS13.0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三个组的身高、体重、肩胛皮下脂肪厚度实验前后、各组之间没有产生显著性差异;上臂皮下脂肪厚度试验后力量组显著下降(P<0.05);体脂含量%力量组显著下降(P<0.05);BMI指数力量组显著上升(P<0.05);强化力量练习使男性老年人上臂皮下脂肪厚度、身体脂肪%含量明显下降,有效降低机体的脂肪含量,增强体质,减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强化力量练习使BMI指数显著上升;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形态结构,使身体粗壮,下肢力量加强,增强了抗跌倒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人应该加强力量练习。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 MT)在有氧运动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系膜动脉功能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外周血管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HR 16只,随机分为高血压安静组(SHR-SED)和高血压运动组(SHR-EX),后者进行8周有氧跑台运动。另选用同龄雄性WKY大鼠8只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8周后,取肠系膜动脉,采用离体微血管环实验测定二级肠系膜动脉的舒缩特性、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共染法检测肠系膜动脉的褪黑素受体MT1、MT2和eNOS蛋白的表达和分布。结果:1)SHR-SED组基础收缩压(SBP)显著高于WKY组,经过有氧运动训练后SBP显著下降;2)有氧运动可增加肠系膜动脉对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其pIC50值为WKY>SHR-EX>SHR-SED; MT (10?4 mol/L)预孵育微血管环20 min,可明显增加ACh(10-9~10-5 mol/L)的舒张反应,但对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10-9~10-5 mol/L)诱发的舒张反应无明显效果; 且MT1/MT2非选择性拮抗剂luzindole(2×10?6 mol/L)预孵育微血管环20 min,可阻断MT对ACh舒张反应的加强效果;3)SHR-EX组MT1、MT2和eNOS表达均显著高于SHE-SED组,有氧运动显著抑制MT1、MT2和eNOS表达的下调;4)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MT2蛋白位于整个肠系膜动脉内,包括细胞外膜、血管平滑肌细胞层和内皮细胞层,eNOS蛋白主要存在于肠系膜动脉的内皮细胞层,MT2和eNOS蛋白二者共定位于肠系膜动脉的内皮细胞层。结论:长期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SHR的基础血压,增强肠系膜动脉血管舒张作用,其中褪黑素是其重要机制之一。褪黑素可能是通过血管褪黑素受体及内皮途径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