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体育运动对广东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对调节和缓解大学生因学习负担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体育运动与大学生亚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运动与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认为体育运动能有效地调节学生身心矛盾,增进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3.
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街量人才标准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阐述了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提出可运用多种体育教学方法及体育运动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从分析大学生心理的现状出发,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体育运动是发展学生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体育运动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培养意志品质。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5.
健美操教学的目的是塑造学生的形体、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以及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调节好学生的心理状态,消除其心理障碍,这对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江西省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和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检出率较高;运动习惯不好,运动量明显不足的比例较高;运动适量组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运动不足组,尤其表现在孤独、自责、冲动、敏感这些症状上。这表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与其心理健康存在I必然的联系,如果要增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很有必要通过适当的手段去干预这一部分学生,帮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该课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为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等负性情绪体验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目前,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用心理调节和药物控制及体育运动来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0.
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状况与心理效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我国各类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状况,并分析了体育运动对于残疾人心理健康的意义,文章认为体育运动在六个方面有助于残疾人改善不适的心态与行为。作者还指出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献资料、教学实验、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开展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证明:良好的体育学习心理教育,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情绪调控教育,良好的社会适应教育,轻度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自我疗治教育是高校开展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广东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广东高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高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常人的水平 ;4 0岁以下的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于 4 0岁以上的体育教师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人的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高于健康的身体。体育健康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需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人的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贯穿和渗透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对体育、体育与健康标准进行了解读,并对体育健康课程教学进行了再认识,旨在深刻理解标准精神,搞好体育教学,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社会心理能力的实验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剑  常波  田宝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30-1632
探讨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社会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心理素质发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新颖独到、教学设计合理,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2)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对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明显的作用;3)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缓解压力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控制情绪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自我效能等社会心理能力的变化,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健康的发展;4)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调节紧张情绪紧张,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形成合理的心理应付机制,在集体性的运动应激情景中使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等心理上的资源耗竭得到合理解决,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运动、心理压力和健康信念三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预防和缓冲大学生心理压力提供实证及理论上的依据。方法:以180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以不同运动项目为干预手段,采用实验组-对照组的组内、组间(前-后)测试对比设计自然实验法。结果:不同运动项目能有效的降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水平,改善效应强度为:足球和篮球锻炼效果好于排球,排球好于羽毛球和乒乓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好于武术和轮滑;不同运动项目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健康信念水平,但不存在明显的项目效应差异;运动不仅可以直接缓冲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而且还可通过健康信念的合理性和控制性取向间接的缓冲心理压力。结论:健康信念在运动干预改善大学生心理压力过程中起着部分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教学与中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选择体育活动内容的意识日益强烈;中学生普遍较为喜欢竞争性体育活动,且竞争性体育活动的心理效应明显高于非竞争性体育活动。因此,建议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中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内容进行教学,以激发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获取最佳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8.
残疾人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促进人体素质,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通过对目前残疾人普通存在的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揭示了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和改善残疾人心理健康的科学理论,为今后体育科研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