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残障人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残障人体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残障人体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种类的残障人体育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因为残障人种类有几种,社会对不同种类的残障人认识状况不同所造成的。因此,通过了解不同种类的残障人体育历史演变,考察不同种类的残障人体育启蒙与发展,展望二十一世纪残障人体育,创造残障人与一般人一样能够随意参加体育活动的社会环境,提高其社会及人们对残障人的认识,让社会变得更加美丽、和谐。  相似文献   

2.
构建残障人社区康乐体育模式,是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残障人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采 用了文献资料法与专家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残障人群进行康乐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并据 此拟定了广州市残障人社区康乐体育模式,选取广州市越秀区试点进行12个月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残障人社区康乐体育模式既有利于残障人的康复,提高体育人口数量,又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 实施。  相似文献   

3.
构建残障人社区康乐体育模式,是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残障人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与专家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残障人群进行康乐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并据此拟定了广州市残障人社区康乐体育模式,选取广州市越秀区试点进行12个月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残障人社区康乐体育模式既有利于残障人的康复,提高体育人口数量,又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4.
残障人体育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帮助残障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实践法等,对影响残障人参与体育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残障人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有环境因素、诱导因素、效果因素、态度因素、动机因素、认知因素;并就影响残障人参与体育的主要因素提出构建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认为政府是残障人体育参与支持系统的责任主体,应从法律、政策、舆论与服务4个方面给予支持引导;家庭和社区的支持要以家庭为依托,整合社区资源,共建社区支持网络;学校应以康复健身为基石,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并重,形成终身体育为己任;整合社会力量,提供人才支撑,促进体育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残障人是社会中不容忽视的群体,随着国内休闲体育的兴起,残障人体闲体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从残障人体闲体育概念入手,对其发展状况、存在价值、制约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为残障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残障学生参与体育课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9个城市26所普通高校残障学生参与体育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分析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特殊体育课程功能、残障学生体育课程安排、残障学生体育课教学状况、残障学生参与体育课动机及残障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以期为深化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设残疾人事业、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残障者身体自我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身体自我是整体自我的核心成分,与心理健康、运动参与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考察残障者身体自我因残障所受的影响,探讨运动参与对残障者身体自我、心理健康的作用,在归纳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残障类型、成残时间和性别三个重要因素以及运动参与对残障者身体自我的影响.结果发现:残障类型与身体自我不同的维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学习障碍对身体自我没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功能性的躯体残障更能损害身体能力知觉,而外显的残障能对身体意象造成更大的影响;先天残障、年龄较小的残障者表现出更低的身体评价;残障者的身体自我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独特的性别差异;适应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残障者提高身体自我评价和自我观念.对已有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实地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特殊教育学校课外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提高残障学生对残疾人体育功能的认识;营造有利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课外体育的氛围;逐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物质条件;加强特殊教育学校课外体育组织指导等,旨在为特殊教育学校课外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逐年呈上升趋势,体育人才也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一方向向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转变.针对这些变化和市场的需求,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应设立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增加社会体育专业与残障人体育专业方向,逐步要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培养目标的修订、专业方向的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改造是重点,机构的体制改革则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关两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制度进行比较.认为:国内特殊体育教育法主要来源于制定法,美国特殊体育教育法主要来源于制定法和判例法.两国在特殊体育教育立法进程、服务对象、法律理念、立法模式、实施措施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特殊体育教育法律理念落后、残障学生的体育教育权利较为模糊、特殊体育教育法律体系不够健全.提出我国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明确残障学生的体育权利、健全特殊体育教育法律体系、增强法律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研究领域、研究热点、研究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项目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近4年来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论特点: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仍然是主流,而对体育教育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运动动机、运动情绪、心理技能、自我、运动认知一直是研究热点;干预性和控制性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对特殊群体,如残疾运动员的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四大期刊研究状况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研究领域、研究热点、研究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项目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近四年的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论文特点: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仍然是主流,而对体育教育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运动动机、运动情绪、心理技能、自我、运动认知一直是研究热点;干预性和控制性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对特殊群体,如残疾运动员的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体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体育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这是体育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担负的历史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体育产业结构是多元性的,因此,体育功能也是多元化的,存在着有区别的竞技体育功能,学校体育功能和社会体育功能;从体育属性及其运行中考察,有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功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体育功能应具备认识务件、改革条件和组织条件,这是发挥体育功能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依据《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总体要求,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实验法,以超大单元的运动季、课内外结合、技术课与竞赛课衔接、强化体能训练等方式方法改良运动教育模式,建构新型的运动季教学模式,并分析其对体质健康的促进效果。得出:运动季教学模式结构合理、方法优化、效果良好,有益于推进《意见》的落地,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体育艺术基本理论体系构建——“体育艺术”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体育艺术"概念提出的必然性、"体育艺术"概念提出的重要意义与作用等为出发点,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依据体育与体育功能的本质、艺术的本质、逻辑学的原理及当今人们对体育的艺术化需求趋势等,对"体育艺术"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行了研究,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对"体育艺术"概念进行了界定。为体育艺术学科及体育艺术行为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得分较高,而对应的体育行为却较低;上海市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不密切;体育意识与行为是相互依赖的,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体育意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体育行为的能动性,上海市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普遍处于一种较浅的认识程度;上海市高校学生的体育行为不仅受体育意识的影响,还受环境和意向的影响。这便于更深入研究提高全国高校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体育概念体系中长期存在以"精英运动"取代"竞技运动"的概念错位。"精英运动"与"竞技运动"具有本质区别,将"精英运动"冠以"竞技运动"之名,使人们误以为竞技运动就是精英运动,从而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体育形态。这不仅导致对竞技运动的误解,抑制了竞技运动功能的发挥,也给精英运动的发展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这种概念的错误对我国体育实践造成一系列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使竞技运动失去进入学校教育的依据,使我国青少年体育失去固有的个性,使我国精英运动失去基础以及使我国体育组织难以整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州、东京两地区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初步探讨两地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评价。了解到广州地区大学生重视体育的竞技性。东京地区大学生重视体育的健身娱乐性。  相似文献   

19.
提高边际消费倾向与扩大体育消费需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问卷调查、访问调查、文献资料调研、逻辑推理等方法,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探讨在我国总需求不足,采用影响宏观经济利率、税率的措施不能有效扩大消费需求的特有国情下,发展体育消费需求、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入手,通过乘数效应扩大体育消费,从而推动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是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现实选择;我国边际消费倾向持续走低、体育消费水平总体不高主要是受居民经济行为的一般倾向、预期的不确定性、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差距等因素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的实现,有利于我国提高边际消费倾向,扩大体育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