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肌肉力量振动训练的主要作用目标,以加深对振动训练的认识.方法:通过人体对比实验(有附加振动和无附加振动的练习),分别测定人体下肢肌肉向心工作、离心工作和肌肉弹性成分利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有附加振动的练习在促进肌肉离心工作及肌肉弹性成分利用能力方面,要明显优于无附加振动练习;在有附加振动练习中,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的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肌肉中的弹性成分是振动训练主要作用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综合归纳等方法对短跑运动做出分析与探讨,发现短跑运动的专项力量训练必须加强对力量素质属性和训练原则的深刻理解,注重全身各个环节肌肉力量同步均衡发展,理解关键部位环节肌肉力量素质的发展和相关肌肉对称的关系,重视短跑运动的专项力量训练过程中专项技术观念.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和试验研究,分析了在运动训练中,肌肉放松训练对培养运动员的技术意识和肌肉的收缩速度、收缩力量、节省体能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了放松训练对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训练水平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振动力量训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振动力量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训练手段,分为局部振动力量训练和全身振动力量训练,能明显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爆发力和抗冲击、缓冲能力。对振动力量训练的生理机制、急性影响、长期适应进行了综述,并对振动力量训练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lili在广泛收集、阅读、消化相关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实践上论证了振动力量训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对掷标枪运动专项技术过程中相关肌肉用力特点及专项力量训练中的有关专项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得出:专项力量训练应突出髋部肌肉发力的始动作用和右脚主动的"扒地"运动,加强最后用力开始瞬间技术上的连续性和力量作用效果上的延续性;肌肉的预先拉长及相对延缓持枪臂的发力可以确保最后用力的顺序、层次和节奏;专项技术与专项力量训练要紧密结合,根据具体的训练目的确定相应的练习负荷。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骨质疏松后骨骼肌的改善及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的影响,为更好的缓解骨质疏松提供运动医学的科学依据。方法:3 月龄雌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去卵巢组(OVX 组),全身振动训练组(OVX-V组),每组10只。8 周去卵巢建模成功后,OVX-V组开始振动训练(7 d/周,2 次/d,15 min/次、间隔 10 min,振动频率50 Hz、振幅 0.9 mm),其余2组正常饲养。8 周 后,测定子宫湿重、子宫内膜厚度;ELISA检测E2、P、T4的变化;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STN 、Act RIIB、Akt、m TOR、FoxO1的表达。结果:与OVX 组相比,全身振动训练后大鼠体重减轻、抓力增加;子宫湿重、子宫内膜厚度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激素水平E2和T4明显升高;并且振动训练显著下调Akt, mTOR,p-Akt 和p-mTOR的表达,显著上调MSTN,ActRIIB, FoxO1 和它的磷酸化表达。结论:8 w全身振动训练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骼肌质量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蛋白合成抑制蛋白降解。MSTN有望作为一种新的肌肉力量评价指标,联合振动训练应用于运动训练和运动康复领域中。  相似文献   

7.
屈肘肌群等张离心与向心收缩不同组合方案训练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从宏观方面对等张力量训练的合理方案进行研究,设计了5种力量训练方案,特别是安排有不同比重的单纯大强度肌肉离心收缩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快速离心混合练法效果最全面(包括肌肉体积变化、等张力量、爆发力等方面),比传统等张力量训练和单纯等张离心力量训练更合理;建议在体疗康复、运动训练,尤其是对抗性力量项目中加以推广应用;提出了关于肌肉离心与向心收缩力量比值问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跨栏跑运动员踝关节振动力量训练研究表明,全身振动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踝关节屈伸肌群最大力量,肌力增长呈现出"先期增长不稳定,后期显著提高"的特征;踝关节屈肌群爆发力在增长趋势上表现出"先期增长慢,后期增长快"的特征;踝关节屈肌的耐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振动力量训练还可以使肌肉的募集方式发生改变,募集到更多的运动单位、更多的快肌纤维参加肌肉的收缩,因而增大了肌肉收缩力量。  相似文献   

9.
从人体运动的主要特征出发,对动作结构特征的复杂性以及动作技能完成的特点、要求进行分析,由此引申出人体运动链系统的形态结构.研究发现人体运动链涵盖肌肉链、关节链、神经链3种基本形式,3者在工作中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在运动时类似波浪的传导方式是运动链功能的体现.功能性动作是运动链连续性和完整性的结果,运动链的动态和多维体现是功能性训练的本质特征.因此在功能性训练实践中要着重关注运动链各体系及相互之间的完整与协调,重视人体核心区域的枢纽功能,强化和消除弱链接,避免孤立、局部的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0.
用表象训练防止运动能力消退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用表象训练防止运动能力的消退。实验包括了肌肉工作的速度、力量和稳定性的消退。该研究工作,以实验室研究为基础,并以射击运动作实证。两者高度的一致性,说明表象训练可使因主、客观原因被迫中断训练的运动员有效地保持巳获得的运动水平,或有效地减缓?肖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振动力量训练是一种新兴的力量训练方法,结合传统阻力训练的振动可根据专项动作的要求有效地增加目标肌肉力量、爆发力,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关注。总结已有文献中振动训练对力量和爆发力的短期效应并分析了产生这种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提出并论述了训练活动和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为训练个性与项目特性,并表现为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认识和遵循训练个性和项目特性是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的根本途径,也是科学训练的根本途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发展"特长竞技能力"与"核心竞技能力"。训练个性和项目特性具有主客体性,其中训练个性主客体兼有。训练主体的情感、意志等意识因素,是体育运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表现为训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及其统一是运动训练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突出中华传统、体育特质的康复体育学科建设,对康复训练学的定位、特质与构建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思路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其定位,在于突出身体康复,同时注重功能恢复;其特质,在于突出身体功能训练,改善和提高功能水平,同时注重身体素质训练;其构建,在于把握“差异与差距”,“传统与特质”和“恢复与康复”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运用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12名国家二级水平的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为期9周的力量训练实验,探讨振动训练对其肩肘腕肌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前后,上肢传统力量训练方案和振动训练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效的,但振动训练对关节肌力的效果更加显著;振动训练作为一种整体性训练,避免了传统力量训练中分解式训练易造成技术动作脱节和动量传递不流畅等问题,有助于运动员上肢肌群整体性发力水平的提高和动量的顺畅传递。根据振动训练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其作为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现代运动训练与恢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训练的突出特征是科学性、实践性,通过运动训练"把运动员的整体功能转化为一个具有定向输出功能的相对稳定态。"恢复则是运动员经过体能活动之后,通过自然或人工手段,使机体状态恢复至训练之前水平或高于训练之前水平的过程。现代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训练与恢复是运动训练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等速测试系统在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肌力是影响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等速测试和训练技术是一项用于肌肉功能评定和肌肉功能训练的有价值的技术,因此等速测试系统在体育科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等速测试系统不但可对肌肉功能进行定量和客观的评价,而且可以通过运用该系统进行力量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用于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对等速测试系统在肌肉测试和训练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论述了我国体育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了培养体育康复人才的课程体系。为满足和适应社会需求、丰富高等康复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运动“弱链接”及其训练学应对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介绍了运动"弱链接"及其外在表现形式,分析了改善运动"弱链接"、促进运动"动力链"形成的竞技价值,初步探讨了改善运动"弱链接"的有效途径。得出如下结论:运动过程中的"弱链接"现象主要由于运动链上各环节或环节内部出现的肌力不足、疲劳、损伤引起的部分环节相对薄弱的现象;运动过程中的"动作不对称、代偿性动作、动作不稳定"可以作为判定运动过程是否存在运动"弱链接"现象;"加强专项力量、提高动作经济性、减少运动损伤"是"改善运动弱链接、加强动力链形成"的竞技价值体现;目前流行的加强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训练理念可以作为建立改善运动"弱链接"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并在此训练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本体感觉功能训练、悬吊训练等具体的训练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竞技体育中的"弱链接"现象。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运动生理学原理,从不同方面就以强度为中心的训练对提高训练效果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证,为合理、充分地挖掘人体机能最大潜力,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