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体育发展的规律,探讨未来高校体育的发展特点:1.高校之间的体育竞争增强;2.体育的社会功能增强;3.体育向身心和谐方向发展:4.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出现;5.学生的主动模仿、主动学习成为未来体育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未来高校体育的整体战赂思想是:以强身健体身心和谐为前提,终生体育和快乐体育为主体,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应对策略:1.加强体育知识教学增强体育意识;2.组织学生的体育团队,促进学校体育协会化发展;3.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代各种学校体育思想的比较与指导思想框架构设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不同的视角对学校体育思想进行理性分析和比较,构设了指导思想体系:身心和谐健康思想和技能培育思想体现了学校体育的现实功效;终身体育思想体现了学校体育的未来长效,而身心和谐健康思想和技能培育思想为互补关系;技能培育思想则为终身体育思想提供了必具条件和基石.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建国50余年我国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的变迁,深入探讨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体育改革的要求.认为,和谐社会的学校体育价值取向,是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健康第一"为理念,充分发挥体育对学生身心两方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身心和和谐发展的和谐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4.
以系统论观点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将是一个新的突破点;结构功能理论要求社会价值、文化理念与课程结构要素相一致,为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提供条件;公平理论是发展目标,促进教育公平是衡量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优化的重要指标;和谐理论是追求的核心价值,和谐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是一个动态过程,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揭示了学科结构重要性和实质结构的价值,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体育是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与社会生活以及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休闲体育的和谐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和网络查阅的方法,从哲学视野对休闲体育的和谐价值之含义、内容和实现方式进行探索,旨在深化休闲体育的价值观。主要观点:休闲体育是社会主体能动地摆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一种休闲方式。休闲的本质是和谐,休闲体育凸显的和谐价值包括: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价值、具有实现社会政治和谐发展的价值和具有构建和谐精神家园的价值。这与十六大提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和谐发展的方向相一致。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休闲体育的和谐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引入普通高校公体课的价值与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行的普通高校公体课是以西方体育课程内容为主,忽视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与道德渗透,导致普通高校公体课不能实现其预期的课程目标。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引入普通高校公体课的价值有:形成刚柔相济的体育文化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传承民族文化,形成文化自觉。优势是:简单易学、生动有趣,能唤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欲望;娱乐性、表演性强,能使学生愉悦身心,提高自信心;场地设备条件不受限制,可以节约经费投入;贴近生活、可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包括:体育师资、学生情况、贯彻教学大纲情况、经费场地器材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今后改革的建议.改革的关键是确定体育教学目标、科学地进行评价和提高体育教师素质三个问题.在体育教学目标上强调:体育与卫生保健相结合,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特别是要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为终生体育打好基础.在体育教学评价上,要更着重形成性评价,形成有机的评价体系.此外还要重视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从而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近30年内,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对策,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逻辑方法,发现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区别于现代体育的、现实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基础的个性特征。得出了未来30年内,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逐步现代化的对策主要是:通过行政力量主动介入而强化引导方式,在促进民俗活动和业余文化活动的开展中促进其发展;关注社会需求、坚持服务社会方向,更为充分挖掘和实现其课程资源、旅游资源和健身文化资源的价值;组织竞赛,借助竞赛的杠杆作用推动其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人性系统的角度分析了休闲体育的人性根据和意义,以及人性通过休闲体育能达的境界,认为休闲体育是人性系统内在生命与身心的和谐、社会关系及心理精神的和谐、人与外部自然及社会的和谐,以及这种和谐不断提升的趋势、状态和境界;并进一步阐释了休闲体育和谐发展理念及其原则等.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和谐共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精神,为世界体育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奥林匹克体育文化底蕴的对比分析,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与未来社会人类对体育文化的需求理念一脉相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必将成为世界主流体育文化,这对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真义体育解构大体育基于的是相异的理论范式,两者商谈体育本质逻辑基点不一致;以身心二元身体观为支撑的体育观不能培养完善的人;体育总是处于特定历史环境,契合社会人以及社会的需求,不能抽空历史谈体育;体育是一个多义词,应当跳出教育的体育看身体文化的体育;最后提出认识体育须持历史的、发展的、实践的眼光。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按照新的教学大纲构建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依据现代教育理论,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提出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有关社会人士、体育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并查阅有关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文献资料,初步了解目前高校体育专业以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向为主,专业设置的统一模式,难以实现办学特色,是形成社会对于体育各类人才供需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探讨高校体育专业教育改革之对策应是:调整专业结构,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拓宽办学渠道;建立与社会的横向机制;坚持办学特色;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起方向指导作用,以教学任务为核心的基本观点与认识,是教学活动的根本方向和目标问题。在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应以知识技能为先导,以培养体育能力为重点,以身心协调发展为中心,以终身体育为方向,其核心是要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高校体育教学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就必须对体育课程进行整体改革,延长体育课程开设的年限,制定手段与方法统一,运动与护养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体育教学大纲,把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各种功能,着重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观,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协调统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人文体育观和生物体育观二元对立的倾向,分析了其给学校体育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基于人是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体育促进人类生物性和精神性的和谐统一,学校体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认为人文体育观和生物体育观无需对立,构建身心和谐的体育观需要还原"身体"在体育活动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体育人文观基本内涵的阐释,讨论在体育教学中贯彻"体育人文观"的思想以及渗透的方法,加强人文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就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与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体育对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发展非智力因素、提高思维水平、进行美育教育、拓展和完善个性等人文素质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可从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加强理论课教学、保障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完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等多条途径,促进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也应是学校体育未来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日本保健体育课程目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日本保健体育课程目标改革背景特点进行研究,阐述其现状,发现其特点,以图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中国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是依据<国家基础教育指导纲要>制定的,体现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特色;日本保健体育目标是依据"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的咨询报告前提下制定的,体现出自我学习、终身体育、自我身心锻炼、理解安全与健康和自主的健康生活的目标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