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坤元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152+155-152,155
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往往受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和认识论的影响,单纯粗暴地将道德知识和规则灌输给受教育者,于是道德教育变成了“目中无人”的、无体验的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回归充满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道德体验,这是道德教育的正途。道德教育必须植根于日常生活实践,立足于学校教育实际,有效开发道德教育资源,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探寻道德教育活动体验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才能长久地发挥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当前道德教育领域存在传统道德权威形象弱化、道德失范现象频发、道德信任危机剧增、道德底线功能遭受质疑等突出问题。文章从道德困境及学校道德教育误区角度入手,围绕道德教育目标的重新调整与树立、理实结合教育方式重塑及校园文化的道德教育作用发挥等方面探寻高校道德教育重构。  相似文献   

3.
道德体验引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道德体验论意在阐明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是道德教育的本体。道德体验作为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从三重生态的视界消融了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二元"对立主体观"。道德体验论将教育者改称为"导引者",受教育者改称为"体验者",凸显道德教育的情境性、建构性、生成性和创造性,并从体验活动和体验课程的融合上展开实践探索。在道德体验中,体验者可达成生态体验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决定道德活动成本和收益的几个相关因素,着重分析个体的道德认知与行为相背离的原因是出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提出要加强道德和法制建设,增大恶行成本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和根本问题。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道德失范现象日益凸显。文章从社会视角入手,先指出复杂社会中出现的道德问题,并通过分析道德偏差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提出在道德认知,道德内容,道德方法,社会风气等四方面的建议,这对于我们正视当前道德危机,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关心:良好学校道德氛围的双重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学校道德氛围是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精神环境。它首先应以“民主”为基础,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中采取民主的方式以体现民主的精神;它还应当以“关心”为基础,使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教育、教育者以及同伴的爱与关心。以民主和关心为基础的道德氛围体现着“以学生为中心”的道德教育精神,有助于学生道德主体性与积极性的发挥,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建构学校的德育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入手,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能力.并将道德教育与其他知识教育相类比,运用问题解决模式进行解释,提出应从背景知识的学习、推理规则的掌握以及策略的学习等方面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动力机制是指以科学决策和动力激发为主要内容,推动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并为持续提供长期稳定动力支持的运行机制。道德教育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激发机制、道德奖罚机制和教育导向机制。研究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动力机制,就是研究学校道德教育动力产生的原理、方法、手段与过程。高职院校要着力创新道德教育动力机制,建立学生道德生成机制和引导机制,结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形成强大的思想道德教育合力,构建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多元文化已经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文化生态环境.在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沟通整合与文化依存中,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应在更加复杂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坚持应有的文化立场,在文化自觉中承担起多元文化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通过不断培育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判断能力来促进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面对网络社会各种复杂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时,学生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要创新信息时代学校道德教育,一方面通过学生自身创新性、自主性、批判性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学校的环境熏陶、价值引导、道德情感培养等得力举措培养并提高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道德选择能力,使之成为有道德的"网络人"。  相似文献   

11.
由于科学主义的兴起、道德教育受理性主义的引导以及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倾向等原因,当前学校的生态德育陷入了知性化困境,导致教育者对生态道德内涵的理解偏重于理性认识,生态德育内容过于学科化,生态德育方法注重形式化,教育者应该在生态德育内涵的认识上、生态德育的内容和方法上追求超越。  相似文献   

12.
由于科学主义的兴起、道德教育受理性主义的引导以及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倾向等原因,当前的学校生态德育陷入了知性化的困境,导致教育者对生态道德内涵的理解偏重于理性认识、生态德育内容过于学科化、生态德育方法注重形式化等弊端,教育者应该在生态德育内涵的认识上、生态德育的内容和方法上追求超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职业高中学生德育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学校要为学生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启发学生开展道德体验活动,加大道德教育中的情感投入,提高班主任道德教育的积极性等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道德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新时期学校中的道德教育进一步的深化。  相似文献   

15.
学校纪律作为一套行为规范,它可分为行政纪律和道德性质的纪律两种形式,具有学校管理和道德教育的双重功能.纪律对任何学校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纪律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实施纪律教育的过程当中如何解决好学校管理与道德教育的冲突,这也是学校管理者和理论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以礼仪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尤其在儒家思想中经常把道德与政治融为一体,这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道德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自觉遵守的交往原则和行为规范。它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外延,与政治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把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混为一谈,必然影响教育的效果。道德教育在社会行为规范中既有重要作用,又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实施教学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是学校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与其他科任教师相比,班主任工作更具有复杂性、细致性和琐碎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未成年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网络道德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尤其是未成年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本文探讨了网络道德的内涵、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质,调查和分析了当前未成年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最后提出开展中小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几点困惑与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9.
道德教育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占有突出的地位.当前我国道德教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始终把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置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道德滑坡的现象,应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净化道德环境、进行新观念的宣传教育,以及应关心人们思想问题等.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及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道德理想价值追求呈多元化、实用化、功利化趋势,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冲突与失范现象。面对学校道德教育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和道德教育理论主体地位的缺失,应加强师德风范建设,坚持教育与管理并举、实现道德由知到行的转换,切实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抓好网络道德建设的解决措施;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