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教育无法忽视困难学生群体庞大、群体特征显著等实际问题,必须构建以有偿经济资助为主导、无偿经济资助为辅、兼以道德教育的学生资助模式。结合经济、心理、学业帮扶等多维度构建的学生资助模式派生出针对困难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隐性德育模式,该德育模式可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教育、社会道德教育、法制诚信教育、人文科学精神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内容附着于学生资助系统载体上,从而实现困难学生群体德育内容的内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学习观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对学校德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重视学生早期的道德教育 ;德育内容应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 ;创设有针对性的德育情境 ;德育过程学生主体化 ;尊重差异 ,实施个性化德育。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实效性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后,学生的实际道德水平改善的程度。然而,高校道德教育低迷、失效已成不争的事实,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缺失也就成为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对高校道德教育缺失原因分析的前提下,提出点滴赋予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德育生活化——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生活化是使理想的道德教育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的道德教育。文章通过对德育生活化内涵的阐述,说明了德育的生活化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生命道德教育是现代德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力就生命德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思想是生命道德教育的源泉等层面进行了阐述,诠释了传统文化与生命道德教育的契合。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缺失的现状考察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调查和专家咨询的研究方法,考察了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缺失的现状,剖析其成因:社会道德环境影响、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德育目标实施不力、教师德育能力欠缺及德育效果评价模糊,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明确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目标,挖掘不同体育教学内容承载的道德教育因素,更新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方法,营造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环境,重视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评价,加强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旨在拓宽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体育教学实施道德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德育回归生活"理论的产生背景、内涵以及体育院校学生生活特点的分析,指出深入挖掘体育运动的道德教育价值是体育院校实现在"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途径,并对其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低效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 ,笔者从方法论的角度重新反思和解读道德教育 ,认为要想走出德育困境 ,提高德育实效 ,必由之路是实现三个转变 :道德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 ;理解与对话是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方法论追求。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他非常重视道德教育 ,对德育多有论述 ,并形成了自己的德育思想体系。他认为德育是强兵富国的需要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居于“中坚”地位 ,“自由、平等、博爱”是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蔡元培的德育思想体系对当代德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对高校德育对象有负面影响,对高校德育的内容、方式、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挑战。要应对网络对高校德育带来的冲击,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德育,就应高度重视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建立一支精通网络技术的德育队伍,搞好校园网站建设和管理,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正确引导,搞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高校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德育严重脱离中小学学生主体和生活实际、德育效果甚微的状况,笔者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重塑中小学道德教育———德育回归生活,即在德育实践中,切实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关注学生的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活教育学生、启迪学生,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人生和德性,使学生在生活中内化道德规范,追求可能更美好的生活,创新生活、享受生活并提升生活。  相似文献   

12.
生命化视域中的德育提倡德育过程中“生命的在场”。生命化德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尊重学生个性化、个体主体性的发展;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鼓励学生首先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使学生的品德高尚、人性向善、生命过程丰满而幸福,最终达成道德教育的应然意蕴。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道德教育历经了传统品格教育、国家主义教育、个人品格教育三大阶段,这些不同的德育模式都是围绕着个人、社会和道德的关系展开的.但是这几种德育模式都没有很好地处理好这些关系,从而导致了西方的道德虚无主义.法国社会学家和道德教育理论家埃弥尔·涂尔干讨论了德育中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这一理论难题.因此,进一步探讨和剖析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改革与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在道德教育方法上陈旧、简单。而从西方国家长期的德育实践来看,德育渗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国外学校德育渗透的途径主要有:社会实践活动;校风建设;课外活动;跨学科渗透;学生与教师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国外学校的德育渗透将对我国德育工作产生积极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意义。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成才,使人完善,“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教育学意义,与教育及教育学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其根源在于知识经济主导的信息社会对传统知识观的颠覆;“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道德、道德教育的内涵,道德发展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要求德育理念必须“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6.
西塞罗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及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探讨,对我国当前的德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五年来,德育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研究的内容集中在德育概念的厘定,德育的本质与功能,新形势下道德教育的定位,道德教育的主体性问题,价值观教育与信仰教育以及德育中的“灌输”问题等方面。在研究趋势上表现为:研究的实践转向日渐形成,教育人学的研究成为德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从对国外德育理论的移植、借鉴到本土化的“内源性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对品德培养重视不足、缺乏实践性、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深入剖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德育目标、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环境的应对措施,对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学校道德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对于道德教育的低效、无效等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改进的方式,实施生活化德育。笔者对生活化德育的内涵与特征,生活德育的作用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并指出了德育教师在生活化德育过程中,如何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孔子把道德教育放在培养人的首要地位,并提出了系统的德育论思想。其关于德育地位、德育过程、德育原则与方法等理论,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者提高德育重要性认识、掌握并遵循德育规律、提高德育成效等方面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