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式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献资料法、现场观察法,对竞技武术套路演练表现出进行形式美与运动员的成绩相关性进行考察,发现在目前规则的指导下,若难度分相等,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与其演练表现的形式美的程度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研究认为:与现有规则相适应,竞技武术套路的形式美应充分表现其劲力、节奏和协调以及套路编排的结构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文献梳理和理论演绎的基础上,依据对四川省武术套路代表队科技攻关与服务的基本情况,总结与探讨武术套路运动员竞赛制胜的核心因素.指出: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核心竞争能力存在某些共性特征,表现为:(1)动作难度的完成质量;(2)套路演练中的节奏处理;(3)连接难度完成中的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术套路运动的竞赛制胜策略.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研究了竞技武术不同拳种套路在演练时心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拳自选套路的平均心率为176.5±2.1次/分;南拳套路的平均心率为181.5±2.1次/分;太极拳套路的平均心率为148±2.8次/分。经方差分析,发现长拳自选套路、南拳套路和太极拳套路演练时的心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因而得出在强度方面,南拳〉长拳〉太极拳。建议根据各拳种的负荷程度在专项训练时结合专项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浅谈武术套路自选长拳运动的节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套路自选长拳运动的节奏在整个套路演练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通过对武术套路自选长拳运动节奏的分析,旨在使运动员在演练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掌握、运用节奏,提高自身的演练水平,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河南省女子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和逻辑分析的方法,从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对河南省第10届、11届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女子竞技武术套路后备力量不足且发展不均衡;动作难度和演练技巧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动作质量不够细腻和规范;竞技武术套路项目布局各具特色,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审美心理的视角将武术套路运动中的"张力"提升到理论层面,将武术套路运动的"张力"分为"形式张力"与"意义张力";认为"形式张力"是武术套路演练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动作和演练节奏体现;"意义张力"主要是指演练意境对审美主体的作用,是一种回味感。希望通过审美心理学理论的引入,更好地丰富武术美学理论,并为欣赏武术套路运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竞技武术套路演练配乐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目前运动员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欠缺;在配乐剪辑阶段运动员和音乐专业人士之间缺乏交流;长拳、太极拳在套路起、收势配乐的表现形式上缺乏创新;今后要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对武术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培训,增强运动员的乐感,使武术套路配乐得到更完美的诠释.  相似文献   

8.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武术套路运动在内容结构上也发生了改变。结合国际武联、亚洲武联竞赛中实施的规则,重新认识套路运动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对科学安排训练内容和培养、提高运动员的各项竞技能力指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竞技武术规则的不断更新,武术套路演练中往往教练和运动员过分注视对难度动作的追求而忽视对演练技巧的掌握,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武术运动的发展,对武术套路演练节奏、武术的意识的研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评价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其武术意识的表现、动静结合能力的把握.因此训练中应注意培养和提高武术意识.  相似文献   

10.
血乳酸指标与武术套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套路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运动员的机能水平的高低对完成套路的质量和能否取得好成绩是至关重要的。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套路运动员(太极拳除外)的机能代谢方式、血乳酸与竞技能力的关系以及血乳酸指标对武术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意义进行了综述,更好地为武术竞技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武术与舞蹈的起源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是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借鉴体育人类学跨文化比较法,运用跨文化比较动作分析法、观察法、田野调查法等,探寻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典型动作与武术套路规范动作的历史渊源,从而探索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发展的当代路径。以兼具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特点与武术套路动作的安徽花鼓灯为研究对象,对通过录像和照片采集的武术套路规范动作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徽花鼓灯的典型动作进行跨文化双向比较,从动作形态、演练礼仪及规则、传承方式、审美观与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动作名称、动作形态、审美观与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趋同,武术套路的部分动作形态、演练礼仪与规则、传承方式等与安徽花鼓灯也趋同。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历史演变进程中具有"舞中有武""武中存舞"的身体动作的双向互证融合关系,这也再次佐证了"武舞同源"的观点。最后提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对影响武术套路记忆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包括:武术基础差,缺乏相关知识,学习内容多,无意识的记忆和教法不当.最后,运用记忆规律,提出增强学生对武术套路记忆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武术套路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某些方面颇受人们的非议。文章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套路继承和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武术套路技击含义的本质特征有所淡化;一部分拳种的动作规格、风格特点有所走样;武术功夫的深浅作为衡量标志的重要因素有所放松;武术文化的内涵有所衰退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简要回答了什么是武术套路的继承和发展,并提出了完善武术套路技术发展方向的内容;处理好评分标准定量与定性的关系;实行国内外武术套路竞赛内容的双轨制;加强武术拳种技术回归和提升工作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4.
摘要:以当代竞技武术套路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竞技武术套路所折射出的符号意义进行结构主义分析和特征研究。研究目的:通过对当代竞技武术套路符号的结构分层,进一步揭示中国武术套路在当代竞技体育环境下的生存特征与文化意义。研究认为:竞技武术套路符号中,受众以招数、拳势、隐意三个代码为解读框架,并借助身体显文本与竞技伴随文本进行情境填充,从而获得符号创造者对竞技武术套路特征的意义表达。表意性、体势性和高端性作为竞技武术套路符号单纯的特征表现,对武术群体做出了不同层面的竞技武术回应。对竞技武术套路符号的研究价值在于,竞技武术并不是非常规的武术文化形态,在符号内部仍然保留有武术文化的传统的恒定要素,解读竞技武术套路符号必须要以符号代码和符号文本相结合,从而产生竞技武术套路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武术套路动作节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古老化遗产,它的运动美及观赏性已为人们所共识,而武术动作节奏是武术美得以展现的因素之一。章通过对武术套路节奏的论述诣在加深人们对武术套路运动中节奏的认识,提高武术套路的观赏性,促进武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引起共鸣,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6.
“文武合一”是武术传承的理想追求,近年来学校武术“淡化套路、突出应用”“优化套路、强调应用”“打练并进、术道融合”等教改理念都是在追求“文武合一”中对武术本质“击”与“舞”的改版性重论.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历史视角对武术本质进行分析认为:“击”“舞”一体是武术传承与创新的实质与依据,以“刻意练习”为语系的“击”与以“NLP教练技术”为语系的“舞”两套编码训练系统的合一形成武术技术传承与品质培养的教育指向.与以往重“技术教学”的教改理念不同,2013年学校武术教育联盟提出的“打练并进”教改理念是武术“击”“舞”一体、重“教育”传承的回归.学校武术只有实施散打兼顾套路、套路兼顾散打的教改模式、采取与时俱进的“刻意练习”与“NLP教练技术”教育技术策略,才能真正实现“打练并进”教学目标与“文武合一”的教育追求.  相似文献   

17.
武术套路运动竞技化历史寻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运用历史逻辑和定性分析,对武术套路运动近现代以来的嬗变进行梳理、分析,认为武术套路运动竞技化历史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 "国粹体育"下的改良;2) 纳入现代竞技体育范畴的迂回前进;3) 新时期竞技化演进;4) "武术申奥"进取中的努力;对武术竞技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评鉴,为武术在新世纪的竞技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促进武术套路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2003年安徽省"扬子空调杯"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部分单项评分数据为例,对武术套路(试行)新规则下评定临场裁判员的执法水平的方法进行初步研究,为弥补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根据新的评分规则和裁判员实际评分的操作过程,提出以标准偏差分析和评分准确率来评定裁判员的执法水平,旨在健全和完善武术套路裁判员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推理等方法,从解读2003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划(试行)入手,认为在新规则导向下,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趋势为:1)技术继续向着“高、新、难、美”发展;2)在技术动作创新的基础上,必须兼顾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针对新规则的导向作用,为竞技武术国际化健康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不同中小学武术教材教学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教学实验对四类不同的中小学武术教材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学生在对四类教材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性别差异,段位制套路教材、传统教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实验自编教材各有可取之处;而段位制套路和自编搏击操教材在所有教材中最受中小学生喜爱。同时还就武术教材的选编建构与学生身心特点、武术教材的趣味性、时代性、教学目标、专家的见解和教材的整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武术教材的选编建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