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浪潮中,教育开始寻求人文精神的支撑。什么是“以人为本”,教育的人文本质是什么?教育前辈陶行知先生曾对此作出过精辟而深刻的阐释,他说教育是“以人教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质,落实人文教育是语文的重要任务。那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如何在关注我们的学科、关注我们的教学的同时,关注我们的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儿童文化”,从而实现“心心相印的真教育”?一、倡导个性化的阅读———追求真感受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与独特的体验。如在苏教版第十一册《夹竹桃》一文中,“韧性”是夹竹桃的魅力之一,如何让学生真切的感悟而不是肤浅的接受呢?教者通过设问“‘韧性’体现在夹竹桃身上该如何理解呢”,让学生默读思考,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感悟。于是学生从“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  相似文献   

2.
“统编本”语文教材在全国的实施,终结了“一纲多本”的语文教材使用格局。由于“统编本”语文教材在编写理念、结构体例、课文选择等方面有了全新的变化,以之为基础的高校语文教材教法课程应该相应地进行改革。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施,一是聚焦“核心素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二是激发从教兴趣,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课程教学契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发挥其应承担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高效”是课堂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是一种在言语中通过言语而获得对言语的认识和实践的活动。教学言语是语文课堂的核心。是把握课堂最为方便、最为灵活的手段,也是语文课堂高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工作者普遍感到语文教学“速度效率低”和“实用性不强”是二个突出的弊端。虽然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多年来在语文教学方面进行了研究、改革和探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在于,课程理念上,高职之”高”越位,理论教学依然主宰课堂;课程取向上,高职之”职”缺位,实践教学并没有得到突出;:课程结构上,高职之”教”错位,还是学科式教学的老套路;课程效能上,教学之“效”低位,知识与技能掌握双向欠佳。这些问题应当遵循就业导向原则,理论适度原则,能力本位原则,实训主导原则进行改革,改革的操作要领是,理念更新:弘扬以技为本课程理念,课程组织:颠覆传统课程的结构序列,实践主导:突出高职课程根本特色,提升效能:整合与创新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力,创设一种课堂教学新模式,“学案导学法”是语文教学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方法。什么是“学案导学法”呢?它是新课改理念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有机统一,对参与新课改的语文教师来说并不生疏。学案是由教师执笔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文字材料,为学生自主学习起“助导”作用。“学案导学法”是指教…  相似文献   

7.
关于这一期     
教亦多术矣。孔子之后的“亚圣”孟子认为,不屑于教诲,也是一种教诲。可见“教”之为深,真的是没有止限。教——一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这是从来没有停止过探讨的问题。众所周知的原因,语文教学,于此尤甚。关于语文,人们已说得太多太多,要说的,仍然太多太多。本刊上一期的“名师同题文”,余绍秋先生咬定“语文”,一气争鸣五千言,上指叶圣陶,下及施向东,不惮火力猛,不忌锋芒甚,只求为“语文”而尽抒胸臆,就是人们想“说”语文的典型一例。探讨还得进行下去,语文教学更得如人们所期望的不断提高质量。这一期,我们着意组织了两篇关于语文教学的重头文章,一为在语文教育界(特别是小语界)广有影响的杨再隋教授的《直面教学现状改革语文教学》,一为武汉教科院教研  相似文献   

8.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由于考虑各省区课程改革实验进程等因素,基本上保持了稳定,结构大体未变,拟题思路、角度在大部分试题上也一如既往,只在命题范围上有所拓展,并在部分试题上作了较大改革.但这些并不多的变化,也透露出了考试向着与课程改革接轨,更贴近语文本质,更注重语文素养,更强调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等改革信息.  相似文献   

9.
高校课程思政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使命,教师是落实这一使命的主力军。同时,教师自古以来就承载着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追本溯源,高校教师的历史使命与课程思政的根本使命在本质上是有机统一的。这一双重使命在理论上完全契合于“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在实践中落地于“怎样培养人”。在课程教学中,高校教师应将课程与实践相结合,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构建课程体系新范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面向应用类英语一流课程改革,遵循"育人目标解构—教学模式构建—教学资源开发—评价策略设计——教学效果评价"的联动式课程建设框架,以《汽车文化英语》本科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评价方式、应用与成效等维度,阐释应用英语类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以期为"新文科"理念导向的应用英语类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文化的建构,实质是大学人文精神的内塑.开放教育给电大带来的不仅是规模、平台、模式.而且,也给予了总结精神、内塑理念、倡导人文、创建品牌和张扬个性的机遇和时机.电大的教育层次和影响力可以定位于大众化教育和普及性阶段,但电大文化内核的刻塑却不能满足于大众化.相反,文化内核的刻塑更应深刻包含人文的理念和人性的归宿,更应超越体制结构和传统层级的束缚制约.  相似文献   

12.
用微波消化样品,并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6种品牌卷烟烟丝、烟气、盘纸、吸收烟气后的滤嘴及空白滤嘴中的钾、钠、钙、镁、铜、铁、锌、铅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种类的卷烟中,烟丝中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较高,卷烟盘纸中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少,而烟气、吸收烟气后的滤嘴及空白滤嘴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则较少.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与源泉。儒家伦理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对于有效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孝悌忠信是培养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礼义廉耻则是构建国家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4.
都市体育圈:背景、条件、意义和原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都市体育圈产生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都市体育圈建设的条件、意义和建设原则,旨在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数词“十、百、千、万、亿”的组合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词“十、百、千、万、亿”除了作位数以外其他用法也很常见,虽然都是位数词,但是它们的组合情况有很大差异。本文试从构词能力和句法组合能力两个方面来具体说明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运用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指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生产、生活习惯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传统体育运动形式。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性、独特的传统性、广泛的群众性、参与的广泛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改变传统单一的办学模式,把生源、职教、就业视为整体同步发展,整体推进,形成产业化,以就业拉动生源,以质量推动就业,是办好职业的三大环节。  相似文献   

18.
教育由文化教育和伦理教育两部分构成,并且后者的训练是前者展开的基础与前提.伦理教育就是通过道德训练和美德激励的方式,引导人成为人,成为全人、大人、圣人.基于此一要求,当代伦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人回归伦理生活,培养人养成优良心灵,训练人担当超拔 自我的责任;其基本任务是培养人的伦理认知,训练人的伦理践行精神;其基本途径是引导人学会利用厚生.利用厚生之道,其实就是日常生活的小事之道和细节之道.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从每一天的平常生活内容做起,行为有规则,求利有限度,待人有操守,行事有担当.这是伦理教育的最好日常生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为了解国外体育课程标准现状,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日本等国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结构和相关社会背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发现:1)5国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都以现实社会背景为基础;2)以人为本已经成为5国体育课程标准的共同理念;3)5国体育课程标准目标重视技能并兼顾综合素质;4)5国教育标准内容多关注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5)5国体育课程标准都是总分式递进分层结构体系。据此,本文对我国体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出3点建议:1)正视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等现实需求,重视运动技能;2)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3)完善多级课程体系,提高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对中、美、日、英、俄、德六国体育学科研究生导师专业化模式和路径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我国已初步形成体育学科研究生导师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培训体系,但体育学科研究生导师专业化面临着完善导师监督机制、提升导师职业素养、完善导师教育发展体系以及强化体育学科“产学研”三方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