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教学指导思想、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体育教学体系、职业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新思路,旨在转变传统体育观念,确立终身体育、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开发高职体育课程资源;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应当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适应,设置一系列适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加强教法改革,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正走向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以及奥运舞台上的竞争,实际上都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应有的位置,就必须掌握面向21世纪的教育,大力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各类高级人才。因此,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应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着力改革当前高校体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充分发挥其特殊的教育功能,使其担负起为21世纪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为此,笔者就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三个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1.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再认识 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起方向指导作用,它从体育教学角度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对高校体育,培养体育人才的需求。长期以来,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中国高校体育理论界曾展开过多次讨论,提出了一些有关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迄今为止,仍未取得统一认识。有主张以“体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有主张以“技能教育”为指导思想,有主张以“全面教育”为指导思想,此外,还有“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主动体育”。从现阶段中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看,虽然各种指导思想都有其合理的一面,都对高校体育教学起到了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进行探讨。研究提出:培养兴趣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掌握技能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发展特长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终身锻炼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这4个层面共同构成了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大学生体质连年下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必须改革。为实现增强大学生体质的目的,研究还提出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4+4模式"与"1+1模式",以适应时代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具象化诉求,从而进一步提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更新观念 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体育教学的本质及内涵, 确立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 明确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这有助于加速改革进程, 提高改革质量, 突破传统, 建立全新的现代学校体育教育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研究现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改革研究;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教材体系的改革研究;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体育教学的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等五个方面对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较好地体现了学分制改革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从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主题、目标、策略、内容、评价等方面来解读学分制下的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内涵,旨在推进学分制下的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制约体育教育教学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确立、定位是提高、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至关性的因素,如何确立,形成符合实际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日、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与我国现行的指导思想比较研究,试图建构适应我国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以便更加完善我国体育教学与发达国家体育教学同步发展,提高我国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体育教学中核心指导思想与阶段指导思想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我国学校体育中,分布于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四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即,“娱乐体育”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主动体育”为主教学指导思想,“自锻能力”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和“终身教育”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并就以上各指导思想与核心指导思想关系,以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运动负荷安排、教学双方主导主体作用以及安全措施等作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核心,根据2 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结合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及当代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问题,对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评价体系等诸方面进行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建立较为完整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实现终生体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依据网络环境支撑系统理论,结合体育专业英语课程特点,从体育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和要求、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优化、网络课程平台四个层面对网络环境下的体育专业英语课程改革与建设进行了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指导性文件,结合吉林体育学院的实践探索,论述了高等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特点,为高等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完善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指导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培养指导思想仍是20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内容。20多年来,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综观发达国家体育研究生培养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国情,认为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指导思想应突出“素质本位”、“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创新能力”以及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思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逐渐成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教学启动的走向,以及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应对的新要求问题提出一些观点,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北京体育大学全面实施学分制的理论设计与初始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北体大从95级开始全面实行学分制,并以此为龙头带动教学改革全面配套进行。学校现有的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为实行学分制打下了基础。全面实施学分制的基本思路包括:明确实施目标与指导思想,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打通基础中期分流,调整专业方向,实行两段式培养;全面改造各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各类课程比例,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实行弹性学制和专项俱乐部训练制。从实践中获得的启示是必须解决好与学分制有关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体育院系艺术体操普修课新大纲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归纳、分析大量国内外的艺术体操专业资料、体育系学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多年从事艺术体操普修课的教学经验,并按照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报告"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本文重点对高等体育院校体育系艺术体操普修课大纲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出适应21世纪高规格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新大纲,同时在山东师大体育学院体育系2001级艺术体操普修课上实施,以求通过实验逐渐改进、完善大纲.  相似文献   

16.
从博弈论的视角看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推行缓慢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学校、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各自利益为视角,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来分析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进展缓慢、困难重重的原因,并提出以下建议:正确地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的困境;国家需要改革现如今的高考教育制度,并建立与体育课程改革相配套的评价机制;提高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及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深度。  相似文献   

17.
培养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理念,是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得出:转变大学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加强体育类课程和体育设施的人性化和人文化设计、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注重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的文化修养、利用校园物质载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是当下大学体育人文理念提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面对21世纪新的挑战,日本及时调整和修改了各学科《学习指导要领》,最新的2008版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已经分别于2011年(小学体育课)和2012年(中学保健体育课)正式实施。本研究在深入分析日本2008版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日本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思考,以供广大学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人体工程课在我校正在不断趋向完善,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好发展,这些成效主要来自教学指导思想上的重大转变以及所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体育教育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对体育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目标、类型、教学内容、方法及教师的楷模作用等进行了论述,旨在不断加快教改步伐,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