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概念界定、负荷量化、能量消耗、底物氧化和营养补给等方面对超级耐力运动的生理生化特征展开研究。超级耐力运动为持续时间超过6 h的单日、多日、单站、多站赛运动,学界对其与一般耐力运动负荷特点对比分析后提出超耐阈概念,并采用ECOs方法对超级耐力运动负荷进行量化。超级耐力运动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消耗,能量不足成为该运动的限制性核心问题。在训练过程中,可通过低碳水高脂肪或生酮饮食结构实现“生酮适应”,或在比赛前期采用“脂肪负荷”方法以提高脂肪氧化率,使参与者在强度不变的前提下,让脂肪提供大量能量。建议根据超级耐力运动不同项目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运动强度监控和营养补充方案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加速度传感器监测大学校园短距离定向运动的运动负荷,为高校定向运动的科学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9名大学生(男20人、女19人)进行校园短距离定向运动测试,以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监测运动负荷。结果:大学生校园短距离定向运动的平均强度为6.1±0.7 METs,平均心率为144.7±8.2次/min;男生的运动强度以及大强度运动所占时间比例高于女生。结论:校园短距离定向是一个以中高强度为主的运动项目,加速度传感器可较客观地监测其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3.
用心率指标调控健身运动负荷强度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健身运动的效果取决于适宜的运动负荷强度.通过教学研究显示,用心率指标能有效地调控健身运动与最佳负荷价值阈(心率为120-140min/次),且该方法简便易掌握,能使健身者获得良好的健身效益.  相似文献   

4.
观察国家优秀手球运动员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肺通气机能变化,结果发现,运动负荷开始阶段,VERF和TV大幅增长;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VE、RF和TV出现相对缓慢的增长;大运动负荷期间,VE先发生上升,然后缓慢增长,RF变化与VE相似;通气阈出现在第9min左右;在开始阶段,VE/VO2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降低,然后,随着运动负荷增加而增加。结论:递增负荷过程中,优秀手球运动员肺通气变化过程分为快速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和快速增长平台期。  相似文献   

5.
不同负荷运动时几项尿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田径运动员不同运动负荷时几项尿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以 2 2名男性田径专业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进行为期 8天的田径训练 ,前 5天运动强度心率在 1 3 5~ 1 65次 /min之间 ,后 3天运动强度心率在 1 2 8~ 1 3 4次 /min之间。测定尿八项、尿蛋白值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 :尿蛋白、尿胆素原对运动负荷反映灵敏 ,其变化趋势与运动训练强度的变化趋势相符 ,可作为运动强度评定的指标 ;尿蛋白SD值较大 ,说明个体差异大 ,运用该指标进行强度评定时 ,需区别对待 ;用尿八项半定量测定法进行运动强度评定 ,尿胆素原指标较尿蛋白指标更灵敏  相似文献   

6.
论运动负荷价值阈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把体育方法学中的运动负荷价值阈理论移植到体育教学中,并对运动负荷价值阈的健身原理、作用、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渐增负荷运动感情反应的变化模式.12名健康大学男生参加功率自行车渐增负荷运动,运动中和运动后测量血乳酸以确定个体乳酸阈,运动中每分钟测量主观运动强度和感情效价.结果显示,群组感情反应在时间上有显著差异,感情反应随强度递增呈线性和阶5下降模式,个体乳酸阈前1s及后面各点FS值均显著低于第1min、第2min的值.个体乳酸阈前感情反应均为积极,接近乳酸阏的感情反应有的积极有的消极,高于乳酸阈的感情反应大部分消极.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 ,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体育课应从锻炼学生身体 ,增强学生体质的实际效果出发。若要达到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合理地安排好运动负荷是一个重要因素。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上做练习时 ,在机体承受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作用下 ,机体反映出来的生理机能变化。只有将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安排的科学、适宜 ,才能发展和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多年来 ,人们都是以运动负荷有效价值阈理论为依据来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的。所谓运动负荷有效价值阈是指人体在锻…  相似文献   

9.
结合部队实践及新兵生理特点,深入思考了新兵体能训练特点,认为新兵体能训练运动强度的确定应符合新兵的生理特点;应配合刚入伍新兵文化课及专业素质的学习,体现运动负荷的灵活性;应突出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应遵循总强度相对稳定、不同素质训练强度各异的原则。而在运动强度的控制中应体现科学客观的原则,可应用生理学指标、教育学指标、自觉运动强度法等方法监控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10.
心率监测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率(HR)是心血管系统最容易测定的指标,它既可以反映心血管机能,又可以反映节省程度和恢复情况,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本文就心率监测在体育运动中实践应用的现状进行了论述,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长期以来在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医务监督及健身运动方面运动强度监测的现状,避免运动强度安排的盲目性,为科学健身和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客观的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运动强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证明广西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研究组研发的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运动强度的阶梯递增性,探讨量化运动处方对不同病情程度、不同疾病阶段糖尿病患者的适用性.方法:22例健康学生采用跟随光碟完成量化运动处方的运动方式,使用Polar心率表、能量监测仪、计步器记录运动中心率的变化,能量消耗以及运动的步数和RPE(主观疲劳程度).结果:各级运动处方的运动强度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结论:五个等级的运动处方运动强度呈阶梯递增性.量化运动处方为不同病情程度,不同疾病阶段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12.
递增运动负荷中高水平太极拳运动员的心脏泵血功能,通气功能,摄氧功能较强,尤其是利用氧的能力较强,达到优秀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水平。赛后血乳酸恰在无氧阈水平上下,平均心率(陈式175.5次/min,42式167.1次/min,杨式155.1次/min)属有氧代谢的中等强度运动,男、女队员的血红蛋白普遍较高。认为缓慢圆活的太极拳运动能获得如此好的心肺功能反应与太极拳演练时注意拳式呼吸和运动训练强度恰在无氧阈水平及其“意气运动”的特点有关,根据太极拳运动员的氧利用率高,推测太极拳运动,对骨骼肌细胞的内呼吸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今后还需加强对外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对榆次区中老年人的科学健身认知态度、健身时段的选择、运动前后的进食进水情况、运动项目选择的特点、运动负荷特点、运动前后的准备放松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明晰了榆次区中老年人科学健身的现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与对策,为中老年人科学地进行健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场地测试的方式,研究普通成年人中等强度健步走参考速度及步频,为制定健步走指导方案提供科学数据支持,为全民健身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292名北京市20~59岁普通成年人佩戴心率表和计步器,通过递增速度完成3~4个800m快步走测试,测量中等强度心率对应的健步走时间、有效步数及有效步数时间,并计算速度、步频。结果:获得各年龄段男、女性中等强度心率对应的健步走速度及步频的参考范围。结论:1)健步走速度因年龄的增长及身体素质下降而下降,同年龄段男性健步走速度较女性快。2)中等强度心率对应的健步走步频各年龄段接近,步频在120步/min可以达到中等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的步频范围是120~150步/min。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机体供能形式取决于运动强度高低的理论,从高校知识群体科学健身的角度,探讨运动过程中摄氧转移及关联系统相变的内源外控要素,构出二种供能体系的转化源于有氧和无氧双重制约的基本框图.通过"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效果的测试,阐述了内外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在系统相变过程中运用多种途径的控制有效驾驭全过程的可能性方法,指出了运动的绩效差异与锻炼个体的健身意识、体能状况、身体素质、运动项目、负荷强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强度的健身跑对促进女性大学生骨骼健康的效果.方法:选取51名女性大学生,设计不同运动强度的健身跑干预方案,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运动干预,其中实验1组(较大运动强度组)15人,运动时心率控制在140-160次/min,实验2组(中小运动强度组)16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00-120次/min,实验对照组20人,在实验前后分别测试研究对象的骨密度(BM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结果:①实验1组的股骨BMD、血清ALP、血清BGP实验前后比较及实验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腰椎BMD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尺桡骨BMD差异不具有显著性;②实验2组的股骨BMD、血清ALP、血清BGP实验前后比较及实验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腰椎BMD、尺桡骨BMD差异不具有显著性.结论:①较大运动强度的健身跑锻炼在促进青年女性骨健康方面效果显著,健骨效果优于中小强度的健身跑;②健身跑运动对人体BMD的影响存在部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32名61~65岁女性实施低、中、高强度的运动处方(3~4次/周,30 min/次),寻求提高心脏功能的适宜运动强度.运动处方实施前后超声心动图的结果显示,8周低中强度健步走运动对心脏的舒张末期容积、心搏出量等有显著影响,提示老年女性采取30%~60%F.C强度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进行锻炼,即能够获得提高心脏功能的最大健身效益.  相似文献   

18.
高校舞龙运动对大学男生健身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理、生化的理论和测试方法,对80名男大学生舞龙运动员的运动心率、血乳酸、血压、RPE等指标进行分析,客观评价舞龙运动的负荷强度和健身功效,为科学地在大学推广和指导舞龙运动、研究我国的传统体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舞龙运动的运动强度对大学生能够产生适宜的负荷,运动后恢复良好,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关于运动干预改善大学生抑郁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运动干预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抑郁,并对抑郁产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分别从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强度三方面对运动改善大学生抑郁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不足并提出发展建议.认为,不论采取何种运动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干预后,均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并且中等运动强度、简单易学且动作缓慢的集体运动项目改善抑郁效果更好,运动干预的时间和强度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建议建立学生运动指导部门,对大学生的健身行为进行科学指导.旨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对体育系男学生(20名)在安静状态、通气阈强度负荷后即刻1min、及恢复2min后第3min的脑电变化进行测试得出结论:通气阈强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大脑皮质产生影响,增进了大脑细胞新陈代谢强度,可改善大脑皮质神经元代谢能力,使其产生复杂的生理效应和训练效,对脑皮层神经细胞工作能力的改善和提高是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