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①气体通过A瓶,浓H2SO4无明显变化,气体体积无变化;②气体通过B瓶,饱和Na2CO3溶液质量增加0.5g,气体体积无比变化;③气体通过C瓶后,再通过D管,灼热的CuO有红色物质生成,冷却后,气体体积变为888mL(标准状况);④将上述气体  相似文献   

2.
在工业、采矿业等行业的生产中,常采用消泡剂来消除泡沫。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常采用滴加液体来控制泡沫产生的速度,这样往往浪费时间、浪费财物、实验操作复杂。本文介绍了用植物油做消泡剂,消除猪肝(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产生的泡沫的可行性。而且,该实验方法还具有安全、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贴近生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甲苯胺蓝(TBO)功能化的有序介孔碳(OMC)/离子液体(IL)凝胶(gel)纳米复合物.将TBO—OMC/ILgel修饰玻碳(GC)电极,然后进行电聚合,制备聚TBO(PTBO)-OMC/ILgel/GC电极.扫描电镜表征显示PTBO—OMC/ILgel复合物表面形貌均一、规则.最后探讨了pH值在4.0-9.0范围内,对PTBO—OMC/ILgel/GC电极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PTBO的氧化峰和还原峰的峰电位均向负的方向移动.当pH〈7.0时,每改变1个pH值,E1/2改变76mV.然而当pH〉7.0时,每改变1个pH值,E1/2改变39mV.这是由于PTBO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为有两个质子参与的过程,而在碱性溶液中为只有一个质子参与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焦碳填料塔进行了生物催化氧化法处理H2S废气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再生条件对细菌(T·f)氧化Fe2+的影响,详细研究了H2S浓度,空塔停留时间以及循环液喷淋量等因素对H2S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过程中,曝气条件可以强化细菌对Fe2+的氧化;对于较低浓度(低于1.0g/m3)的进气。在进气量为0.25m3/h,温度,喷淋量为1000ml/h在空塔停留时间低于85s范围内条件下,H2S去除率可达99%以上,对于较高浓度的进气(1.0g/m3-2.0g/m3),在相同的进气量及温度条件下,需延长停留时间或增加喷淋量来保证系统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处理量为50 kg/h的中试尺度喷动流化床反应器内加压煤快速热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反应器高度、煤进料口位置等结构参数以及不同压力(0.1、0.3和0.5 MPa)、射流风与流化风比值(0.2、0.3和0.4)和粒径(0~3和0~6 mm)等操作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高压力,煤与半焦混合程度降低,煤气产率提高;流化风量Qf不变,随射流风量Qs增加,气固流动更剧烈,颗粒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顶部出口颗量增加;增大粒径虽可降低挥发分出口的颗粒量,但不利于煤与半焦混合。  相似文献   

6.
有机物燃烧方面的选择题类型很多,如果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便能迅速选择正确答案。现谈谈有关这方面选择题的快速推断。一、从烃燃烧的方程式:CxHy+(x+y4)O2xCO2+y2H2O可知,1体积气态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为(x+y4)体积;1体积气态有机物CxHyOz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为(x+y-2z4)体积(相同状况)。例1 某有机物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二氧化碳,该有机物可能是:A.C2H4 B.C2H5OH C.CH3CHO D.CH3COOH 2…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物第一册(人教版)第18页的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使用斐林试剂时指定要先加斐林试剂的甲液(主要是0.1g/mL的NaOH溶液),后加乙液(主要是0.05g/nlL的CuSO,溶液)。另外在第19页上的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的双缩脲试剂A和B分别和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的物质相同只是浓度不同。因此许多教师在讲蛋白质鉴定实验时,想当然也强调一定要先加双缩脲试剂A后加B。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都是判断GH-IGF轴变化的主要指标。IGF不仅是内分泌因子,还能在组织局部起作用。通过对6周递增负荷跑台练习的大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后即刻,大鼠血清GH水平明显升高(P<0.01);运动组与对照组比较,骨骼肌IGF-I水平有明显升高(P<0.01),表明运动对骨骼肌组织内IGF的分泌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5买验3—4铝与酸、碱的反应 【提示与准备】 (1)列举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铝制品。(2)写出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指出氧化剂、还原剂。铝与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反应原理相同吗?(3)铝片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为什么可以不打磨去掉表面的氧化膜?(4)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速率较快的是哪种?产生氢气量较多的是哪种?等体积的镁和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量较多的是哪种?(镁的密度:1.738g/cm^3,铝的密度:2.70g/cm^3)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非平衡格林函数结合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量子输运方法,预言一种完全自旋极化的电子器件。该器件是由半金属TiCl3做电极,半导体RhCl3做中心区搭建的磁性隧道结。分别计算小偏压范围(0~20 mV)和大偏压范围(0~0.6 V)下的自旋极化电流曲线。发现在小偏压范围内,器件的隧穿磁电阻(tunneling magnetoresistance,TMR)高达100%,并在这一偏压范围内维持稳定;在电极极化方向平行构型(parallel configuration,PC)下的自旋注入效率也高达100%,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在大偏压范围内,随着偏压的增加TMR逐渐减小,PC构型下的自旋注入效率一直保持100%不变。最后,通过对器件投影态密度图的分析,解释上述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11.
对NaCl溶液静态闪蒸过程的瞬态传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中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0~0.26,初始液膜高度为0.1~0.4 m,初始过热度为1.5~40℃。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闪蒸时期,过热度大小对瞬态传热系数的影响不同。闪蒸的前期瞬态传热系数随着过热度的增加而减小;在闪蒸后期开始阶段,瞬态传热系数随着过热度的增加而增大;在闪蒸后期末尾阶段,过热度对瞬态传热系数影响不明显。瞬态传热系数的峰值随着初始液膜高度和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实验范围内给出瞬态传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与实验值吻合良好。在闪蒸过程中,瞬态传热系数的大小显著影响沸腾形态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研究未来降水增加条件下荒漠植物白刺光合作用对人工模拟增雨的响应和适应。实验共设置5个处理,包括对照、自然降水基础上分别增加年平均降水量(145 mm)的25%、50%、75%和100%。对2010年生长季白刺叶片光合速率、叶周气温、清晨叶水势、土壤含水量等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刺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周气温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人工增雨处理后拟合曲线顶点左右平移。与对照相比,25%和50%增雨处理样地的拟合曲线顶点左移,顶点对应的叶周气温较对照样地(29.31 ℃)分别降低0.44和0.74 ℃;75%和100%增雨处理样地的拟合曲线大幅度右移,顶点对应的叶周气温较对照样地分别升高2.26和6.02 ℃左右。人工模拟增雨改变了白刺光合作用对温度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3.
关于乙烯制取实验的环保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中化学教材关于“乙烯的实验室制法”演示实验存在很多不足,如产生乙烯的温度较难控制,实验较费时。另外,随着反应混合液的温度逐渐升高,热浓硫酸的脱水性、氧化性明显增强,反应溶液先是浅棕色→深棕色→黑色→游离出大量黑色碳粒,生成的气体中除乙烯外,还含有乙醚、CO2、SO2、CO等气体,严重污染环境,使得到的乙烯纯度不高。针对乙烯制取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作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4.
摘要:曲棍球是一个跑量大(8000-10000m)、以80 %左右中低强度跑为主、以30-40次5-20 m高强度反复冲刺为核心强度的运动项目,比赛过程中的中低强度和高强度运动的比例约为1:3-4。世界强队比赛的平均心率约为150次/min,心率区间位于84-95%HRmax次最大强度的运动时间占到比赛时间的一半以上,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具有不同的比赛强度特点。世界优秀男子选手平均身高约180cm、体重约79kg,最大摄氧量约为64ml/kg.min;优秀女子选手平均身高约168cm、平均体重约67kg、最大摄氧量约为54ml/kg.min。中长传球是攻入前场(25码区)的有效战术,弧内的短传配合以及射门后的跟进补射是取得进球的主要战术;短角球是曲棍球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手段,约占到总进球数的46.7%,拉射战术是短角球中主要的进攻手段。世界优秀男、女曲棍球运动员与我国选手的比较数据显示,我国女子运动员的跑量和短距离多次冲刺能力已达到世界优秀水平,而男子运动员的全场奔跑能力则存在明显差距。在技术上,我国运动员需要提升前场任意球进攻战术、弧内短传进攻以及射门技术的能力,在短角球的运用和成功率上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对中方10名竞走运动员(世居海拔2260m)和日方10名竞走运动员(居住平原,10m)在青海多巴高原的训练基地(海拔2366m)和平原(海拔10m)训练期间进行了4min递增负荷实验的血乳酸,心率的测试。结果表明:高原训练初期与后期相比,中日双方运动员的无氧阈速度ATV分别由3.of士0.42m/s、2.78±0.52m/s升至3.22±0.25m/s、3.30±0.34m/s,血乳酸一速度曲线右移程度较大。中日运动员高原训练后期和初期的同级负荷运动心率相比均有所降低。同时从ATV与比赛平均速度的相关系数看(男子运动员r=0.85,P<0.01;女子运动员r=0.65,P<0.05)它们之间存在较高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农产品四季豆壳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利用化学活化法制备四季豆壳基活性炭,采用FT-IR来表征其表面的官能团.将亚甲基蓝(MB)阳离子染料作为吸附质,通过实验,分析pH值、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四季豆壳基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建立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热力学模型拟合实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四季豆壳基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的最佳pH为11,初始浓度为400 mg·L-1,吸附时间为210 min;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及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的拟合吸附过程;升高温度,吸附量增大.  相似文献   

17.
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化学2(必修)》教材中,编者设计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3个实验,通过不同条件下观察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气泡的快慢,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但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发现该实验存在实验现象不明显的问题:一是【实验1】由于气泡产生的泡沫逐渐增加,通过肉眼观察,2支试管中的泡沫差不多,现象区别不大;二是【实验3】在溶液中产生的气泡较小,3支试管中气泡的多少、快慢区别不明显。为此,我们对该实验做了重新设计,用注射器对气体进行定量实验。实验改进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实验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含蜡模拟油和空气为实验介质,利用蜡沉积实验环道,研究间歇流流型下气、液相折算速度和温度对蜡沉积速率的影响,并结合高温气相色谱探讨沉积物碳数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如下:在间歇流流型下,沉积物分布在整个管壁内,且形状随气、液两相折算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平均蜡沉积厚度随着气相折算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液相折算速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固定管壁温度不变,平均蜡沉积厚度随着油温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固定油温不变,蜡沉积量随着壁温的增加逐渐减少;气液相流速的增大均会导致沉积物的硬度增大(表现为沉积物碳数分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力量练习后血清肌型肌酸激酶变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了体育学院学生两次力量练习后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肌型肌酸激酶(CK─MM)亚型的变化。结果表明:第一次力量练习后,血清CK总活性和CK─MM3/MM1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第二次练习增加了负荷量,练习后CK─MM/MM1比值也明显上升(P<0.05),CK总活性则无显著变化。提示:血清CK—MM3/MM1比值较CK总活性更敏感,能更好地反映肌组织新近的损伤和恢复情况。第一次力量练习可使肌肉产生适应性反应,减轻肌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常规卧推练习(TBP)与快速离心速度下卧推练习(FBP)时的动力学参数及sEMG变化特点,为选择适宜的卧推负荷和卧推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以12名大学生作为受试者分别进行40%、60%、80%1RM的TBP和FBP练习,测量其推起时的速度、功率和力值等动力学参数,及相关肌肉向心阶段的IEMG和RMS变化情况。结果:①在相同的各级负荷上FBP较TBP可产生更大的功率输出和峰值力量,40%—60%1RM范围内FBP比TBP有更大的动作速度。②相同负荷上TBP与FBP比较主动肌IEMG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胸大肌RMS在40% 1RM负荷时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60%1RM负荷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肱二头肌IEMG在80%1RM负荷时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RMS在80%1RM负荷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BP可以有效提高峰值功率和最大力量,中小负荷时比TBP有更大的动作速度;中小负荷时,FBP比TBP有利于胸大肌更好地储存与释放弹性势能,提高肌肉的工作效率;大负荷时FBP拮抗肌收缩加强,要注意拮抗肌与主动肌的协同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