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时期,社会对体育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丰富。师范类高校体育院系作为培养体育类教育人才的一个重要的基地,也需要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的新方向与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后奥运时期竞技体育体制变化的背景下,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国外发达国家培养体系和制度的对比分析,找出制约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因素,探索一条适合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我国高校真正成为培齐体育竞技人才的基地.  相似文献   

3.
我国体育翻译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校对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突破了传统的体育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对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但由于缺乏对体育翻译人才能力要求的了解,高校的体育翻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出现了脱节.在界定体育翻译能力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高校在体育翻译人才培养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高校体育价值迁移的实现路径。认为,高校体育具有促进应用型人才健康体魄的养成、铸就健全人格、实践能力培养等功能和价值;目前高校体育存在基础设施条件差、保障能力不足,体育学科地位边缘化,未贯彻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偏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等问题。为保证高校体育价值迁移的顺利实施,提出应明确体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从课程目标设置、内容选编、方案设计与研制三方面深化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体育辅助课程功能的发挥,完善体育辅助课程运行机制,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高校体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发展,不断壮大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改革与创新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山西省5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1、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这3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几乎相同。山西财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则是将体育知识与经济管理知识相结合。山西师范大学则注重培养综合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2、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各具特色。3、各高校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实践基地建设薄弱。4、已经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2+2型"、"倒T型"、"综合型"三种。建议是:1、应不断探索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未来工作紧密联系的课程。2、各校面临的实践基地缺乏问题,可以通过互相合作以及与社会合作,充分利用资源。3、各种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足可以通过课程设置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6.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现状与改革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和逻辑推理与分析等方法,着重对安徽省和全国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和改革探索.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多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培养方案尚不完善,尤其在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建设方面,还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要求.研究认为,只有突出重点,从社会发展需求和校情等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建设、深化改革、注重协调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的整体活力.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提供高素质的体育人才支持必不可少,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应该以“健康中国”的战略需求为目标,以体育产业市场发展为导向,不断调整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体育人才供给与社会产业需求的平衡,这不仅是实现“健康中国”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基于健康中国视域分析高校体育人才培育的必要性,探索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的基本构成,并从创新培育理念、调整培养方式、完善课程结构、突出专业技能等方面创新健康中国视域下的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培育路径,促进高校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体育院系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高校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状况却与社会上巨大的体育人才需求形成了鲜明反差。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复合型”体育人才(是指既能胜任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医疗保健医生诸职业的体育全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长期建设与发展,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取得了较大成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环境和高等教育自身条件的巨大变化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缺乏明确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人才培养规格求大求全、办学特色不突出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混乱等方面的问题,相当程度地制约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建议以社会需求为改革重点,合理地修订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院校办学定位,全面发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制,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提供发展空间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高校应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依托实践基地,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不仅为组织与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研究和设计创新提供重要的实践场所,也为高校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总结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对各培训基地在依据<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大纲>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培训工作进行研究,针对全国各培训基地在培训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力求通过完善培训体系,加快培养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速度提高培训质量,进而加快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社会心理能力的实验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剑  常波  田宝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30-1632
探讨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社会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心理素质发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新颖独到、教学设计合理,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2)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对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明显的作用;3)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缓解压力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控制情绪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自我效能等社会心理能力的变化,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健康的发展;4)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调节紧张情绪紧张,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形成合理的心理应付机制,在集体性的运动应激情景中使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等心理上的资源耗竭得到合理解决,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学职能划分,探讨和展望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体育发展的现实思路.分析认为:大学职能不仅是大学发展的导向标,也是大学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南京大学为例,现阶段体育工作部门职能运行稳定,但发展方向急需找准定位;课程品牌日趋完善,但精品意识尚需进一步加强;竞技实力整体稳定,但队伍建设目标需适当转变.建议在人才培养上,立足整体跟进,恢复中大传统;科学研究上,完善二元脉络,融合文科积淀;社会服务上,立足学科特性,拓宽工作视野;文化传承上,梳理传承脉络,凝练价值内核.  相似文献   

14.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时海南省大学生的社会健康状况及社会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海南省大学生的社会健康水平在性别、专业、年级、来源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海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量与其社会健康水平呈低度的正相关关系.该结果提示我们要重视海南省大学生的社会健康状况,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原有专业竞技体育的培养体制愈来愈显乏力,学校课余训练工作及竞技运动队的水平均呈发展势头,但其水平相对滞后,速度仍然缓慢.就学校运动队学生的毕业流向看,小学运动队学生的毕业流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毕业后发展的选择有了更多的途径和更大的空间;中学运动队学生的毕业流向仍以进入各类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为主.课余训练在发掘和培养有潜质的高水平运动员工作上有较大缺口.学校课余训练工作的实质发展和体系建立,以及教育与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协作是学校课余训练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本科教育必须实施人才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深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围绕培养一流教师,建设一流课程,实现一流教学的新思路,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比较分析,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本科教育视域下大学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影响因子进行探讨。认为我国对高校和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重科研、重学术、重获奖、重发明等,对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视理论大于实践。研究认为本科教育第一要务为人才培养,大学体育的深化改革必须为培养人才服务,以学校办学目标为依据,办学条件为依托,办学环境为依靠,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和教学变革,全面提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新时代大学体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价值向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新时期传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定位进行探讨,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在高校教育及社会文化、社会政治、社会经济方面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进行了论述。结果认为高校体育文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国家政策方针,以高等教育改革的总目标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比对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教体结合"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及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高校"教体结合"培养有文化、高素质的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势在必行,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高校"教体结合"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的新思路,对新时期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探索性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