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导引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在两汉时期有较大的发展。汉代导引丰富的内涵是汉代化融合的折射,同时又给予相应的化以影响。因此从化的视角探析汉代导引的发展,对完整地理悟中国古代体育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期导读     
蹴鞠、龙舟、捶丸和导引等古代体育运动为华夏文明构建了堪与古希腊相媲美的体育文化,通过对这些运动形态的载体——体育文物背后的历史进行研究,可以将中国古代灿烂的体育文化展示给世界,从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对我国古代哲学中的河图——洛书、《周易》和老子《道德经》的剖析,引证了中华传统武术和气功不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而且还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导引。二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中国武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时至今日仍然是中国体育大家庭中一颗籼烂的明珠。  相似文献   

4.
气功是祖国医学之精华导引行气是我国古代研究生命科学的结晶。气功是祖国医学之精华,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传统体育保健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健身方法。所谓气功,就是练气和练意的功夫。“气”字代表呼吸的意思,“功”字就是用意识调整呼吸和姿势的练刁。以意引气循经运行,从而促进和增强五脏六腑功能的气化,气行则血行,以此达到治病强壮身体之目的。气功在我国流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在同大自然斗争中总结、整  相似文献   

5.
中国导引术的动作分析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导引的动作后认为, 导引术的核心动作是一种沿肢体纵轴的伸展运动, 并分析了其产生的机制和保健治疗作用, 最后浅谈了它在推拿疗法中的应用和对现代医疗体育、运动训练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摘要:对我国古代陶瓷婴戏图中的体育活动进行研究能充分了解和再现古代少儿体育活动面貌,并进一步了解古代少儿体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同时深入挖掘此艺术形式的体育学意义和所内隐的社会价值。研究在考古学的基础上,从体育学角度出发,结合符号学、图像学、民俗学、社会学、艺术学、美学等视野,采用文献资料、田野和实地考察、定性分析和交叉研究等方法进行。结果认为:以体育为素材的古代陶瓷婴戏图是我国古代少儿体育丰富多彩的艺术再现和历史物证,其将少儿体育活动形象作为创作素材的初衷并非表达体育本身,而是表现古代少儿日常生活,并表达一定的社会理想和意愿,但其无意中传达了一条重要历史信息,即体育活动是古代少儿日常娱乐和休闲的主要内容,其活动形式受到古代体育世俗化、娱乐化和休闲化大背景的影响;同时其内隐了特定的历史和社会价值,隐含了中国传统的吉祥、寓意和生殖文化理念,折射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一定的政治意图,这些都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显示了古代体育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其中许多美好愿景和有价值的社会观念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社会和体育可以从中汲取精华或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虽属武术派系,而武术基本功原是从古代导引发展而成。太极拳名家向恒然曾说:“太极拳亦可称为道家导引方术之一种”。“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之意,这是采用我国古典哲学阴阳学说而命名的。我在从事太极拳教学30余载中,深深领悟古代导引、哲学对太极拳的影响,体会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要求意识、呼吸、动作三结合的核心问题,在于“恒动论”,它指导着太极拳,达到上下内外完整协调的周身运动。  相似文献   

8.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却谷食气篇》是我国古代医学和体育上的一篇珍贵的历史文献(发表在《文物》杂志1975年第6期上).对于这篇文献,除了在发表时,唐兰先生写了一篇简短的考证文章外,至今尚未见到有其它专门研究的文章.因此,本文试图对这篇文献的大意及其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以供读者参考.一《却谷食气篇》原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帛书中的一篇.它是与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和帛画《导引图》合写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射柳活动综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柳,古称“躤柳”或“斮柳”等等,是我国古代传统体育活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射柳发源于古代鲜卑、匈奴等北方民族古老的祭祀活动成为古代北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在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射柳活动传入中原,在宋、元、明以至清中叶时期,它一直十分盛行。射柳活动对古代军事体育和节令风俗体育的发展起过重  相似文献   

10.
关于儒、道两家体育思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冬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2):127-128,38
孔子的体育思想是一种伦理体育观,庄子体育思想是美学。两种体育思想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时而冲突时而互补,指导着中国古代体育循环式前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体育地名不仅是地域方位的符号,更是传统体育文化的折射和活化石。探寻中国古代体育地名的文化渊源,挖掘其文化特征和文化功能,并由此分析它的现代价值,对传承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及推进现代体育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古代体育地名渊源于武举体育活动、渔猎活动、军队体育活动、民间娱乐竞技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器械、武士名称、王宫贵族观赏与竞技体育等七个方面,具有延续性、多样性、地域性等文化特征,发挥着历史记忆、文化传播、文化联想等文化功能。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好宝贵的古代体育地名文化,使之发扬光大并赋予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体育形式的发展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变迁也是中国社会价值的体现,而这种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变迁,在汉字的词源中可以寻求线索:"赛"字,揭示了我国古代体育与祭祀的渊源,并引发我们对于其从娱神走到娱人的思考;"戏"字,体现了中国古代体育源于军事却繁于娱乐的变迁;而对于"术"字的释义,折射出我国古代体育对于道德的尊重、礼仪的遵守、智慧的追求、境界的营造,使古代体育重修身,更重修心的特点得以展现。从词源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体育进行解构,对赛—戏—术释义的解读,不仅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探究提供思路,也引发出中国体育与西方体育同源不同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运用逻辑分析法和文献法,对竞技体育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竞技体育学是一门本源性、实践性、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竞技行为,逻辑起点为竞技,竞技体育学研究主要内容有竞技体育文化、竞技选材、竞技恢复、竞技训练、竞技参赛、竞技体育管理、竞技体育场馆、竞技体育产业经济、竞技体育科技、项群训练理论等。研究旨在构建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为竞技体育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4.
内功是人体在松静状态和非剧烈运动的情况下,通过调身、调息、调心,周天诸法,使人体有序程度提高的健身功法。它是在中国尚柔、主静、贵尢的哲学思想、中医脏腑经络说、各家导引行气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功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养生内功和武术内功诸法。练功中,它重主体的自觉性,讲“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主静、追求返本归元,故有静而复动,以退为进的内倾超越特点。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与内功相同或相似的功法,因此它代表了东方体育的一大派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指出了我国古代战争是体育的源头,并进一步阐述了古代战争对体育内容、手段、规模演变的推动作用,及其对体育理论化、规范化、制度化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体育有悠久历史,但过去一直没有用“体育”这个词。“体育”一词是外来的,据笔者看到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二十世纪始,是由日本传来的。清末,我国有大批留学生东渡日本求学,仅1901~1906年间,就有13000多人,其中,学体育的为数不少。从现有资料看,仅四川一省,当时毕业于日本大森体育学校(又称大森体育会)的就有10几人。他们回国后带来了“体育”这个词。在我国,“体育”这个词最早见于1904年(光绪30年),在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提到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时说:“一、保全身体之健旺,体育发达基此;……”在1905年《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上也提到了“体育”说:“体育功夫,体操发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我国的留日学生回国后,不仅带来了“体育”这个词,并且还创办了许多体育学校和团  相似文献   

17.
体育研学旅行是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也是素质教育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当加大发展和推广的力度。发展我国体育研学旅行,应奉行“体育+”理念,构建“体育+旅游+教育”的融合发展模式,建设协同配合、重视经营管理、强化安全保障、加强宣传激励、完善科学评价等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三件古文物及相关资料的剖析,论述我国先秦及秦汉时期,行气导引术与古代哲理、经络学说的关系及其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法学是一门以体育法律规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律科学,本文对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认真的评估,指出体育法学的研究是体育事业自身发展和体育改革的需要,为我国体育法制建设提供了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体育游戏渗透了中国人的政治、道德、行为、教育理念以及思想方式,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发展伴随着古代中国文明的崛起、兴旺和衰落。对于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体育、游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