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给学校进行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提供参考,我中心采用UPI《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表》对全院3609名新生进行心理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新生中心理可能存在心理障碍者或不健康者占10.2%,其中心理已经出现异常的学生占到2.3%,反映出我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正常;由"既往病史"与"精神遗传"的群体相对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主要心理症状集中在"情绪""交往"与"自卑"三个方面:另外,只有3.43%的学生"曾经接受过心理卫生的咨询和治疗"。这说明我们目前的心理卫生服务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基于以上情况,结合大学新生心理特点,建议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开展系列心理主题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服务、营造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等多个方面来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其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心态也变得更为复杂,如何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手段,对促进大一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参加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大一新生进行访谈,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适应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大学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成因,并对如何搞好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希望可以为今后大学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笔者以某地方本科院校连续三届新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2014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好,2012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三届新生心理健康水平逐年上升。2012—2014级新生中,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理科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文科生。因此,高校应及时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测,并根据普测结果对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甘肃省地方高校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采用UPI问卷方式对天水师范学院2008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并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措施。结果显示,天水师范学院2008级新生UPI的Ⅰ类和Ⅱ类检出百分率与其他地方高校接近,各二级学院之间检出人数有显著差异,性别、家庭住址以及专业愿望是否一致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关联性。为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建立新生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分析各二级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尽早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是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从大学新生UPI调查结果入手,结合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从课程设置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体育运动情境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新生心理卫生状况,从源头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抓好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用Scl-90症状自测量表对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的521名体育教育专业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进行因子分析.本次调查未得出经常进行身体锻炼的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因果结论.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揭示处于体育运动情境下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体育运动情境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新生心理卫生状况,从源头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抓好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测量表对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的521名体育教育专业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通过因子分析。本次调查未得出经常进行身体锻炼的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因果结论。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揭示处于体育运动情境下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UPI调查分析与教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UPI问卷对保定学院2007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校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电大2005级高职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UPI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对高职新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总体的了解,针对学生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成功地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1.
职业院校新生正处在青年中期,其思想的不稳定和对发展环境的不适应,会产生一系列问题.通过探讨职业院校新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职业院校大一新生开展心理健康始业教育的作用及其内涵,阐述职业院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始业教育的理念及实施途径,为职业院校针对新生开展心理健康始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民族院校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转型期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侧面反映大学教育的水平与形式,是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处在转型期的民族院校大学新生外在和内在特点显著,大连民族学院机电学院在学生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积极创新教育模式,从工作实处入手,加强学风、生活、行为举止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引导教育,有效地帮助大学新生实现了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3.
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量表,对652名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体育院校大学新生躯体化、抑郁、焦虑、病态人格及兴奋状态因子心理问题检出率相对较高;与全国常模相比,焦虑、病态人格、疑心、脱离现实与兴奋状态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生源地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脱离现实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家庭经济条件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高职新生与普通大学学生相比,心理特点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本文通过汇总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关材料,对高职新生抑郁成因进行分析,拟通过这一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高职生减少抑郁心理,顺利适应大学新环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地筛查出心理上有问题的学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全体2013级学生开展了UPI心理筛查工作,通过筛查发现,300名新生可能存在心理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学院要及时建立心理档案,积极关注第一类和第二类学生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贯穿大学生活全过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希望通过UPI测试可以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促进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SCL-90和成人内-外控制量表,对由浙江林学院2006级入学学习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大学新生组成的实验组,以随机方式抽取的同期参加其它体育选项课教学的大学新生组成的对照组,分别进行了前测和后测。结果发现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教育对于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非常明显,但对于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则不明显。结论: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教育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掌握新生的心理动态,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2012级4157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大一新生的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其他等7个因子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和其他等5个因子上,文科类均显著高于理工科类。不同生源地的大一新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和其他等5个因子的得分上呈显著性差异。在家庭中出生顺序不同的新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其他等5个因子得分呈显著性差异。结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这需要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8.
许多中学生把考大学作为终极目标,而大学新生入学后往往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此时大学新生教育就突显出其重要性。良好的新生教育方式将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做好铺垫。本文对大学新生的学习、思想、管理、生涯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课及时但时间短,辅导不深入;内容广泛但针对性不强,大班上课的形式效果不佳。本文结合岭南师院生科院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建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贯穿整个大学阶段且内容要有针对性,采用男女生分班上课的形式,专设农村生源课程。此外,还需加大辅导员的培训,补充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大,其就业心理问题也日益严重。高校开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帮助大学生及时解决自身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大学毕业生更好就业。本文分析了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不足,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