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人体测量法和运动干预实验方法,通过对弹力带阻抗健身体操运动方案的分析,探讨"有氧、力量和伸拉"练习的可兼容性,研发新颖有趣的弹力带健身方法,并实证其健身效果,旨在为女性健身和锻炼提供参考。主要结论:1)弹力带阻抗练习可通过新颖多样的"操化"运动方式,使"抗阻、有氧和伸拉"练习得以兼容;2)弹力带阻抗健身体操能有效降低身体脂肪比例,对女性形态具有良好的减脂塑型效果,尤其是上肢,其次是小腿和腰部;3)该操对四肢和腹背部肌肉力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左臂、右腿肌肉力量以及腹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效果明显,同时,身体的灵敏性得到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察中年肥胖女性参加羽毛球锻炼前后身体成分的各项指标变化,分析羽毛球运动对中年肥胖女性身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长期羽毛球运动锻炼能改善肥胖中年女性身体成分,减少体脂含量、增加瘦体质量,改变体脂分布,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综合力量练习器巳成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健身手段与方法。合理的局部力量练习可有效地提高人体体质和健康水平,是青少年和中老年人提高和改善机体机能的有效方法。本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综合力量练习器的主要练习方法,为力量训练和健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科学形体训练与畸形矫正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以山西妇女培训中心,青少年形体矫正培训班34名女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中小学生畸形矫正锻炼内容和方法,实践证明,把有氧练习、肌肉练习和柔韧有机科学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畸形得以矫正,使人恢复健康,体形健美,同时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终身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创编出一套适合中老年低骨密度者进行练习的"健身健骨操",并对其健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设计编制适合骨质疏松人群的健身健骨操,通过实验对其健身效果进行评价。实验选取成都市40~65岁城市居民52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24周的健身健骨操练习,在运动干预前后,检测BUA、T值、Z值、体脂及闭眼单脚站立等指标,同时在进行健身操运动的过程中,采用遥测心率表对其心率进行实时监控。结果:BUA、T值、Z值、体脂实验前后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余指标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骨密度者通过健身健骨操练习,可以明显改善受试者的骨密度。提示,有规律的从事该操可以起到健骨的作用,同时对健康的其它指标也有改善作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人群运动锻炼的心率应控制在(120±10)次/min、不超过140次/min为宜。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公务员体质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了解浙江省公务员体质状况,为全民健身提供科学指导,抽取浙江省公务员440人,进行体质测定.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公务员男性各年龄段和女性50~54岁年龄段的BMI评定均处于超重范围,应加强体重控制和身体成分的监测;20~24岁人群心肺耐力相对较差,应加强心肺耐力的锻炼;20~39岁女性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较差,应加强上肢肌肉练习;女性的柔韧性和平衡性相对好于男性;男、女性公务员的灵敏性都相对较好;体质综合评价男性合格率为93.3%,女性合格率为97.9%.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公务员群体体质与健康指标测评及健康生活问卷调查,研究公务员群体体质与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影响因素,为提高公务员群体体质与健康水平提供建议。方法:研究选取广东地区公务人员1696名,其中男性公务员1211名,女性公务员485名。运用HELMASⅡ 体能测试系统(韩国)对所有公务员进行体质健康指标测试,同时,设计健康生活事项调查问卷,调查公务员群体健康生活事项,研究公务员体质指标,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公务员人群体质健康的生活因素。结果:(1)男性公务员Fat%、BMI分别为20.37±4.60%、23.93±2.68kg/m2,Fat%略超过正常标准(男性正常标准<20%),BMI值接近超重标准(24kg/m2);女性公务员Fat%、BMI分别为25.81%、21.03 kg/m2,Fat%位于正常范围内(<30%)BMI明显低于超重标准(24kg/m2,P<0.05);规律体育锻炼习惯对公务员的Fat%和BMI指标有正面影响作用(P<0.05),饮酒习惯对公务员的Fat%和BMI指标有负面影响作用(P<0.05)。(2)男性、女性公务员心率、血压值均处于正常范围。但男性公务员肺活量随年龄增长下降较明显(P<0.05);规律体育锻炼习惯的男、女公务员人群台阶试验后心率恢复明显快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公务员人群(P<0.05);且每周体育锻炼次数≥3次以上男性公务员人群的肺活量明显高于无锻炼的男性公务员人群(4416.56±827.59 ml vs 4196.02±799.36 ml, P<0.05)。(3)男、女力量素质整体偏弱,随着年龄增长,不合格率呈现下降趋势,男性的背力、握力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女性(48.1% vs 60.7%, x2=22.1, df=1, P<0.05; 56.5% vs 65.9%, x2=13.04, df=1, P<0.05);男、女公务员速度、反应、平衡及柔韧素质的合格率分别为67.2%和76.4%、82.0%和81.8%、59.8%和74.4%、31.8%和54.7%,除反应素质外,女性公务员的速度、平衡及柔韧素质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男性(x2=14.12, df=1, P<0.05; x2=32.25, df=1, P<0.05; x2=77.10, df=1, P<0.05);规律性参加体育锻炼对男、女公务员的背力、握力及柔韧素质明显正向作用(P<0.05)。结论:公务员群体身体素质相对较低,尤其是力量素质合格率普遍低下;此外,公务员体脂含量呈现性别差异,男性公务员群体体脂含量明显超标,女性公务员处于正常范围;规律性体育锻炼能显著改善公务员身体健康指标,如肥胖指标、心肺功能及身体素质指标。  相似文献   

8.
全面了解吉林省公务员的体质特点和规律,建立我省公务员体质健康管理平台,制定健康促进计划。方法:以吉林省内4825名20~59岁公务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936名,女性1889名,对研究对象进行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男性公务员总体体质达标率为89.6%,女性公务员总体体质达标率为96.4%,达标率、优秀率及优良率女性均明显高于男性,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林省男女性公务员各年龄组的体质达标率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女性公务员的整体体质健康水平优于男性。  相似文献   

9.
随机抽取阜阳周边乡村中学13-16岁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按性别以每岁为一组,共计8个年龄组,每一年龄组50人,进行体质测试,包括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等9项指标,与全国同龄青少年体质数据进行比较来分析皖北农村留守青少年的体质状况,结果表明:皖北农村留守青少年身体形态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全国同龄平均水平(P〈0.001),速度、柔韧等身体素质较好,明显高于全国均值(P〈0.001或P〈0.01),但力量素质较差,需加强科学合理的力量锻炼,大力重视农村留守青少年的体质发展;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有针对性的开展行动,为促进我国农村留守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力量练习对老年男性抗衰老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激素水平逐渐下降,探讨采用什么方法能够降低性激素的下降速度,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征集60-69岁的健康男性老年人,随机分成维持原来生活方式的对照组、实施一般有氧锻炼的一般组和强化力量练习的力量组,实施规范试验7个月,在不同时段分别测量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和血睾酮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强化力量训练的男性老年人血红蛋白与开始比较明显升高(P<0.01)、明显优于一般组和对照组,力量组血清肌酸激酶试验结束后明显降低(P<0.01)、一般组和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但是对照组比较明显,力量组血睾酮试验结束明显上升(P<0.01),一般组基本保持稳定(P>0.05),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男性老年人强化力量练习,可以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运动时有充足的氧气参与代谢,使骨骼肌增厚,从而刺激血睾酮的分泌增加,对男性的性功能起促进的作用,有效弥补因为年龄的增长导致性功能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探讨在一般健身运动处方中强化力量练习后,对男性老年人身体形态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健康老年男性(60-69岁)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组、力量组,每组40人。对照组其原来的生活习惯不发生改变;一般组按照有氧和无氧交替进行的方式运动;力量组在一般组的基础上,加入力量练习。分别在试验前、试验1月后、7月后对所有试验对象进行形态指标测试,结果进行SPSS13.0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三个组的身高、体重、肩胛皮下脂肪厚度实验前后、各组之间没有产生显著性差异;上臂皮下脂肪厚度试验后力量组显著下降(P<0.05);体脂含量%力量组显著下降(P<0.05);BMI指数力量组显著上升(P<0.05);强化力量练习使男性老年人上臂皮下脂肪厚度、身体脂肪%含量明显下降,有效降低机体的脂肪含量,增强体质,减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强化力量练习使BMI指数显著上升;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形态结构,使身体粗壮,下肢力量加强,增强了抗跌倒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人应该加强力量练习。  相似文献   

12.
体质健康作为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运行手段与途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管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从新疆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管理模式的层面出发,建议构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决策与组织机构,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管理激励机制,探索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管理综合干预途径,保障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管理有效实施,以促进新疆地区青少年体质的改善与提升,推动其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对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研究中研究对象飘移现象进行分析,采用逻辑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等,认为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研究中的研究对象飘移是搁置研究对象的明确框定而实施研究的思路和行文状态,具体体现为研究对象替代、研究对象隐匿和研究对象归一。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具有一定的社会共识基础;“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上位概念不清晰;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致因的复杂性。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是中国政府为了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而出台的具有普遍约束意义的文件、法律、法规等,根据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作用可分为“测量政策”和“促进政策”;从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内容维度来看,包括体育、教育、卫生、营养和睡眠等。在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研究过程中,要明确研究对象的构成,不能无视概念范畴而进行研究。在后续研究中,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研究应从总体描述转向特定领域。建议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术语的使用要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参加足球运动和跑步运动大学生的五项健康体适能指标进行测量研究。结果显示,跑步练习后台阶试验指数显著提高,并高于对照组和足球练习组;足球练习后体脂百分比显著下降,并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跑步练习组;另外,足球练习后每分钟俯卧撑次数显著高于练习前。这提示不同运动项目对提高健康体适能各指标的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学生参与操化类和网羽类两类运动项目的锻炼进行研究,大学生锻炼16周后,男生1000m和女生800m指标得到显著提高,操化类女生体脂百分比逐渐下降,立定跳远成绩得到显著提高,网羽类男女生的肺活量指数明显提高,表明长期的运动锻炼后对预防肥胖、提高呼吸机能和心肺功能有明显效果,但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体质的影响也不同,研究结果可为学生谋求针对性锻炼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适宜健身负荷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综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成都地区在校女大学生348人进行实验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适宜健身负荷组、常规体育课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1.适宜健身负荷能有效提高女大学生的上肢力量、腹部力量、下肢力量和灵敏素质,促进体内脂肪代谢,使体脂百分比下降,瘦体重相对增加,体重指数正常;哈佛台阶指数增大,30秒30次蹲起心功能指数下降,心肌收缩力量增强,循环机能的耐力水平提高.2.适宜健身负荷锻炼后,女大学生的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常模水平,体质与心理健康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适宜健身负荷锻炼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可能与年龄、性别和社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对皮褶厚度推测青少年体脂率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体脂率简易测量与评价方法的探讨是体质研究中的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皮褶厚度推测公式在推测青少年体脂率方面的差异,以及公式推测值与双能量X线吸收法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水平,探讨不同皮褶厚度推测公式的优劣,寻证用皮褶厚度测量反映体脂水平的可行性,尝试建立适用于中国青少年的皮褶厚度推测体脂率的推测公式,为体质评价的方法学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木兰拳对中年妇女体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木兰拳运动对中年妇女体质的综合影响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木兰拳运动对降低中年妇女的体脂含量有显著作用,进行木兰拳锻炼能改善中年妇女身体成分的比例。②木兰拳运动对提高中年妇女的循环机能和呼吸机能有显著的作用,进行木兰拳锻炼能加强中年妇女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③木兰拳运动对提高中年妇女的力量素质、平衡素质、柔韧性素质有显著的作用,进行木兰拳运动能增强中年妇女的一般身体素。④木兰拳运动对中年妇女的反应时指标无显著影响。⑤木兰拳运动是适合中年妇女练习的一项安全、运动量适宜、锻炼效果显著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减少,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实现健康目标,通过对期望价值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社会生态模型的分析,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家庭视角论证了整合理论的可能性,提出了将家庭环境层面与个体心理层面相联结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为促进青少年锻炼行为提供了可执行的路径:(1)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需要将家庭体育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无缝连接,树立父母正确的锻炼信念是关键;(2)支持性的家庭体育行为环境是动力;(3)促进性的家庭体育物理是保障.三者激发了青少年锻炼动机,实现家庭体育环境与锻炼动机共同促进青少年锻炼行为,保证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可持续性,进而切实改善青少年的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20.
摘要:“运动是良医”(exercise is medicine,ACSM,2010)不仅适用于成年人,在青少年成长中对其生长发育和综合体质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文以2016年第63届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年会交流论文为例,从世界青少年体质研究进展视角出发,以青少年体质的国际调查、区域分布、测量和统计工具、影响因素和体质干预五个方面对当前青少年体质和健康促进的现状进行总结。研究表明,第63届ACSM年会发表的青少年体质与健康促进相关研究具有3个方面的特征,即:研究选题重视不同地区青少年群体总体趋势,兼顾弱势地区和特殊群体的现状和发展;研究方法重视体能指标、医学指标等客观指标的变化和关联,实验方法和统计方法新颖;研究结果的应用指向明显,重在解决现实问题,对宏观决策具有研究范式的参考价值。结果表明,第63届ACSM年会发表的青少年体质与健康促进相关研究具有研究选题广泛,研究方法严谨,研究结果应用性强的特征。建议我国青少年体质与健康促进的研究在宏观研究的基础上,重视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重视测量指标优选、统计方法科学、指标关联的数据特征分析和社会相关指标分析;在研究应用上既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和趋势又为目标人群提供有的放矢的实践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