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被动伸展性抗阻功能训练在保健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疗体育中的被动运动、伸展运动、抗阻运动是各不相同的几种运动,但这几种运动都有增强肌力、关节活动度和强健韧带的作用。能否将这几种运动的训练方法综合,形成一种新的训练方法,使之既有医疗体育的功能、又有预防运动创伤的功能?为此,我们提出被动伸展性抗阻功能训练方法,试图为专项的功能训练和康复训练提供指导帮助。  相似文献   

2.
北大学生常见膝、踝关节运动创伤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 110 5例北京大学学生运动创伤的性质、部位、相关运动项目进行了调查统计 ,结果发现在运动创伤的种类中 ,以软组织的创伤率最高 ,占总创伤的 89% ,而膝、踝关节创伤为多见。导致大学生运动创伤的运动项目以三大球 (足、篮、排 )为最高 ,占总创伤的 6 7.5 %。同时对一般大学生膝、踝关节创伤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并提出防治运动创伤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252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运动创伤调查,发现民体专业学生创伤的主要原因,是生理因素占34.4%,教学组织因素占29.7%;其主要创伤部位是踝关节占27%,膝关节占21.9%;且散手项目人均受伤次数为1.62,高于套路项目人均受伤次数1.53,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运动创伤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试析世界中长跑训练法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运用献、资料等方法,归纳分析世界中长跑的发展史中9种典型的训练方法,并就世界中长跑训练法的演变,在运动创伤的防治、高原训练的应用、超量恢复原理的运用及训练强度的控制与战术发展等趋势方面作深入的研究归纳。  相似文献   

5.
踝关节运动损伤的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踝关节运动损伤的解剖结构及发生原因的角度上,分析研究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方法及其预防措施。以便更好地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卫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功能训练概念、作用、属性进行梳理与归纳,用图表阐述功能训练的设计理念、训练方法及评价等内容.功能训练是一种由康复领域延伸到运动表现训练的训练体系,是把一般体能训练向专项体能训练进阶的耦合训练理念,功能训练包含人体运动功能链在3个平面、6个方向、11个关节点上灵活性和稳定能力的动作模式训练,通过动作模式的有序和无序叠加使人体基本动作技能与习得性运动技能在神经肌肉募集与激活、本体感觉参与的有效控制下获得更好的肢体平移和旋转.然而,功能训练在理论研究、训练方法以及与传统体能训练之间的关系等仍然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运动表现训练视角对功能训练应用进行提炼,旨在为丰富体能训练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67名各层次女排队员错误的扣球落地姿势致使膝、踝关节运动创伤的原因及预防对策。采用文献、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最后得出:扣球技术不正确是造成异侧脚落地,引起膝、踝关节损伤的重要原因;创伤患病率膝较踝关节高;但少年队员则相反;主攻患者较付攻多,二传则少。双脚同时落地、从事过田径等运动、半路改行者损伤少;年龄小,训练年限短者发病率低。建议:规范扣球落地动作;科学安排好运动负荷;处理好比赛、训练、专项素质和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关系;重视准备与整理活动;加强医务监督和预防伤病教育。  相似文献   

8.
以控制论为依据,应用模式训练方法对中山医科大学田径队高栏组运动员,进行速度、技术、身体素质控制训练,通过实践和各类比赛验证,模式训练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为普通高校训练运动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竞技体操是比较危险的项目,出现运动创伤较多.七十年代以来,虽然训练方法有了很大改进,并且增添了许多现代化的安全设备,但是由于加大了动作难度及运动员的身体负荷等原因,所以创伤事故仍然不断发生.运动创伤,轻则影响运动员的工作、学习和训练,重则造成残废甚至死亡.由此可见,伤害事故是体操训练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定向运动训练中,介绍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涵、定向运动的概念和内涵,论述多元智能理论中的八种智能在定向运动中的分布,并从训练的实际出发,提出利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定向运动训练的具体训练方法,旨在为促进定向运动训练质量的提高及训练方法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旨在调查运动损伤与训练年限的关系。对广东女子手球队员的运动损伤调查,发现参加训练的访3年及7年以上的老队员,其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训练年限与急性损伤成反比,与慢性损伤成正比;发生损伤部位的前三位为踝关节(25%)、手指(21%)和膝关节(17%)。对刚参加专项训练的队员,严格控制一般素质调练与专项训练的转移,规范技术动作,对微细损伤及时处理,是减少运动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运用实验对照法,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飞行学员运动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核心力量训练对控制飞行学员骨关节类损伤的发生率,对预防腰背部、膝部和踝部损伤有着积极的作用,为飞行学员的体能训练科学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长期进行脚斗士运动训练和比赛的人群下肢关节慢性运动损伤的情况。方法:以90名参加脚斗士运动训练四年以上不同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X线、CT、核磁共振检查等方法对训练者下肢关节的慢性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并与未参加该项运动的学生对照组对比。结果:长时间从事脚斗士运动下肢关节的损伤情况与对照组存在差异,慢性损伤的发生率为:骶髂关节5.6%、髋关节3.3%、膝关节27.8%、踝关节34.4%、足关节16.7%,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角斗士比赛及训练过程中存在慢性损伤的风险。训练时间过长、训练场地不规范、训练方式不合理、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不够是造成这些慢性损伤的主要原因,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及改进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4.
蹦床运动训练与伤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蹦床运动 2 0 0 0年正式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我国 1998年才开展竞技蹦床运动。 3年来蹦床运动训练的伤病成为影响训练的顽敌。调查统计材料表明 ,蹦床训练的受伤部位集中在腰椎、踝关节和膝关节等部位。分析认为训练指导思想的偏差、项目特点、转项负迁移以及不科学的训练安排等 ,是造成蹦床训练运动损伤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31支老年气排球队的106名男女优秀气排球队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男子运动损伤发生率为93.9%,女子运动损伤发生率为75.0%,损伤率与肌肉力量不足、准备活动不充分等因素有关。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腰背部、腕关节、小腿、肘、足、骨盆损伤也比较多见。结合老年气排球运动的特点就导致损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膝踝部损伤与安全防范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7名短距离跑跳田径运动员进行为期1年的医务监督和伤病诊治,并作病例分析。发现,在118例损伤中,膝踝部损伤占46.61%。损伤还涉及肌腱及其附属组织、韧带、肌筋膜、软骨等结构。90%以上为轻度损伤,患病率无显著性性别异。85.45%的膝、踝部损伤发生在身体训练和专项辅助训练中。认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膝、踝部损伤,总体上是身体条件与训练不相适应的结果。某侧肢体的损伤与不同专项技术特点中度相关,高强度训练比大运动量训练更能导致慢性损伤的发生和加重。对技术动作与训练、训练密度与节奏、训练计划与安排做出安全评价与监督,这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运动员是尤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优秀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年福建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毽球比赛的56名男女优秀毽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福建省优秀男子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率为87.1%,福建省优秀女子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率为84.0%,损伤率与技术运动运用不合理、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器材等因素有关。常见损伤类型有韧带损伤(43.8%)、关节损伤(31.3%)、肌肉损伤(24.9%),损伤部位以大腿、膝部、足踝部、腰、小腿比较多见。结合毽球运动特点就导致损伤原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下胫腓联合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其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容易造成踝关节慢性不稳定、长期疼痛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通过对其解剖结构、功能特点及损伤机制的探讨,总结诊治方法,提出预防措施,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体育教学训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损伤情况较为严重;损伤部位集中在膝部、腰部和踝部;运动损伤的性质以慢性为主;二级以上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高发率的时间为五、六、七月份;时期为专项技术训练中及比赛前期。  相似文献   

20.
在篮球运动员群体中,踝关节损伤非常普遍,引起踝关节损伤的内在诱发因素很多。本研究对大学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预期性研究,发现踝关节本体感觉(主要是内翻本体感觉)可以作为同侧肢体踝关节损伤的预测指标,而踝关节柔韧性不能作为踝关节损伤的预测指标;本研究中男女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无显性性别差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