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0 毫秒
1.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以浙江林学院2007级定向运动选项班的学生为被试对象,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两组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教学进度、教学场地、教学条件都相同,采用组间比较设计,探讨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锻炼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问卷调查、教育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结合音乐院校专业特点构建了基于柔美教学与NTC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柔美教学与NTC集合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实验组学生体育课参与意愿强于对照组学生;实验组学生对于运动损伤影响专业发展的担忧低于对照组.得出结论:柔美教学与NTC结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促进音乐院校学生身体素质与专业素养的协同发展;减少学生对于运动伤害影响专业发展的担忧,促进音乐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专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血液科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辽宁医学院200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班学生共74人,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38名采用循证医学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36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在临床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医学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PBL与情景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将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结合情景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组学生分别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调查和考试成绩的比较.结果显示,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力,培养临床思维、沟通能力和考试成绩等方面,PBL结合情景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心内科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辽宁医学院200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班学生共64人,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32名采用循证医学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32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心电图诊断等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在临床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医学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针对高校女生在篮球专项学习中的个体差异,运用分层次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研究。对实验组被试连续干预14周,对照组实验期间采用常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用EPQ量表及教师评价的方法分别测出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人格特征和体育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人格方面,实验后实验组被试EPQ的N和L维度分值比实验前相应维度有所下降,并达到显著水平。对照组被试实验前后EPQ各维度分值的变化未达到显著水平。在体育成绩方面,实验组实验后被试的体育成绩显著高于实验前。对照组被试实验前后体育成绩变化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合作学习对女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有一定作用,对体育成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选取192名大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学生参加通常的课外体育活动,实验组学生采用多项目组合干预模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继而对两组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其统计学结果显示:采用多项目组合的干预模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在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以及社交攻击等维度上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锻炼和培养学生体育自学能力,在高校女生太极拳教学中进行分组教学,通过成绩评价和统计比较发现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动作遗忘速度慢于对照组,实验组对体育活动兴趣、自信心都强于对照组.得出结论:小组合作自学方法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提高女生体育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TBL)教学模式在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6级临床本科1、2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各45名,以《预防医学》课程为例,抽签法分为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模式)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理论成绩、操作能力及总体成绩优良率。结果:实验组学生教学满意度、理论成绩、操作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体成绩优良率95.56%,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预防医学专业采取TBL教学模式进行《预防医学》教学,可提高学生教学满意度与总体成绩优良率,提高理论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将民间体育游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3~6岁幼儿的体质测试数据按照国家标准评级,对各项指标的优秀率和均值进行检验,得出两组的综合评分差异是显著的,民间体育游戏对提高幼儿的体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课外体育活动干预对农村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针对提高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参考。以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某农村中学留守学生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50名)和对照组(50名),实验组进行12周课外体育活动干预,对照组正常生活学习,采用张兴贵编制的《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研究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于留守中学生家庭亲子关系的改善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体育游戏对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实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教学实践,对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作用、特点、组织教学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游戏能有效地改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也能增强体育教学的健身和娱乐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游戏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体育游戏在普通高校网球课教学不同阶段的运用,实验组学生学习网球的积极性、网球基本技术、均得到明显提高,教学前后差异显著P<0.5。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足球课教学探讨及调查问卷分析,从体育教学的三个组成部分;运动情感培养、运动机能感觉培养、运动技能培养来分析在不同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足球课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对学生的体育情感培养及技能培养方面强于对照组。在基本技术的培养上对照组强于实验组,在对抗技术应用方面实验组强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体育游戏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河海大学大二年级的部分学生以及河海大学体育系的部分教师进行调查访问。结果表明 :体育游戏在学生中具有相当高的受欢迎程度 ,但大多数教师不太重视和不善于去更新体育游戏方面的知识 ,使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来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研究"PDCA"循环模式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18名学生,实验组58人,对照组60人。实验组将"PDCA"循环运用于《护理学导论》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两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运用"PDCA"循环进行全面管理,改革了教学过程,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游戏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以体育游戏为原型的各种功能独具的活动性游戏在儿童青少年教育、企事业文化建设、社区体育等社会领域日益发挥作用和影响,使目前建立在学校体育基础上的体育游戏课程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与活动性游戏发展本身的要求.体育游戏课程应跨出体育课游戏的局限,将其置身于体育类游戏这一广义概念范围进行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教学目标任务,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关于体育游戏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不断深化和大众体育发展 ,体育游戏这一健身效果好、趣味性强、易于开展的项目 ,越来越受到重视 ,被广泛运用于体育实践。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注重体育教学 ,使学生获得自主、快乐的情绪 ,发展学生的个性 ,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探讨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中的运用 ,主要是加强对体育游戏的认识 ,重视体育游戏在实践中的应用 ,提高对体育游戏的教学、组织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进步幅度成绩评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用黑尔(Hale)的指数转换法,采用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把学生的进步幅度成绩纳入体育成绩,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实验组、对照组学生体育成绩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客观合理地将进步幅度成绩纳入体育成绩中,有利于学生产生目标取向,获得进步成就感,满足学生心理和情感需要,起到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和增强自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三阶段--两形式"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校“三阶段——两形式”体育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证实了该体育教学模式能使教学目标多元化,使高校体育课由封闭式教学逐步走向开放,学生依据爱好选择运动项目,增加娱乐游戏、课堂小知识等内容。在不增加体育课总学时的前提下,既压缩了计划学时,又延长了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时间,使体育课向课外活动有机地延伸。满足学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