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交谊舞项目特点及教学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对交谊舞课程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构建,并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确定二级指标中的技术动作、协作意识、进步幅度和出勤情况作为主体评价指标,运用权重评分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指标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观,以便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N评价应用于大学公共体育成绩的评定,既考虑了学生各次的体育测试成绩,又考虑了各次测试成绩的进步因素,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可以更有效地评定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体育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校学生体育成绩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就当前高校学生体育成绩的测量与评价可采用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论述,并提出保值增分、模糊量化法、进步幅度法及其它建议,有利于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4.
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课程目标建立多元体育课成绩动态评价体系,经过10个月的体育学习后,对实验组和学生组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和体育学习兴趣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多元体育成绩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且优于传统评价方法,并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内容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证,研究探讨符合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体系,使我们的体育教学评价能与体育教学目标相应,从而加快推动学生实现终身体育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体育课成绩评价进行研究,结合体育教学改革和当前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应建立以多元智能为指导的新的评价观: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更大的发展;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从而丰富和完善体育课成绩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多元智能理论下构建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是一种多元化和情境化的评价,它为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实施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的思想出发,结合体育教学改革和当前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的思路,从而丰富和完善体育课程的评价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验,研究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进步分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找出这种既重视学习结果,又重视学习过程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对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教学课,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增加课余运动次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学生参加课余锻炼的次数也明显增加,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还详细阐述了进步分的转换方法,可为体育教学的同行们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教育部制订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为依据,构建了一套体现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为高校体育教师评价学生成绩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也为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Delphi Method、数据统计、评估测试等方法研究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成绩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评价体系融合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课堂教学、阳光体育三部分考核内容。实践证明: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的重新制定,对促进新时期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课程学习具有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石家庄市十二中 16 5 0名中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 ,分析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 ,并提出预防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18~22岁学生心脏功能能力测定方法与评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试验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北省18~22岁在校学生进行F.C.的测试,并对两次负荷的强度及测试结果进行检验,建立正常值.结果表明:1)确定两次耐量试验负荷强度范围;2)18~22岁年龄间学生心脏功能能力没有明显的差异;3)确定18~22岁学生F.C.的正常值和12 min跑评价模型;建议:该标准可以广泛应用与对学生有氧耐力的状况的评价和进行有氧锻炼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构建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确立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一大进步.但如何正确认识与构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很大的分歧.认为:确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不能把学生当作"上帝",不能把学生的"主观性"误当成"主体性",不能削弱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论文在分析研究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正确构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8条具体措施,对深化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登阶运动对大学男生体质未达标群体的体质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大学生体质未达标群体探寻一条针对性强、简单易行且科学有效的运动健身途径,并为其增强体质、科学健身提供一定的现实指导。选取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本科学生体质测试总成绩低于60分的167名大学男生体质未达标群体为研究对象。将被试随机分为3组,通过每周练习3次,每天累积运动60 min,且不同登阶形式每次各练习2组的登阶运动,来对比分析干预前后被试的体质变化情况。结果发现:1)干预后,约26.67%(P<0.05)被试的身体形态、53.33%(P<0.01)被试的肺活量体重指数、26.95%(P<0.05)被试的立定跳远成绩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且被试四肢及躯干部位的皮下脂肪显著降低(P<0.05);2)以登踏220级阶梯为例,单阶走的登速为96.06级/min、单组登踏耗时为137.50 s;双阶走的登速为111.11级/min、单组登踏耗时为118.75 s,且运动持续时间不少于21~28 d的健身效果明显。表明:登阶运动能够有效改善被试的身体形态,提高其肺功能、下肢爆发力及协调能力,尤以对超重者的减脂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高校女生铅球最佳出手角的实验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普通高校女生和体育院系女生的铅球投掷过程进行对比实验,确定出普通高校女生最佳出手角的分布范围和特点,从而为普通高校女生铅球投掷教学和课余训练提供参考依据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实施体育选项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新课标关键在于创新体育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采用教学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实施体育选项教学进行研究,得出:采用选项教学的方法能有效的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质和健康水平方面要优于对照组,有利于学生体育锻炼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大多数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实现共同进步,对同时实现《纲要》中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有积极作用;认为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至少熟练掌握一项体育锻炼技能,为今后从事社会体育和终生体育锻炼提供能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体质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校开展的很广泛,也深受学生们的喜欢,但在2002年全国实施大学生体质测试发现,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对比来阐述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组织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天津大学3个班160名男大学生进行的不同综合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着重探讨和研究了增强男大学生体质的最优化模式.结果表明:不同运动处方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男大学生的身体机能能力和身体素质,以耐力为主的运动处方在发展和提高男大学生身体机能,改善体质上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的调查,得知: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的自我评价的总体水平呈正向性;男生自信心的发展水平高于女生;随着年级升高,大学生自信心反而下降;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学习体育感受”、“体育成绩”、“教师态度”、“家长要求”等。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大学生生活习惯现状与健康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48  
运用问卷法、座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五所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现状和对健康内涵理解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寻求大学生健康成长和良好的途径和方法,旨为更好实施"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