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革现有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优化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结构,按照职业和工作需要为导向设置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努力提高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水平,全力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性人才.最终实现体育教学和就业服务体系相联系、相挂钩,体育课程的设置依据就业需要进行设计安排,形成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2.
职业实用体育随着近年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逐渐成为体育教学的热门话题.学生通过对实用体育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今后工作岗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对以就业为导向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职业实用体育的时间与研究,有必要进行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前,各行业就业情况严峻,高职院校作为职业院校,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迫在眉睫。体育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中的重点科目,适应时代发展,为学生就业添砖加瓦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体育教育在未来工作中的作用,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模式进行探索,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职体育课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符合新时期高职体育教学的教育教学目标要求,对于提升高职体育课程的效率和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概述,归纳行动导向教学法对高职体育教学的启示,分析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改革高职体育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职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进行自身的不断地改革发展以此来适应社会需要。本文就在针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就业需求与能力,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学校之间竞争的加强,高职学校的办学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对高职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发展,重点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以高职计算机教学为例,在分析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进行重点研究,积极构建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以就业为导向"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当前更多的高职院校注重的是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这极大地影响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就业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要摒弃这种教育功利化教育倾向,而是以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本文分析了就业导向背景下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确立构建理论教学、实践训练、素质拓展一体化学生发展目标,以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并对就业导向背景下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体系、评价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网络多媒体教育资源与高职院校展开深度融合,俨然成为高职创新教育发展的落脚点。本文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现状,重视体育课程的就业导向与教学发展方向,构建符合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特点、认知心理、教育需求等。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翻转课堂走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中,其表现出典型的信息化、工具化、人文性特征,教学过程也更加具有个性化与人本化,不同教育优势元素的组合运用,对提升体育教学质量、课堂效率、评价手段的科学性等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高职英语教学也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综述法对和谐理念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导向作用进行阐述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导向途径,旨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全面优化与改革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思想,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重点分析了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化与体育市场化、体育职业化与体育商业化之间的区别和相互关系,指出:体育产业=体育企业 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化≠体育市场化,体育职业化≠体育商业化,对于确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和制定体育产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我国体育行政部门应该向“服务型体育行政部门”转型。在服务型政府职能的总体框架下,初步建立了我国服务型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体系。服务型体育行政部门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体育公共服务、体育经济发展、体育事业管理。国家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主要包括体育公共政策制定、体育法制建设、全国性体育公共服务。地方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主要包括组织体育公共产品生产、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增强体育经济意识、促进体育经济发展;强化体育市场监管、维护体育市场秩序;加强体育风险防范、控制体育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终身体育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对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功能、目的和任务进行分析.阐明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是推动终身体育目标的必然要求.认为:1)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与终身体育的目标整合;2)改革学校体育教学,推动体育社会化进程;3)发展社区体育,促进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运用逻辑分析法和文献法,对竞技体育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竞技体育学是一门本源性、实践性、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竞技行为,逻辑起点为竞技,竞技体育学研究主要内容有竞技体育文化、竞技选材、竞技恢复、竞技训练、竞技参赛、竞技体育管理、竞技体育场馆、竞技体育产业经济、竞技体育科技、项群训练理论等。研究旨在构建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为竞技体育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5.
体育法的价值是体育法的灵魂,而体育法价值的定义则是体育法价值研究的基础,决定着体育法价值研究的方向。通过对体育法的价值主客体的分析和法价值定义的总结与分析,指出体育法价值是体育法与体育实践主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体育实践主体在从事体育实践活动中与体育法相互作用,体育法对体育实践主体产生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6.
摘要:全面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是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还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体育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在“后奥运”时代,公共体育产品的分配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及规范和价值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理清“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分配困局,明确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内容,建立健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表明:一方面,我国公共体育产品的性质和范围不明确,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成熟,欠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下,区域内公共体育产品供给能力的提升对实现公共体育产品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为抓住当前政策红利带来的机遇,并克服随之而来的挑战,需要厘清公共体育产品的性质和范围,建立公共体育产品的多元供给机制,完善公共体育产品的分配制度和监管机制。同时,通过稳步提升竞技体育发展水平、政策资源适度倾斜群众体育、创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合作形式等手段确保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走上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运用生态学和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论述了体育生态平衡的含义;在揭示体育生态系统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失衡、系统内部失衡、区域体育发展失衡、体育效率失衡与体育功能失衡等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体育生态系统回归平衡的路径提出了政策性建议:树立体育生态观,加强体育文化的传播,强化体育人文观;突出学校体育的核心地位,夯实体育生态系统的生存基础;调整体育系统的结构,促进体育的多元化发展;积极构建良好的体育科技运作机制,提高体育生态发展的效率;构建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体育生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俗体育学探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俗体育学是民俗学和体育学科交叉研究的新尝试,它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和现实意义。民俗体育学将以体育与民俗相互交融的关系和民俗体育史实为客观依据,以体育学为基础理论,以民俗体育为主要研究对象,挖掘体育的民俗精神,丰富体育和民俗学的学科内涵。  相似文献   

19.
徐镳是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经过一生的体育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丰富的体育思想,包含体育爱国思想、学校体育思想、竞技体育思想、体育事业发展思想、体育院校办学思想、终身体育思想等丰富内容。他的体育思想时至今日,对我国当代体育事业有关方面工作的开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将简述其思想的主要内容,对照当前体育发展的现状,从体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认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等方面,比较全面分析其思想当代价值,更好地展现其体育思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体育科学体系谈《中图法》(三版)体育类的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80年代以来,人们对体育科学体系的讨论,提出:体育科学体系可分为体育社会科学、体育管理科学、体育人文科学和体育自然科学。体育哲学是4大部类的共同指导学科。文章着重就G80的类名、G8体育类的体系、体育哲学的位置、体育社会科学、体育管理科学的列类、体育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