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德性形成的标志,也是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体现。通常而言,我们一般把习惯视为人的“第二自然”、视为一种适应且熟练的行为模式。而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对常规的习惯进行了新的解读,提出了“主动的习惯”的概念,揭示了主动的习惯的能动性、过程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启发了学校关注基于学生经验的知行合一的行为培养模式,为学生习惯养成构建多样的、开放的环境,激发受教育者生长的愿望,以促进学生“主动的习惯”养成,达到提高学生德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道德成本初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必须诉诸个体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始终存在相应的成本付出,这是道德行为的本质规定。基于这一本质规定,道德缺位的行为并不能免除其道德成本,相反,还须付出额外的巨大道德成本。因此,在主体间性的实际生活中,不论个人还是社会组织或者政府,其行为实现最低道德成本的唯一途径,就是自觉追求道德作为。道德作为的自觉,不仅要求个体具备理性能力,更需要社会予以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3.
道德自我反映出个体道德心理的成熟程度,构成道德形成的内在根据。在现实的道德活动中,道德自我呈现出人生定向性、主体性与整体一致性的特质。通过个体精神、意志中功能的发挥,道德自我达成个体德性完善之实现。  相似文献   

4.
略论道德信仰的含义、特征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信仰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对一定道德价值理想及其规范的信仰;二是对这种道德价值理想及其规范得以成立的根据或者所能达到的理想结果的笃信。道德信仰具有广泛的渗透性、高度自觉性、形上性和价值整合性。道德信仰对个体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提升个体的道德境界,塑造个体的道德人格,激发个人的道德行为;帮助个体进行价值定向,现代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转轨时期,认真研究和发挥道德信仰的作用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党政领导干部道德是指党政领导干部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规范,包括党政领导干部的道德行为、道德习惯以及道德原则和规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为官之德内容丰富,但大都散见于经史子集、邢典律令之中,为官之德的提出,其目的是维护统治者的政权巩固,维护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今天,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对维护社会良性发展,树立健康正确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净化社会不良习俗风气,提升国民道德素养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从道德发生学角度提出自然崇拜、灵魂崇拜和祖先崇拜是原始道德信仰生成的基础。自然崇拜为道德信仰提供了自然秩序论根据,灵魂崇拜为道德信仰提供了个体心理基础,而祖先崇拜为道德信仰提供了社会秩序论根据。在原始初民那里,道德行为是和必然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使原始道德信仰总是以原始崇拜为依托而存在  相似文献   

7.
诚信作为我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个体立身处世之本,是建立道德社会的前提,是个体德性养成的基础。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前,传统诚信思想对于现代公民诚信品性的养成具有较重要的教育价值。而由于传统诚信自身的因素,其价值又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作弊具有隐形人群较大,对作弊的惩罚预期较低;对作弊原因的归因方式更倾向于学生主体;对于作弊行为的道德属性存在分歧等特点。大学生的作弊观念反映出个体在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上的新特点,结合调查分析和个体道德发展新特点,提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作弊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道德启蒙教育是目前教育界备受关注的焦点议题。无论是从个体道德发展规律的逻辑定位解析,还是从社会道德理论建构的实践样态考证,均显示了道德启蒙教育之于个体德性培育和社会道德前行的不可或缺性。人性论、认识论、教育学、生物学和系统学为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开辟了宽广的发展时空。深入把脉和领会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理论基础,可为道德启蒙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推动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挺进。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质量,取决于遗产地政府、当地群众和游客的道德素养。政府不能满足于现状的维护,而是要在积极探索先进的保护手段、合理的保护制度的同时,信守承诺,坚持诚信原则。公众要增强对保护遗产意义的认识,形成良好的遗产保护习惯。遗产地居民和游客个体则应内化和再现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规定,使遗产保护成为其自觉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和实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地位将更加重要。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从传授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培养和激发体育锻炼动机,加强意志品质、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有所稗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训练孤独症儿童的饮食习惯是很重要的,首先应该训练孩子坐在餐桌旁就餐的习惯,其次应该训练孩子独立就餐的能力,还应该纠正孤独症儿童的偏食习惯。  相似文献   

13.
阅读,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被引入大学生英语教学计划中。如何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围绕这一中心,提出了五点技巧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日益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个人特点和个体差异,强调学生由同一目标的划一,被动的学习转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自主地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发展其个性和自我管理、自我锻炼、自我完善的能力,使学生毕业离校后.仍能坚持锻炼.真正起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习惯形成机制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描述习惯涵义,然后根据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的一些研究成果探讨习惯形成的生理机制,又以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心理学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分析习惯形成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当中,笔者总会让学生做一些翻译或写作练习。由于长期生活在汉语语言的环境中,学生在写作和翻译时难免会产生中式英语。本文就学生翻译或写作作业中出现的中式英语进行了分析归类,并提出了一些避免中式英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该文提出了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重要的地位,分析了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潜在因素,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阐述了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策略及养成好的阅读习惯的方法,目的是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和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9.
若要语言纯洁 ,就得对其进行规范。如果语言中的某些错误已被大众所接受 ,就不再作新的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 ,语言不是逻辑推理 ,语言是习惯 ,是约定俗成。语言中的误用现象一旦为社会所接受 ,就便成了地道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重要性指数分忻,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机制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所产生锻炼行为的结果符合行为的动机目标,并在一定的条件保障下,就会促使锻炼行为不断重复、强化,从而形成习惯。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为体育认识水平、体育的兴趣爱好、锻炼效果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