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蔡元培的关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以美育代宗教”。在德国学习德国古典关学的学术背景和执掌北京大学的教育背景,让他有机会在现实中实施他的审美主义思想。这表现为进一步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主张。更为重要的是,蔡氏的美育思想里面也出现了对科学机械主义的批判,这使他的审美思想和西方的审美主义思潮完全取同一步伐,从而与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等美学家一起开启了中国二十世纪的汉语审美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教育实践丰富多采。美育思想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元培一贯强调要把美育与培养健全人格、发扬共和精神结合起来,与反对宗教迷信结合起来,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和科学结合起来,这一切构成了他的三大美育主张。他的美育思想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占有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蔡元培为个案,从蔡元培思想发展过程中抽出一个不大被人关注的从强调伦理道德代宗教到以美育代宗教这一环节作为重点分析,以显示近代思想史上一个带有群体特点的从宗教-伦理道德--美学、美育这样一个流动的社会思潮.在此基础之上,揭示伦理道德和美育在蔡元培思想中的特殊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本文也稍稍涉及从美学、美育的角度切入现代文学观念的产生问题.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站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立场,提出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世界观五育并行的教育方针,主张学校体育要以学生健康为目的,反对选手制;主张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蔡元培的体育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体育教育改革与塑造学生的体质和精神面貌,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回到事实本身"为逻辑起点,当前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现代审美教育的内涵是一、人文理想主义教育.其引导性、超越性、前瞻性是培养有竞争力人才的精神保障.二、功利再启蒙的意义.突破传统"审美非功利"说,在劳动二重性背景下指出功利的合法性域限及其与形上维度的不可分割的对应关系,是保障美育落实到现实人生层面的基础.三、美育作为个性主义教育,应培养敢于说"不"的突破性精神.正面阐释否定性力量的意义,是对美育更高层次的期望.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核心立足于对国民性的改造,培养具有高尚的理想,可以担当将来之文化并具有独立不惧之精神、安贫乐道之志趣的现代公民,重塑民族和国家发展的自信心。通过对蔡元培的信件、日记、著作和演说中关于教育问题的梳理,整体性研究和归纳蔡元培中西融通、兼容并蓄的教育理念,阐释其现代教育思想的宗旨和特色。从“‘本务’观与儒家教育思想的底色”“改造旧的教育体制和塑造新的国民人格”“‘美育代宗教’的命题价值和意义”三个部分分析并阐释国民修养的改造和大国气象之间的关系,以期照应当代教育的突出问题,寻求有历史延伸性的时代问题并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7.
莫雨曦 《美育学刊》2023,(4):113-120
20世纪40年代多被认为是沈从文文化政治理念成形的起始时期,通过梳理沈从文40年代有关文学、社会与“美育”理念的时文,可以探寻沈从文这一时期对社会制度和政治治理的思考。具体来说,沈从文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一说发展出“以美育改造政治”的主张,将文学、音乐、美术都纳入其重造社会的“美育”之中,期以“美的原则”作为最高原则,培养出同时拥有艺术素养、丰沛情感和现代科学知识的下一代新公民,成为建设和治理未来中国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公开发表“以美育代宗教”始于1916年江苏省教育会的演说,而非世人熟知的北京神州学会演讲。从媒介视角观之,“以美育代宗教”之说形成了从口语到印刷文献的媒介传播轨迹,并构建起民国时期以报刊媒介为主体的公共论辩空间。  相似文献   

9.
以美育代宗教、以科学代宗教、以哲学代宗教的设想都有一定依据,但它们当中的任何一种似乎都不能实现单独取代宗教的目标。相对而言,以美育代宗教适应面更大一些。“以宗教代美育”是一股逆流。科学不需要,不应该,也不能够成为信仰。没有自然科学发展作支撑,哲学是无法回答有关信仰的深层次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论点摘编     
<正>勿以艺术教育绑架审美教育王确在《当代文坛》2017年第5期撰文指出,在当前的理论与实践中均存在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混用,由此导致以艺术教育绑架审美教育,从而引发含混与偏移,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厘清。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来完成审美教育的任务,使其实施过程具有抓手,方便落实。但不能以艺术教育取代审美教育,因为艺术教育只是实现美育的途径之一,不在美育自觉之下的艺术教育或许  相似文献   

11.
摘要:美国社会对“Physical Education”一词的解读和认识在经历了“Education of the Physical”(即“针对身体的教育”)和“Education through the Physical”(即“通过身体的教育”)两种阶段后,目前出现了第三种解读和认识,即“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为探寻“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被提出背后的教育理念、社会背景和时代意义等,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印证法等,将“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短语分解成三个部分分别进行解析,阐明了“Education through the Physical”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对人的影响程度和方式等问题,最后总结了“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被提出的意义与进步,并抛出了三种中译方式供后续研究者参考。研究揭示了美国社会对“Physical Education”一词的解读和认识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与时代变革背景。解读出了在“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口号中蕴含的“全人教育”、关注精神层面的深刻意义和理念。研究结果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理念设定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学校体育"元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校体育所处的大环境和学校体育现象、体育教学价值、学校体育理论、思想几方面进行分析,由于体育的多功能性而导致非学校体育因素泛滥,掩盖了学校体育教学属性主导地位,旨在澄清学校体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人们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但在现实中,职业教育院校教师"双师型"素质状况不容乐观。通过考察美、德、日等国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资格的要求,针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作者提出,要加强高职教师资格的认证,规范教师的培养和聘用过程,加强职前培训和在岗培训。  相似文献   

14.
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中应该同时贯彻生命化教育理念,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是唯一能够在提升学生自然生命质量的基础上,兼顾发展学生精神生命及社会生命的课程。"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体育课程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应该坚持"生命第一"的教育理念,为追加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健康存量服务;为培育大学生的精神生命服务,为大学生创造体育休闲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体育教师教育标准的颁布是引领美国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动力,是培养高质量职前体育教师的重要保障。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以美国2001版、2008版、2017 版《初级体育教师教育标准》为研究对象,从标准制定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演变特征及影响等4个方面进行解析,提出培养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启示。研究发现,《初级体育教师教育标准》演变的特征表现为愈发重视将教学过程视作有机整体;更加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逐渐细化评价职前体育教师的依据;日益彰显反思性教学策略。受标准变化影响,美国各州体育教育专业越来越关注社会公正教育的推广以及注重综合性学校体力活动计划的开发。启示:重视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信息素养;优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提倡反思性教学以推进体育教师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隐性课程"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献资料研究法,从理论上探讨了“隐性课程”的基本概念,并结合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分析了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影响因素,认为体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是潜在的化性教育,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领域里应有效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在后现代主义提出的征。它存在于人与"文本"意义的相互阐释、纵深展开的过程之中。从而关心个体的需要, 需要成为后现代语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话"中具有开放性、启蒙性及理解性、反思性等特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与回馈、教育对象自我对话的提升教育对象的地位,最终使道德教育成为个体的内在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文化“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高校体育文化教育进行了研究,结合当前高校体育文化教育需求,构建了“教师引导”、“实践体验”、“环境熏陶”为一体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研究认为,“教师引导”能改变单一隐性的高校体育文化传播模式;“实践体验”能改善“知”与“行”脱节状况,“环境熏陶”能将有形与无形教育结合,影响人的思想思维,固化与规范人的行为。研究设计了“体育课堂平台”、“运动竞赛平台”、“人文活动平台”、“校园环境平台”等四类教育平台,力图将“教” “悟”、“用”融入教育环节,为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搞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1)必须树立健康教育第一的指导思想。(2)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3)培养与师资教育相适应的师资队伍;(4)加大对体育课程内容、结构的改革力度。(5)要尽快改进和完善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内容和方法。(6)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7)有针对性的加强农村体育卫生工作。(8)要大力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各方面的工作。(9)推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基础性建设,,改善办学条件。(10)加强科研工作,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运用献资料、逻辑分析及专家咨询法对我国“体育学科能力”定义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哲学视角重新审视了“体育学科能力”的定义,旨在为体育工作了解“体育学科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