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了实施个性化运动处方在羽毛球选项课教学前后,大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各指标变化,表明在高校羽毛球选项课实施个性化运动处方对学生身体成分、肌肉适能、柔韧适能和心肺功能等方面有积极的改善和促进作用,由于个性化运动处方贯穿于整个学生学习期间,学生羽毛球选项课学习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一体化,学生在学习期间不断加以反馈评价,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评定、跟踪也更加科学化、常态化,个性化运动处方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探寻海西经济区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动态发展情况及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应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将2010年与2005年海西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指标进行纵向对比,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总体水平呈显著下降状态.对此,应当加强健康教育在大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思想的形成、体育卫生健康知识与科学锻炼身体知识传授、柔韧与力量等落后的体适能改善及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试验法探讨运动处方和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结果:运动处方和心理辅导干预后,网络成瘾者摆脱了网瘾状态;网络成瘾者心理指标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等3 项因子经过干预恢复到了正常,而精神病性、人际关系等因子需要进一步干预;运动处方和心理辅导明显改善了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体适能健康指标BMI、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和最大摄氧量.提示运动干预和心理辅导的结合是有益于网瘾戒除的,在帮助戒除网瘾的基础上增强了学生体质,是大学生网络成瘾戒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欧美对体适能的研究在健康体适能方面不断深入,在与运动相关的体适能和与代谢相关的体适能方面逐渐拓展。体适能与工作学习、娱乐和应急处理等生活情况紧密联系。给我们的启示是:1)体适能的发展要与健康紧密相连;2)健康观念应由无疾病的消极观念转向充分发挥身体潜能的积极生活观念;3)学校体育教育应正确处理好健康体适能与运动体适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参加足球运动和跑步运动大学生的五项健康体适能指标进行测量研究。结果显示,跑步练习后台阶试验指数显著提高,并高于对照组和足球练习组;足球练习后体脂百分比显著下降,并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跑步练习组;另外,足球练习后每分钟俯卧撑次数显著高于练习前。这提示不同运动项目对提高健康体适能各指标的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6.
对体育系女生(体女组)和普通女大学生(女大组)各30名肌适能和有氧适能的多项指标同步测试结果表明:两组月经周期各时相的健康体适能呈现多样性变化.肌适能三个时相的腿肌力和行经时相的握力明显大于女大组(P<0.05).而两组内三个时相的肌适能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有氧适能两组在安静状态下差异不显著(P>0.05),而运动负荷试验则显示体女组明显优于女大组(P<0.05-0.01);两组内各时相的有氧适能以黄体时相最优,行经时相最差,卵泡时相与黄体时相或卵泡时相与行经时相比较的统计学差异无规律.这些变化可能与F2(雌二醇)、P(孕酮)和T(睾酮)、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等激素的分泌水平及HPO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性激素的调控效应有关.研究结果为女大学生科学进行运动训练和体育健身锻炼提供参考依据,并为研究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7.
对美国健康体适能与我国传统体育养生在产生的背景、课程实施、评价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博弈研究发现,两者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健康与健康促进”的核心思想展开教学,但在目标确定、教学实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健康体适能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并在兴趣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围绕学生健康水平进行实施.而我国传统体育养生则是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下进行有规律的教学实施,并对课程进行考核,而不是针对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健康促进程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运用身体形态结构和健康体适能指标,从网球运动对高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入手,为高校或高水平运动队选拔网球专业运动员提供依据,也为网球专修班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选取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和西安工程大学等4所普通高校定向运动选项课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4个月的定向运动锻炼,探讨定向运动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后,女大学生的身体成分、上肢肌力无明显变化;柔韧性有所改善,且变化幅度较大;下肢肌耐力和心肺耐力均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
为探析高职公体课女生的健康体适能促进方案,在实验组(民族健身操组)与对照组(常规体育教学组)实验前后对健康体适能相关测试数据进行组内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民族健身操能有效促进高职女生健康体适能水平,可将民族健身操作为常规体育课教学项目的补充,高职院校应深入开展、开发、推广普及民族健身操等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为肺活量体重指数不及格大学生设计有氧耐力素质运动处方两套,为跑跳走组合、篮球组合。结果表明,应用本研究所设计的有氧耐力素质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能有效改善肺活量体重指数不及格大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健康水平。应用健身运动处方组织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深受学生欢迎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体适能源起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力图完整呈现体适能之全貌,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健康体适能进行了相关论述,认为其中身体适能是社会适能和心理适能的重要基础,从而构成健康体适能之全貌,其最终目的在于引导人们保持有余力的健康生活,并借助相关指标进行健康体适能综合监测,而不是将其指标化并以测试项目为锻炼手段和导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体适能测试探讨武术课程对高校大学生体适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大学一年级非体育专业学生共200人,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各100人。实验组进行九周,每周450min的武术训练,控制组则维持正常活动,不另外进行运动训练。在武术训练前一周、第五周及第十周,进行体适能测验。体适能测验项目包括:身体组成、800m跑、坐姿体前曲、立定跳远、1min屈膝仰卧起坐及闭眼单足立六项。结果:武术训练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体适能,尤其在柔软度、肌耐力与心肺耐力方面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O.05)。结论:武术锻炼能有效提升大学生体适能,是极适合在高校开展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体适能的学科发展对中国体质健康测评体系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是对体育范畴内身体综合能力及有关因素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新兴应用学科.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更好地提高体质水平和体育修养,人们对健康与体适能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入,近二十年美国在学校体适能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的发展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高.通过查阅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等方法,就美国体适能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历史、目前的现状特点及理论体系与测评方法等进行透析,并同我国学校体质健康课程的发展水平进行比较,目的在于促进我国体适能测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发展并理性地指明我国体质健康测评体系的构架及该学科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研制适用于中国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人群的精准化运动处方,并构建中国人群运动处方库。方法:1)采用文献计量分析、专家访谈与专家调查确定“制定与实施运动处方规范标准”。2)招募3 414名普通人群和988名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症患者5类慢病人群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随机/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对各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至4个月不等的运动干预,并在干预前、中、后对体质与健康相应指标进行测量与数据分析。3)对于常见人群的常见运动目的的运动处方,采用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进行有效运动处方的提炼与整理。结果:1)“制定与实施运动处方规范标准”包括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流程与基本原则、运动处方构成要素、运动前健康筛查与运动风险评估、体质水平与运动能力评估、运动处方实施中的监控与微调整、运动处方效果评价等内容。2)通过实证研究共获取116个普通人群精准运动处方和70个慢病患者精准运动处方,包括6~17岁儿童青少年24个、18~25岁大学生21个、18~59岁成年人33个60~79岁老年人38个、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8个、高血压患者12个、冠心病患者21个、恶性肿瘤患者8个及2型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16.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引起人们对儿童青少年骨骼肌相关体适能测试的10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关注,目标是激发更多的研究来解答这些问题。这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明确儿童青少年肌肉力量、爆发力(power)、耐力、柔韧性的有效、可信、可行的场地测试方法与健康风险因素/标记物之间的关系;确定运动训练对这些关系的影响;记录追踪这些关系。需要仔细并有针对性地检验柔韧性在健康相关体适能(HRPF)中的作用。体重/体成分在健康相关体适能中是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但它也是一个能够影响骨骼肌测试项目成绩的因素。体重,体脂肪和中心性肥胖以及对这些测试结果进行调整的可能性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有几个问题是关于哪些场地测试最适用于学校。最后,需要建立真正的健康相关体适能测试参考标准的界值点。总的来说,为了青少年HRPF,需要在骨骼肌领域进行更多高质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荆州市太极拳中老年练习组,与相应的对照组健康体适能与技能体适能相应项目的相关指标综合测试,结果表明,太极拳运动在体重控制等方面,对中老年人体适能存在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手段,通过对"体适能"的概念及类型的理论认知,分析"体适能"的概念在体育教学与训练应用的理论依据、可行性及实际推广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1)"体适能"特指机体自组织不断调整与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包括健康、运动与代谢体适能三方面,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特征需要"体适能"概念的引入;2)"体适能"概念对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等环节进行了重新审视,其体现出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科学评价学生健康水平,因材施教及体现人文关怀精神;3)现代运动训练的观念的转变及专项化,强调负荷等特征与"体适能"概念的相关理论架构相得益彰,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训练活动能够最大限度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体适能"概念在体育教育与训练领域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为体育课程科学深入持续的探寻与变革提供了理论储备与实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整群抽样、干预实验等研究方法,随机抽取60名肥胖大学生进行4个月的对比干预实验,结果"运动干预+健康教育"组的体脂百分比、BMI值的下降幅度以及台阶实验分值上升幅度均大于运动干预组,且自行干预2个月,前者的几项指标能保持原趋势,而后者反弹明显.说明对肥胖大学生进行运动干预时必须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一直以来是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从体育的视角出发,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健康水平;哪些测试指标更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健康状况等问题,是体质测试领域一直关注的话题。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体适能测试的国家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经过多次的调整和改进,体适能的测试也完成了由原来的技能相关体适能向健康相关体适能的转变,对我国学生体质测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介绍美国体适能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目前美国普遍流行的五种体适能测试系列(FITNESSGRAM健康体适能测试、YMCA青年体适能测试、总统挑战体适能测试、克莱斯勒基金体适能测试和全国青少年体适能测试)的组成、评价和信效度,特别对占主流的FITNESSGRAM规范参考标准进行进一步解读,以期为我国学生体质测试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