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多民族共同聚居与发展,形成了新疆民族多源生成、多元并存的文化体系和形式多样、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民族地区教育也呈现出多样性发展趋势。通过田野调查、个案研究,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视角,探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以民族体育项目-摔跤为范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将摔跤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具有较强的锻炼价值;能充分满足各族学生的学习需要;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形成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应建立一种尊重差异、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多元文化教育更有利于新疆多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使少数民族文化在教育体系中得以传播和传承。  相似文献   

2.
西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而导致办学条件的落后与教学质量的低下,但教师们不乏高远的教育理想,增强课堂文化的开放性成为他们实现教学理想的根基。课堂文化与学校文化、地区文化是相互影响的,共同的效应最终叠加于课堂文化中。课堂文化的重建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反思教育与生活的应有关系,从生活中捕捉鲜活的文化养料,并使教育从高于生活的角度为生活提供有益指引,从而实现文化的交流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提升学校文化品质 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学校群体成员为主体,是他们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结果。学校文化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学校文化的建设及文化品质的提升对促进学校发展、构建和谐校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互动理论认为学校与社会合作是建立在相互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学校与社会整体性的、可持续的、健康和谐的发展;结构功能理论认为学校和社会只有保持自身功能的正常发挥,并且在社会共同体系中相互合作、进行彼此整合,才能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维持社会系统的稳定和谐;交换理论认为学校与社会合作表现为资源有序、有偿的交换,它促进了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均衡。  相似文献   

5.
一个学校要持续发展,不断强大,除了科学、规范的管理和有效的规章制度以外,还需要倡导一种激励人奋斗的精神。要用一种精神力量来鼓舞和激发教职工的进取意识,引导师生奋发向上,与时俱进,与学校共同发展。因此,我们要培育倡导学校精神,教育教职工正确认识个人的作用、价值和能量,引导人们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世界,充分激发教职工为实现自我价值、与学校共同发展的热情,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建国50余年我国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的变迁,深入探讨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体育改革的要求.认为,和谐社会的学校体育价值取向,是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健康第一"为理念,充分发挥体育对学生身心两方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身心和和谐发展的和谐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个性发展,并对学校发展具有导向、激励和凝聚功能.在集团办学背景下,如何实现校际之间的文化融合,是需要集团各校共同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八十七中小学南校从学校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使南校"阳光教育"与总校"润文化"不断融合.  相似文献   

8.
论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教育理念古已有之,孔子和谐教育思想是我国和谐教育理念的源头,其中"天人合一"、仁者爱人"、"为政在人"、"知行合一"等思想是其和谐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和谐教育思想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重建当代教育精神价值、加强社会道德建设以及建设国际和谐环境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池州学院2010年提出的"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新校训,是池州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和文化精神的集中表述,是学校勉励师生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格言。"以孔子为师"表现了学校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子儒家教育思想中汲取智慧,做到古为今用,孔子的教育纲领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池州学院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也强调以"道"(人生理想)为目标,以"德"(德性教化)为根据,以"仁"(关爱奉献)为依靠,以"艺"(文化专业学习)为内容。"以行知为友"就是积极从陶行知先生求真、求实、求新、求活的教育思想中,寻求学校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的教育启示,推进学校改革创新。"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校训也基本契合了池州学院的办学实际,学校在近四十年的办学实践中,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以生为本,在科学研究上注重博学重行,在社会服务上注重以用为先,在文化传承创新上注重传承创新。池州学院"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新校训,充分体现了学校追求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为扎实推进党史理论教育学习深入开展,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持续推动党建和学校业务融合发展,增强理论知识,锤炼实践能力,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学校党委积极从五个"抓好"做起,扎实开好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截止目前,学校45个教工和学生党支部,均已按照学校党委部署、要求,圆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相似文献   

11.
实现体育强国梦,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和身心健康教育、与个人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必须和社会体育接轨融合。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终生发展;增强学生对延伸和拓展科学锻炼的实际功能的再认识,把科学体育锻炼作为相互融合的载体;建立一种以高校为中心辐射到家庭、社区的综合立体保障机制即学区体育模式,有效促进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达到资源共享、职责明确,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  相似文献   

12.
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界长期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建立一种共在、共创、共长、共享的和谐师生关系。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为建立共在、共创、共长、共享的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新视阈。"共在"即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是生命的共同存在状态;"共创"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平等的对话交流达到相互理解、共同创造;"共长"和"共享"关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的心灵成长和共同分享生命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理论指导,学校因地制宜致力于"发展师生潜能构建高品质学校的研究"的校本课题研究工作,重在挖掘教师、学生潜在的能力(技能),进而使学生成为课题研究工作中的最大受益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学校教师群体中有很多具有不同特长的教师。因此,通过进修、培训、学习等多种渠道提升教师自身的特长技能与专业素养后,再教授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研究实践过程中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为全面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提供理论依托,从而在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基础上,构建师生可共同发展的高品质校园。  相似文献   

14.
由于近年来芬兰学生在PISA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学业成绩,其基础教育体制也相应受到了全球的关注.芬兰学生优异的表现是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体育作为芬兰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被认为是促使其基础教育整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以芬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为研究视角,分析、回顾了芬兰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历程,进而概括了芬兰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包括:倡导"以生为本"理念、重视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课程内容设置合理、推进性别平等教育、"信任文化"氛围浓厚和以信息技术为导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包括:落实资源均衡配置理念、推动生命教育整体发展、加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完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建构学校体育信任文化和积极回应信息技术革新.  相似文献   

15.
中学“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存在着不少"问题学生",他们或表现为品行不端型,或表现为纪律松散型,或表现为学习厌学型,或表现为心理障碍型.中学"问题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因素.对中学"问题学生"的教育应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应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其自身教育入手来解决,共同配合与支持来转化"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16.
目前,优质均衡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学校艺术教育的共同追求。在美国,制定并推行"2020年推进艺术教育行动纲领"便是重要举措之一。"行动纲领"的产生以美国教育界重视艺术教育独特价值、对优质均衡艺术教育的强烈需求为背景,以AEP工作战略计划及行动理论为基础,由AEP组织制定并进一步推广。"行动纲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四大优先领域:强调艺术学习应成为所有学生发展及评估中的关键要素、重视教育工作者入职准备与专业发展中的艺术学习、关注优良艺术教学环境的营造、明确相关领导者知识能力的补充更新对艺术教育政策制定与推行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教科书是实现教育目标、辅助学生学习的最经济、最有效的工具,更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教科书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能满足民族地区的需要、能满足民族地区学生的需要、能满足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科书中反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适当地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是必要的.教科书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能促使学校实现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发布并号召实施的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石,武术是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学校武术教育则是武术传承和发展最便捷有效的途径。研究以范式理论为基础,从范式理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三大功能角度研究学校武术教育在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效应,发挥学校武术教育的功能,促进我国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闲以及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公寓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熏陶的媒介,也是知识和信息传递、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平台。高校应把学生公寓建成学生学习生活的"根据地"。新常态下公寓文化建设关系到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也直接影响到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高校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打造新常态下的公寓文化品牌,持续推进学生公寓文化内涵式发展,更好地帮助学生成才,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0.
加强孝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而且对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儿童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这两个方面,探讨中小学孝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当下实际,从学校、家庭和社会角度出发,为中小学孝文化的教育提出相关对策,力图为中小学孝文化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