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分析了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发展历程,针对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的社会效应与提升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认为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倡导了低碳出行的绿色生活理念、推动了区域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促进了我国自行车运动水平的提高、提升了环太湖沿途城市的形象以及提供了商业营销的平台等社会效应。提出了依托地方政府成立专业办赛机构,着力打造品牌赛事,提升赛事影响力;建立“赛企”联姻有效机制,推进环太湖自行车赛事的市场开发;理顺供求关系,形塑自行车赛事稀缺资源,构建区域特色公共体育服务等新时代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三大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
摘要:依据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等理论,搜集和获取网络自行车骑行数据,借助Excel、SPSS 21、Google Earth、GIS Office等软件对百度收录的以自行车骑行为主题的新闻进行内容分析,从网络服务器获取的自行车骑行APP运动轨迹进行聚类分析,得出自行车骑行者的行为的4个特征:在骑行方式上,独自一人骑行约占25%,男性占绝大多数,非独自骑行中2-20人数段约占65%;在骑行道路选择偏好上,选择国道的最多,其次是城市道路和省道;在骑行空间尺度上,跨省级的最多,其次是市级和省级;在骑行目的上,出于公益、宣传的最多,其次是有组织的节事、活动,出于锻炼磨炼和旅行观光的相当。进而在骑行空间特征方面,聚类得出直游型和环状游等两种简单型骑行模式,以及点轴辐射型、轴环型、双环型、串珠式、点轴辐射与环游的组合型等由直游型和环状游复合形成的组合型骑行模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促进自行车骑行运动可持续发展的4项策略:加快自行车专用道与城市绿道建设;加强自行车骑行旅游安全管理;发挥非正式自行车骑行组织作用;提升自行车骑行的科技和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体育消费特点分析与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体育消费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体育消费结构单一;体育消费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体育消费人口数量少,体育消费人口的结构不合理。制约我国体育消费水平提高的因素有: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及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体育社会化程度的高低以及体育意识的强弱;体育商品供给水平。本提出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当前国内外对自行车运动损伤及其规律的研究情况作了综述。按损伤与自行车运动技战术的关系将自行车运动损伤分为运动技术伤和非运动技术伤。前者研究的重点是损伤的发生机理和预防对策;后者研究的重点是伤病的性质和致伤的因素。对自行车运动损伤规律的研究,国内外所见的文献报告较少,加强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场地自行车1000m计时赛和4km个人追逐赛成绩与相关训练手段的研究,筛选并确立与专项成绩相关最高的练习手段。研究结果表明:1000m计时赛的专项成绩与场地练习和身体素质练习水平相关系数较高,与公路骑行练习的相关水平较低,速度素质是决定1000m计时赛成绩的最重要因素;4km个人追逐赛的专项成绩与公路骑行、场地练习和身体素质练习的相关系数都较高,说明4km项目对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居民网球活动消费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广州市居民网球活动消费特征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广州市网球消费者参与网球活动的动机、方式、消费者的群体特征以及消费水平等,并提出了推动大众网球运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自行车休闲骑行作为一种健康、绿色的休闲健身方式被人们所推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从河南省各地市自行车骑行现状分析入手,了解河南省大众自行车休闲骑行活动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自行车休闲骑行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南方冰雪运动普及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指出,因气候原因,南方冬季冰雪较少、冰冻期短,冰雪运动项目表现出场地匮乏、馆多场少,冰为主雪为辅的特征。场地匮乏、价格偏高和人才稀缺是南方普及冰雪运动的瓶颈。认为,应通过新建、利用、共享等多种措施,增加冰雪运动场地的供给;地方政府要统筹兼顾,实现冰雪运动场馆异地互补;制定和出台政策,为冰雪运动发展提供引领和保障;冰雪企业要细分消费群体,实施差异化、精准化营销策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等,扩大冰雪运动的参与人群;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加大冰雪运动人才培养力度,为推动南方冰雪运动普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依据罗兰.巴特的符号学视角,结合符号消费的特点和低碳环保时代的要求,尝试性地从符号载体、符号编码、符号意义三个方面对自行车运动进行了解读。认为:自行车运动的符号载体,可以是有形的比赛、产品,也可以是无形的文化理念;自行车运动自身的特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引导在为自行车运动进行着编码;自行车运动的符号意义体现在:它是竞争、健康、交往和休闲娱乐的符号。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作为体育消费的潜力群体,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规模将对未来我国体育消费的发展起重要的引领作用。文中基于2017年上海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的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青少年体育消费的层次、结构、项目、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2017年上海市青少年人均体育消费为3 483元,以实物型消费为主,但同时以体育旅游为代表的新兴消费业态的潜力正在不断释放;(2)青少年体育参与、运动技能培养、代际文化传递均对体育消费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服务型消费对于体育参与程度的要求更高。(3)人口结构变量中,性别、所处教育阶段、家庭收入水平等对青少年参与服务型消费的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结论,在加强体育服务产品供给、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培训、重视体育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天空跑赛事的发展现状、运动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国天空跑的发展问题。中国天空跑赛事是一项依托体育强国战略,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兼顾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和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的新兴运动项目。目前还存在宣传推广不足、品牌与文化建设欠缺、融资手段与商业配套落后等问题。认为,应该坚持区域间协同发展,加强全媒体平台建设;打造品牌赛事,提升服务意识与治理理念;充分利用政府与资本合作模式,挖掘附属产业价值。旨在促进中国特色天空跑赛事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跟踪调查、个案分析以及逻辑分析法探索和研究我国潜优势项目之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的制胜规律,指导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运动训练实践,为其备战重大赛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我国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制胜规律主要表现为:完善举国体制,构建分工明确的复合型团队;科学地制定与调控训练和比赛计划;训练方案个体化,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完善的科学参赛模式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自行车运动员不同时长全力骑行时不同阻力模式的选用及功率与心率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为运动员在短时长骑行训练与比赛中科学选用合适大小的阻力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名北京自行车队男子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年龄(25.75±2.82)岁,身高(175.75±4.50)cm,体重(67.50±6.93)kg.使用SRM Ergometer进行测试,采用Open End Test模式,采样频率设置为0.5 s,功率数据精度为1 w,速度测试精度为0.1 km/h.阻尼系数分别为9、10和11档位.受试者2天内进行不同阻力模式全力5 s、10 s、30 s、1 min骑行.结果:(1)5 s全力骑行时,6名运动员在9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2名运动员在10档位阻力模式总功率值最大,功率与心率变化不相关(P>0.05);(2)10 s全力骑行时,6名运动员在10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2名运动员在11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功率与心率变化呈正相关(P<0.01);(3)30 s全力骑行时,6名运动员在11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1名运动员在10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1名运动员在9档位阻力模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功率与心率呈负相关(P<0.01);(4)1 min全力骑行时,8名运动员均在11档位阻力模式时平均功率和总功率值最大,功率与心率呈现负相关(P<0.01).结论:(1)自行车运动员在1 min内短时全力骑行时,骑行时长增加,选用的阻力模式逐渐增大,有利于运动员创造最佳运动成绩.(2)自行车运动员1 min内全力骑行时,心率不随运动强度的变化而产生实时一致性的变化,心率对于短时间高强度自行车运动负荷的监控存在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对我国大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为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提供参考;为提高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提供一些有利的措施,引导居民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昕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769-770,786
争先赛是奥运会女子场地自行车项目.争先赛资格赛200 m计时赛是场地自行车速度负荷强度极高的项目.行进间200 m计时赛的弯道骑行技术是影响专项速度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而且,也是全程技术动作过程中最复杂、掌握和控制难度较高的技术环节.运动生物力学是科学监控和诊断该项目在高速骑行状态下技术动作的有效方法手段.通过研究发现在弯道骑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专项技术训练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岱山有地处上海、杭州湾的区位优势,有岛、海、港、景等生态环境优势,有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时机优势。岱山应抓住这些优势,把握当今休闲运动发展和生活消费之趋势,突出重点、特点、亮点,大力发展海洋运动产业,将岱山建设成为"海洋运动生态岛",即把岱山打造成为海洋生活品质岛、海洋运动赛事基地、滨海休闲养生地,成为我国深耕海洋的战略"基点"。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为推动体育产业和运动康复产业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健康中国战略和共享发展成果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阐述运动康复产业对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促进国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基于运动康复产业现状,对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生产结构要素进行分析;对德国等国外运动康复产业发达国家进行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其值得我国运动康复产业借鉴和学习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运动康复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对策和路径:进一步扩大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规模,建立和完善运动康复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拓宽健康服务业优惠政策的惠及面,降低税费,建立运动康复产业行业协会和职业认定体系;发挥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作用,完善和创新融资机制;实现祖国传统运动康复技术与现代运动康复技术相融合,建立中国特色运动康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以参加“全国自行车锦标赛”男子1公里成年组的2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测试方法,对我国场地短距离自行车男子1公里运动员的全程竞速能力进行了划分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加速能力和相对高速耐力是影响我国场地短距离自行车男子1公里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VAR模型分析法,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存在相互推动的关系;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总量的提升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最后,从改善体育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培养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意识等方面提出促进建议,以提高体育消费水平进而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调查、文献、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和北京自行车运动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在自行车运动成绩及其发展规律、选材体制和运动员成材周期等方面得出了规律性结论.重点考查了北京市自行车运动成绩的起伏原因及其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中长期发展对策,为我国自行车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