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中国房地产广告已存在较为普遍的炫富现象,其产生与中国的炫富思想根源有关,而导致房地产广告炫富现象泛滥的直接原因是广告目标受众定位的高端化。此类房地产广告助长了"炫富"消费观,使炫富的心理需求得到强化,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资源分配问题。对此应完善相关法规,相关行政部门共同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并引导正确的消费意识。  相似文献   

2.
董建义 《传媒》2021,(6):70-72
每一次媒介的变迁都是人类文明的客观反映,每一个阶段的演进都伴随着不同消费文化的形成.融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介的束缚,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广告传播形态:STORYTELLING广告.本文以符号视角探讨了STORYTELLING广告的逻辑和受众认知,认为其降低了受众的阻抗心理,干预并建构受众对广告的"主动"认知,能更好地实现广告信息的传递和品牌系统的打造.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炫富房地产广告大行其道的原因及其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对于炫富房地产广告需从调控房产结构、治理虚假广告、引导健康消费、提升广告策略几个方面合理疏导。  相似文献   

4.
在广告信息铺天盖地的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无数的广告信息,其中,尤以房地产广告为盛.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力是如此强大,而房地产广告中的炫富广告更是成为整个中国社会共同诟病的社会文化问题.诚然,房地产炫富广告触动了社会贫富的敏感话题,致使人们对其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且这种逆反心理在社会大众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据此,本文基于社会语境的视角,从消费主义的意识渗透、社会扶贫与炫富等方面来反思炫富广告产生的社会语境,并探索性地提出了房地产炫富广告转型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探寻房地产炫富广告产生的社会语境根源和发展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5.
郭姝 《新闻世界》2010,(8):167-168
近年来社会上频发各类炫富事件,而房地产商对这种畸形心理的盲目迎合更是造就了房地产市场中漫天遍野的炫富广告。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透视房地产炫富广告,剖析其背后的消费者炫富情结。  相似文献   

6.
一2005年12月8日,《新华社每日电讯》刊发了题为《“炫富”广告大行其道建和谐社会的“噪音”》的文章,指出目前都市楼盘广告普遍存在炫富现象——“新贵公寓”、“富人聚集区”、“国际名流府邸”、“豪宅”等词语和“140~180平米”、“每平米6900元起”之类数字频频出现在广大市民眼前。文章引用了社会学家、大学教授、基层干部和市民们的看法,认为这样的“炫富”广告会加剧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容易埋下激化社会矛盾的种子,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尽快叫停这些“炫富”广告,消除构建和谐社会的“噪音”。文章一出,中国广告协会…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其消费心理的外化,而广告口号是影响消费心理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企业通过广告口号可以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消费者的认知心理,使消费者还未购买商品但已深深地记住有关商品的信息,进而可以预测、引导或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本文通过分析广告口号对于消费心理的影响的几个主要方面,希望能够为企业的广告战略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王磊  邵媛 《新闻爱好者》2011,(18):60-61
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广告设计亦是"以人为本"的设计,人们的消费心理正是影响广告设计的关键,无论是从广告的功能还是从广告的基本要素──色彩、图形、文字上分析,广告设计的核心都是"以人为本",只有充分了解了人们的消费心理、了解了人们的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大众消费时代已经进入了感性消费时代,广告在情感诉求的时候更多地是通过增加产品的心理附加值来使情感直达人心,获得最佳传播效果,使产品销售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社会语境视角下的房地产炫富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告信息铺天盖地的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无数的广告信息,其中。尤以房地产广告为盛。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力是如此强大,而房地产广告中的炫富广告更是成为整个中国社会共同诟病的社会文化问题。诚然,房地产炫富广告触动了社会贫富的敏感话题,致使人们对其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且这种逆反心理在社会大众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据此,本文基于社会语境的视角,从消费主义的意识渗透、社会扶贫与炫富等方面来反思炫富广告产生的社会语境.并探索性地提出了房地产炫富广告转型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探寻房地产炫富广告产生的社会语境根源和发展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1.
广告传播负面影响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殿元 《现代传播》2001,(5):99-103
改革开放以来,广告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广告所负载的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广告意象形态大行其道,消解着意识形态的霸权,并对人们心智和行为实施软控制;受众耽迷于跨国广告所营造的情境之中,以西方的生活模式来设定现代化目标;广告的消极示范效应扭曲了人们的心理常态,导致了"炫耀性消费"、"消费陋俗"等畸形社会行为的出现;广告语成为一种重要的话语再生方式,进而影响了主导文化;大众传播媒介对广告的过分依赖,导致媒介产品的质量下降,从而降低受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端大气上档次"在2013年成为年度网络用语之后,并未昙花一现,而是逐渐成为日常用语,这是转型期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结果.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的奢侈、时尚、消费的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该词成为网络热词的原因: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意愿提升是基础;借助消费高档商品向更高阶层流动的欲求是社会心理原因;而大众传媒和广告反复暗示,使高端、大气、上档次成为价值选择,并借助网络进入公众视野.  相似文献   

13.
魏伟 《视听纵横》2002,(2):94-95
广告是针对消费的信息传播活动,其目的是使消费对企业、产品或服务产生认知,改变消费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态度,促使消费产生有利于企业的消费行为,增进消费购买后的满足程度。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广告是一种以说服为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能否针对目标市场进行诉求,诉求的内容是否针对消费的心理需求,是否为消费所接受决定着广告活动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变迁与广告的发展具有某种深层的内在联系,社会变迁为广告发展创造环境,广告发展又反映着甚至助推着社会的变迁.本文通过宏观的认知变迁考察和微观的认知心理分析,从个体内化和社会教化两个层面揭示广告如何通过消解和建构认知图式进而影响社会认知心理.  相似文献   

15.
记得有一位美国人说过:一流的企业,要靠一流的营销,而一流的营销离不开广告.广告是促进营销的有力武器,能赢得社会舆论的强力支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使广告更能影响顾客的消费心理,刺激顾客的需求和购买欲望呢?这是现代"注意力经济"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消费群体由有着共同心理需求的消费个体组成,他们有着特有的消费心理特征,对不同消费群体心理需求的准确把握,广告诉求才能直抵消费者的心里,影响消费者,使其产生购买行为。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进行分析,是广告诉求的需要,更是广告实效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李旭 《传媒》2021,(2):75-77
微电影广告是以品牌或产品的商业推广为目的,最终是为了让受众认可广告片中的产品,而微电影广告是否与受众心理特征相符直接决定了受众对微电影广告的接受效果.诞生于2019年春节季的《啥是佩奇》的微电影广告片就凭借着对受众心理的精准把握成为当时刷爆朋友圈的"爆款"短视频.微电影广告只有基于受众的心理来进行创作,"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提升受众的"使用"效果,才能在"贴满墙纸"的屋子里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8.
目前,报纸上高档楼宇广告用语中多有“炫富”意味儿的词语,如“上品上居之地,孕育大富之家”、“至上富人区“、”贵胄专线”、“匹配高贵身份”、“尊崇大宅阶层的奢华享受”等。  相似文献   

19.
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广告设计亦是"以人为本"的设计,人们的消费心理正是影响广告设计的关键,无论是从广告的功能还是从广告的基本要素──色彩、图形、文字上分析,广告设计的核心都是"以人为本",只有充分了解了人们的消费心理、了解了人们的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丁娟 《东南传播》2011,(5):114-116
手机广告是一种新媒体广告,具有成本低廉、针对性强、互动性高、表现形式多样的特点。手机广告能否继续生存发展,消费者对其是否接受与认可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本文分析了手机广告的消费群体及影响手机广告效果的消费者心理因素。指出应从提高手机广告可信度、给予消费者优惠、有针对性地投放高质量广告、提供权威认证、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