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一次逐增强度运动血氨(BA)、血乳酸(BLa)浓度变化规律,旨在研究它们是否可以敏感的应用于监测不同强度的运动性疲劳。方法是对31名男性大学生进行渐增负荷运动,测量安静时、每一负荷后及恢复期心率(HR)、吸氧量(VO2)、BLA、BA。结果显示:渐增负荷运动中HR、VO2、BLa、BA都有显著上升的现象;各级负荷时的BA浓度都与安静时浓度呈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当BLa为2 mmol/L时BA浓度为33.8umol/L,BLa为4 mmol/L时BA浓度为40.1 umol/L,低强度负荷时BA先于BLA出现明显的堆积。提示:监测较低强度的运动BA比BLa更为敏感;BLa结合BA指标能更科学的反映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少年短距离游泳运动员血乳酸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乳酸作为体内能源物质在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它的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供能体系。本文通过对10名少年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半年的血乳酸递增强度追踪测试,根据个体血乳酸随运动强度变化的规律,应用乳酸——速变线、无氧阈值、最大血乳酸值及相对应的指标正确评价运动员有氧和无氧能力。根据专项要求,合理地安排每阶段游泳训练的比重。住机能评定及提高运动成绩方面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江苏省游泳队男子12名、女子4名运动员从2012年4月13日-2012年9月7日期间,为期145天、160人次正常训练课(包括有氧、有氧无氧混合、无氧)过程中对其血乳酸的检测观察、分析比较,较为客观地反映了血乳酸在不同训练强度中的变化特点,以期为游泳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参考;通过血乳酸与运动成绩之间指标关系的变化,以期为训练负荷的控制、训练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研究对游泳运动员在训练测验和比赛两种负荷条件下,血乳酸、心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旨在研究不同性质负荷对游泳运动员机体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比赛条件下游泳运动员机体承受负荷最明显的表现是,负荷后对机体的影响要比测验负荷大;比赛和测验负荷后,血乳酸和心率两项指标的变化并不呈同步趋势。在超过最大强度负荷的情况下,血乳酸指标能较准确地反应游泳运动员机体承受不同负荷的变化特征;比赛负荷和测验负荷,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训练负荷达到比赛负荷要求的关键是提高心理负荷强度。  相似文献   

5.
血乳酸测试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中长跑运动员血乳酸的测试,找出个体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训练的适宜强度,从而科学地安排训练,使运动能力得到较快发展;并利用阈值速度与有氧耐力的关系推导出运动成绩的预测公式。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游泳运动员100m、200m、400m三种高乳酸距离负荷后血乳酸、心率变化规律,选择广东省游泳队运动员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距离负荷后最高血乳酸时值、最高心率水平受负荷强度的影响;不同距离负荷后血乳酸下降速率差异明显,形成单峰型和双峰型的血乳酸下降曲线,说明三种距离负荷强度、持续时间等时间等负荷特征影响机体内乳酸平衡状态;心率在负荷后血乳酸消除中起重要作用,恢复期保持一定的心率水平,有利于加快血乳酸的消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氧浓度环境下的个体乳酸阈血乳酸值,个体乳酸阈时间,个体乳酸阈速度的变化,为低氧训练和低氧健身的强度监控提供生化学依据.对象与方法 以广州体育学院19名男生为研究对象,广州体育学院常压低氧房为实验场所,分别在常氧和三个急性低氧(氧浓度为18.5%,16.5%,14.5%)环境下,利用prince-100H血氧饱和分析仪和EKF-c-line GP型号乳酸盐仪和Max-Ⅱ心肺功能系统仪等仪器,以逐级递增负荷的方式分别测定受试者在常氧的最大摄氧量、常氧和三个急性低氧环境下与时间对应的血乳酸值,最后利用个体乳酸阈得出个体乳酸阈曲线、个体乳酸阈血乳酸值、个体乳酸阈速度及个体乳酸阈时间,比较不同环境下个体乳酸阈的变化.结果 受试者在本次实验以递增负荷方式,在急性低氧和常氧环境下:个体乳酸阈都随着氧浓度的下降而发生相应的下降,其中个体乳酸阈血乳酸值分别是(4.61±1.07,4.59±0.89,4.69±1.09,3.78±1.21)mmol/L,对应的个体乳酸阈时间分别是(10.09±2.27,10.31±3.09,9.92±2.73,8.02±2.98) min,对应的个体乳酸阈速度分别是(8.82±1.08,8.67±0.95,8.42±1.11,8.1±0.79) km/h.且在14.5%氧浓度环境与常氧环境相比,发现个体乳酸阈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实验建立急性低氧环境下个体乳酸阈测试的模型、推算个体乳酸阈,发现了个体乳酸阈与氧浓度的规律;为急性低氧训练和运动健身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生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观察糖代谢缺陷动物在糖负荷后血糖、血乳酸浓度的动态变化特点。通过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分组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OGTT),连续观察糖负荷后第30、60和120分钟的血糖、血乳酸浓度一时间曲线的动力学变化过程,测定胰岛激素,运用对比分析,数学模型的建立,在代谢应答的整体水平观察、分析调控过程,讨论了不同运动干预方式的影响特点.探讨各种变化发生、发展可能的机理。有助于从动力学角度加深糖与乳酸代谢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对山东理工大学中长跑队8名男运动员运动后的血乳酸、血尿素等指标进行了测试,采用数理统计、实验研究等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量化分析。从结果看,运动员完成相应负荷强度后即刻至次日晨(12小时后),血乳酸和血尿素水平均高于运动前安静值(P<0.01),表现出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的高度相关性和个体差异。依据上述指标及时更正训练方案,结果表明血乳酸与血尿素指标的联合应用能较准确监测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训练水平,从而科学地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10.
篮球运动两种负荷与血乳酸心率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院男篮代表队在不同篮球运动负荷中血乳酸、心率的测定及比较,发现无氧耐力是影响篮球运动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血乳酸是评定运动员无氧耐力水平的标准,同时,也能作为控制篮球运动负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肌氧含量与血乳酸浓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运动过程中人体骨骼肌组织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与个体乳酸阈间的关系.方法:用近红外三波长肌氧监测系统,对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作等级性递增负荷运动时,局部骨骼肌组织中的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进行了无损、连续、在体实时监测与分析,并同步测定和记录受试者的血乳酸浓度.结果: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与个体乳酸阈和运动强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p=0.01).结论:本研究为无损监测和评定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状况、掌握训练强度、评价训练效果引入新的生物学测试指标和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专项素质、技术训练间歇时间的监控,来反映训练强度,把握合理的训练负荷。方法:8名武术套路专业运动员分别以60 s、90 s和120 s组间歇完成三组专项素质动作训练,技术训练分别以2 min、4 min组间歇完成三组半套练习,分别以6 min、8 min间歇完成四个整套练习,在运动前、每组/个训练后取耳血测血乳酸,并监控心率。结果:专项素质训练90 s、120 s间歇运动后即刻,血乳酸值与60 s间歇差异均具显著性(p<0.05);半套第三组练习后即刻,血乳酸值组间歇2min与4 min差异具显著性(p<0.05);整套第四个练习后即刻,血乳酸值组间歇6 min与8 min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专项素质训练中90 s间歇训练效果较好;半套多组练习,2 min间歇运动强度累积效果好;整套多个练习中6 min间歇对发展运动员耐受高乳酸环境的刺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概述了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三种酶的生理生化作用以及运动对血液中酶活性的影响运动训练可引起血清CK、LDH活性升高,增高的程度与运动与运动持续时间,以及受试者的训练程度、运动类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足球运动员补充糖和/或肌酸对运动后血乳酸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8名男性足球运动员,按正交表L4(23)进行实验设计,进行关于糖、肌酸补充对足球运动员体能影响的效果观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补糖可以显著降低赛后血乳酸水平,补肌酸对赛后血乳酸水平无显著性影响,二者无显著性交互作用;补糖能显著性升高力竭运动后血乳酸值,补肌酸对力竭运动后血乳酸值无显著性影响,二者无显著性交互作用.结果提示补充糖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无氧能力,有利于足球运动员提高赛场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5.
健身跑运动对中年人血脂异常者血脂、身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乳酸阈下强度健身跑运动对中年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90名(男45名,女45名)中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成低强度组(L组)、中等强组(M组)和对照组(C组)三组。L组和M组分别参加8周乳酸阈下强度健身跑运动。结果:8周运动干预后,L组和M组血脂指标均有改善,而且8周运动后M组TG、LDL-c/HDL-c的降低量明显高于L组(p<0.05)。同时体脂百分比、体重及体重指数较运动前明显降低(p<0.01)。C组血脂指标8周前后,除LDL-c水平明显增高外(p<0.05),其余无显著改变;身体成分各指标8周前后亦无显著行差异。运动干预后,体脂百分比的降低与TG、HDL-c与LDL-c/HDL-c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8周乳酸阈下强度健身跑运动对中年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身体成分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但对于血脂与体脂百分比改变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主要探讨递增强度运动过程中与恢复期摄氧量以及恢复期间血乳酸的变化特点,并将血乳酸的恢复速率(V)与最大摄氧量(VO2max)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摄氧量与血乳酸的变化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且血乳酸的恢复速率与最大摄氧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该项研究将为赛艇运动员有氧代能力的检测与评定提供科学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7.
对100 m跑血乳酸变化特征及速度训练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74名不同水平受试者100 m跑和不同短段落重复跑后的血乳酸测定,发现受试者的训练水平对100 m跑后的血乳酸值有显著影响.不同训练水平受试者100 m跑后血乳酸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堆积.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糖酵解系统供能速率及其调节能力和机体的抗酸能力是100 m运动员加速能力、最大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的限制性因素.不同段落重复跑后的血乳酸值在随着跑距的延长逐渐升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急剧升高的阶段.在本实验中,该阶段大约发生在运动6s~8s之间,选择血乳酸急剧升高之前的段落进行大强度重复跑,对发展速度素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求1500m运动员耐力训练的最优效果,采用实验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省属3所高校10名男子1500m运动员运用5级递增负荷法进行无氧阈的测试,并对心率和血乳酸等生理指标进行监控、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显示:(1)无氧阈强度时血乳酸与心率的变化曲线高度相关,可以用心率来代替血乳酸指标指导训练,是1500m训练中控制运动强度的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2)高校1500m运动员耐力训练可以参照171±9.2这个范围作为男子无氧阈强度的临界心率,以3.9mmo1/L作为乳酸无氧阈的临界值。(3)在实际训练中可以采用低强度训练负荷、长时间中强度耐力训练和间歇性大强度训练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东省拳击队8名优秀运动员在赛前训练期间4种专项强度训练的心率和血乳酸的监控分析,旨在为拳击专项强度训练监控和训练安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