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试男子30km跑后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尿蛋白及其组份的变化,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运动性肾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参加2011年全国绿道长跑挑战赛30km的男子10名,分别于运动前、后采集肘静脉血(即刻)和尿液(运动后15min)进行血乳酸、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尿总蛋白及白蛋白、β2-MG含量的测定。结果:男子30km跑后,较运动前相比,尿总蛋白、白蛋白具有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β2-MG、Alb/β2-MG比值呈显著性增加(P<0.05);血乳酸、血清肾素具有极显著性升高(P<0.01),血管紧张素Ⅱ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醛固酮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30km跑致肾功能暂时性异常,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应激显著,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运动性蛋白尿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基因多态与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强度有氧运动降压效果的关系,为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78名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I/D、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T1R)基因A/C和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T/C多态。所有受试者分别以60%VO2max进行一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实验(MAET)、以40%VO2max进行一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实验(LAET)以及1次安静对照实验(RCT),时间均为40 min。每次实验前后测定24 h动态血压(ABP),包括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结果: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均符合哈-温遗传平衡定律(P>0.05)。与实验前比较,MAET、LAET后各基因型组血压水平均显著性下降(P<0.05),RCT后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LAET后,ACE-DD基因型组SBP低于ACE-II/ID基因型组(P<0.05)。LAET后,≥3个RAAS高危等位基因组SBP和DBP均低于≤2个高危等位基因组(P<0.05);MAET和RCT后,两组血压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AAS基因多态可影响急性有氧运动的降压效应。ACE-DD基因型携带者低强度有氧运动的降压效果优于ACE-I等位基因(II/ID)者;≥3个RAAS高危等位基因患者低强度有氧运动的降压效果优于≤2个等位基因变异者;中等强度运动以及安静对照实验后,血压无显著性改变。  相似文献   

3.
有氧代谢能力的应用及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多层次、不同途径较系统地研究影响最大有氧代谢能力的生理学因素及最大摄氧量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结果发现:少年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与疲劳主观感觉有关,其最大摄氧量负荷时的R.P.E值低于成年人;不同负荷形式测定的最大摄氧量值有较大的差异,按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固定跑台、功率自行车、台阶;耐力训练可提高有氧代谢水平,特别是无氧阈值或最大摄氧量利用率;在白、黄、黑肤色人种中,最大摄氧量值无种族差异;在力竭性运动中,线粒体钙聚积抑制细胞呼吸,可造成有氧代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究低氧和运动对胰岛素抵抗以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5周龄雄性SD大鼠4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进行8周高脂膳食喂养,通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测定,葡萄糖耐量试验,判断建模是否成功;将建模成功大鼠进行4周的低氧运动干预,于末次干预后腹主动脉取血进行指标测定。结果:8周高脂膳食后高脂组大鼠较对照组体重增加(P<0.01),FPG虽未见显著性变化,但FINS和HOMA-IR有明显升高(P<0.01),ISI显著性减小(P<0.01),葡萄糖耐量出现严重受损;4周低氧运动后大鼠体重下降(P<0.05),糖耐量受损程度减轻,且胰岛素抵抗程度减轻,胰岛素敏感性增大;血清脂代谢指标 TG、TC 和 FFA均出现显著或极显著性低于常氧安静组(P<0.05,P<0.01),而 HDL-C 则显著性高于常氧安静组(P<0.05),低氧运动对LDL-C影响不大(P>0.05)。结论:低氧运动可有效改善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这可能与血脂代谢的改善有关;低氧运动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较单纯低氧或常氧运动有更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除了经典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机体的水、电解质等平衡进行调节外,在心血管系统还存在局部RAS,可自身合成、释放肾素和血管紧张素(AGT),在高血压、心肌缺血、心肌肥厚、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上具有重要作用。总结了经典和局部RAS的机制及作用,并对运动与RAS的关系进行综述。由于运动可激活RAS,我们是否可以间接地推测:在剧烈运动对心脏的影响中,RAS起到某种损害作用?因此对运动与RAS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大强度运动引发心脏损害的机制以及应用AⅡ转换酶抑制剂能否减轻心脏损害等问题,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运动条件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心血管功能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与监测。结果表明,运动15min和30min即刻,血浆AugⅡ较安静状态分别上升22%(PMO.01)、56%(P<0.001);运动30min时心血管功能指标明显上升(均为P<0.001)。与对照组相比,血浆AugⅡ含量在各观察指标有显著差异。提示:耐力运动可使少年运动员血浆AugⅡ合成释放显著增加,参与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选取体育专业足球队学生(专业组)、非体育专业不运动学生(对照组)和体育锻炼持续一年以上的学生(锻炼组)为实验对象,采用德国h/p/cosmos跑台和美国MAX-Ⅱ心肺测试系统等设备测定其在运动过程中心肺功能各指标及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专业组和锻炼组达到乳酸阈时的跑速、血乳酸浓度高于对照组;乳酸闽和最大吸氧量(VO2max)时的摄氧量(VO2)、氧脉搏(O2P)、每分通气量(VE)、跑速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拉丁舞练习对女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对女大学生拉丁舞练习前后的心肺功能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女大学生拉丁舞练习后最大摄氧量(VO2max)、相对最大摄氧量(VO2max/kg)、最大氧脉搏(O2Pmax)、最大通气量(VEmax)等指标均高于练习前(P〈0.05),而安静心率(HR)明显低于练习前(P〈0.05)。结论:拉丁舞是很好的健身项目,对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方法:雄性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长期耐力训练组(n=20),长期耐力训练组从3月龄时开始进行6个月的耐力训练,建立长期耐力训练运动模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各组大鼠心脏血管紧张素Ⅱ的分布和表达进行观察和测定;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组大鼠心肌Bcl-2和Bax mRNA的表达进行测定;使用酶链反应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氧化型谷胱甘肽的含量。结果:E组大鼠心脏血管紧张素Ⅱ的表达与C组相比明显上升(P<0.05);E组心肌中Bax mRNA的表达较C组有显著性增高(P<0.05),Bcl-2 mRNA的表达与C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变化;E组血清氧化型谷胱甘肽的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长期耐力训练后,大鼠心脏血管紧张素Ⅱ表达增强,通过氧化应激途径加剧了心肌细胞凋亡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跑台运动对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大鼠白色脂肪组织(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AT)内肌肉合成抑制因子(myostatin,MST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膳食组,分别喂养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8周后分别筛选16只普通大鼠和16只肥胖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SC,n=8)、运动对照组(EC,n=8)、安静肥胖组(SO,n=8)和运动肥胖组(EO,n=8)。EC和EO组以21 m/min速度进行跑台训练,同时SC和SO组置于静止跑台,自由活动,每次1 h,每周5次,持续8周。测定大鼠体重、血清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分离大鼠肾周脂肪和睾周脂肪作为WAT,肩胛区脂肪作为BAT,称重。采用RT-PCR分别检测WAT和BAT内MSTN和ActRⅡB的mRNA水平。结果:1. 与SC组比较,EC组体重显著降低(P<0.05),BAT质量极显著增加(P<0.01),HDL水平显著增加(P<0.05);SO组体重、WAT、TC水平极显著增加(P<0.01),TG、LDL水平显著性增加(P<0.05),HDL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与SO组比较,EO组体重、WAT、TG水平显著降低(P<0.05)。2. 在WAT内,与SC组比较,EC组ActRⅡB极显著性降低(P<0.01),SO组MSTN极显著性增加(P<0.01);与SO组比较,EO组MSTN、ActRⅡB表达极显著性降低(P<0.01)。在BAT内,与SC组比较,EC组MSTN极显著性增加(P<0.01)、而ActRⅡB极显著性降低(P<0.01),同时SO组ActRⅡB也极显著性降低(P<0.01);与SO组比较,EO组MSTN、ActRⅡB极显著性增加(P<0.01)。结论:8周跑台运动可能通过MSTN信号通路调节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大鼠WAT和BAT质量变化。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观察灌服甲烷水对一次性力竭运动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心脏组织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对运动性心肌损伤产生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运动对照组(EP组)、运动甲烷水组(EM组)。EP组和EM组分别于运动前30 min灌服蒸馏水和甲烷水,之后进行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采用化学比色法、ELISA和Luminex xMAP?技术(液态悬浮芯片技术)检测大鼠血清和心肌中生化指标。结果:1)EM组较EP组运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2)与C组比较,EP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心肌eNOS水平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3-NT含量极显著性升高(P<0.01);与EP组比较,EM组血清中cTnI水平显著上升,IL-1β、IL-6含量显著下降(P<0.05),大鼠心肌eNOS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活性、T-AOC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MDA含量、3-NT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灌服甲烷水提高大鼠运动能力,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肌eNOS水平,催化NO生成,舒张血管;提高心肌抗氧化能力,改善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对运动性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对优秀男子曲棍球运动员为期2个月的跑动能力训练进行训练监控,分析训练的效果及机制,验证训练计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我国优秀男子曲棍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和训练监控提供实证参考。方法:在全国锦标赛前对19名男子曲棍球运动员,实施为期2个月的跑动能力训练,在训练前后进行有氧能力、无氧能力、专项体能的测试与评价。结果:1)训练后,绝对摄氧量水平不变,相对摄氧量水平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递增负荷恢复期的血乳酸显著下降(P<0.01);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等指标训练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运动后的血乳酸与跑动能力训练前相比显著下降(P<0.01)。2)与训练前相比,3000m跑成绩显著提高(P<0.001);立定跳远、30m跑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训练前后无显著差异,5×25m折返显著提高(P<0.01)。结论:1)训练前,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达到优秀运动员的水平,爆发力低于国家队队员水平,而速度耐力高于国家队队员的水平。2)研究所制定的有氧能力训练、无氧能力训练和混氧能力训练计划可有效提升运动员跑动能力,运动员的爆发力、速度耐力和有氧能力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水平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的身体热调节反应以及补液干预对热调节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8名男性高水平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运动员年龄16.1±2.3岁,最大摄氧量44.5±7.2ml/kg/min,训练年限3.8±1.7年.分别在常温常湿、高温高湿和高温高湿补液三种条件下进行运动,每一种条件试验间隔时间为10天,运动的强度都为70%VO2 max.且在每次试验前后测试核心温度,试验过程中测试血乳酸、心率,试验后收集汗液测试电解质.结果:(1)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员机体核心体温、血乳酸、心率、汗液离子浓度均显著高于常温常湿环境,运动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常温常湿环境;(2)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通过补液,运动员机体核心体温、血乳酸、心率、离子浓度均显著下降,运动持续时间显著升高.结论: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员的核心体温、血乳酸、心率等升高明显,汗液离子丢失明显,运动持续时间较短,运动能力受到较大影响.补液对减少高温高湿环境汗液离子丢失、维持运动能力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三种HiLo模式对游泳运动员身体机能及运动成绩的影响。方法:32名男性游泳运动员随机分成对照组、HiLo-1、HiLo-2、HiLo-3,每组8人,4周训练。于训练前、每周后测试身体机能指标和运动成绩。结果:(1)RBC、Hb、Hct:低氧组三周后显著变化,P<0.05;四周后HiLo-1和HiLo-3,P<0.05;HiLo-2,P<0.01。(2)VO2max:HiLo-2四周后显著变化,P<0.05。VAT:对照组四周后(P<0.05);三、四周后,HiLo-1和HiLo-3(P<0.05、P<0.01),HiLo-2(P<0.01、P<0.001)显著提高。VAT/VO2max:四周后,对照组、HiLo-1、HiLo-3(P<0.05),HiLo-2(P<0.01)显著提高,HiLo-2> HiLo-1> HiLo-3>对照组。(3)400M和800M成绩三周后显著提高,P<0.05。低氧组优于对照组,HiLo-2优于HiLo-1和HiLo-3。对照组> HiLo-3>HiLo-1>HiLo-2。结论:HiLo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人体RBC、Hb、Hct,提高运输氧的能力;短期HiLo对VO2max的提高有限,但可促进VAT的改善,提高机体的用氧能力;有利于中长距离游泳运动;HiLo-2500M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游泳运动后大鼠海马cAMP浓度变化,探讨不同游泳运动方式对海马cAMP的影响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游泳运动模型(持续运动、间歇运动),采用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法,观察大鼠海马cAMP浓度变化,并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运动后持续组和间歇组cAMP浓度均呈锯齿形特征,但变化规律有明显差异。持续组先降后升,与对照组相比在即刻、60min、120min、240min有所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在60min达到最低值(p〈0.01);运动后30min略高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间歇组先升后降且变化幅度逐渐增大,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后240mincAMP浓度达到峰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运动后30min、120min cAMP浓度呈下降趋势,有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后即刻、60min cAMP浓度略有上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游泳运动方式对海马cAMP的影响不同,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6.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焦虑状况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筛选社区高血压病患者20人(男3名、女17名),平均年龄为62.50±2.82岁;施以1h/天、6天/周中等强度运动;在运动16周前中后分别填写心理焦虑量表,检测身高、体重、腰围、血压、体脂百分比以及血管紧张素Ⅱ、肾上腺素、皮质醇。研究结果:1)与运动前相比,16周运动后维持抗压药正常量的人数从90%下降至45%,35%受试者服药量减半,不服药的人数增长了10%;2)运动16周末受试者SBP、DBP均出现非常显著性的降低(p<0.01),且脉压差也有显著性的降低(p<0.05);3)运动16周后焦虑水平有显著性的下降(p<0.01),且近69%高血压患者的焦虑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4)运动16周后血清AngⅡ、E以及COR的含量均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研究结论:1)中等强度运动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2)中等强度运动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水平,且情绪向良性发展;3)中等强度运动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清AngⅡ、E以及COR的含量,这可能是中等强度运动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状况及降低血压的生理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次及多次高温预处理对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后人血液白细胞HSP70mRNA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受试者随机分为运动对照组(C),一次高温预处理组(P1),多次高温预处理组(P2).P1组进行一次性高温预处理1h(桑拿,温度46±1℃,湿度85%-90%,体重下降2%).P2组每隔三天进行一次(共八次)高温预处理.C组采用Bruce方案在跑台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P1和P2组高温预处理结束,在室温下恢复24 h后,在跑台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运动结束后记录最大心率、最大运动通气量、最大摄氧量、呼吸商等,同时记录通气阈时的通气量、最大摄氧量利用率等.C组、P1组及P2组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h分别采肘静脉血.采用RT-PCR法检测受试者血液白细胞HSP70mRNA表达,用硫代巴比妥(TBA)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全血乳酸分析仪测定血乳酸值.结果:C组力竭运动后即刻,人血液白细胞HSP70mRNA表达和血清MDA含量较安静时显著增加(P<0.01,P<0.05).C组运动后1h,HSP70mRNA表达及MDA含量较运动后即刻显著减少(均P<0.05),而血清SOD活性较运动后即刻显著下降(P<0.05).P1组在安静时、运动后即刻及运动后1h,均较C组相同时间点的HSP70mRNA显著升高(均P<0.05).而P1组在运动后1h较C组同时间点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P2组血液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1h,均较C组相同时间点的HSP70mRNA表达及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均P<0.05).而P2组在安静、运动后即刻及运动后1h较C组同时间点的MDA含量均显著减少(均P<0.05).P2组在安静时、运动后即刻及运动后1h,均较P1组相同时间点的HSP70mRNA显著下降(均P<0.05).P1组、P2组力竭运动中通气阈时通气量VE较C组均显著增加(P<0.05),且受试者血液白细胞HSP70mRNA表达与血清SOD/MDA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48,P<0.05).结论:一次及多次高温预处理可上调运动后人血液白细胞HSP70mRNA表达,抑制力竭运动所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且多次高温预处理后HSP70mRNA表达降低,可能是对高温重复应激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16周“瑜伽”教学探讨瑜伽运动对聋哑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影响。方法:大一聋哑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测试实验前、实验后身体和心理素质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互比较,实验组体重和皮褶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腰围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肺活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心率非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立定跳远和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坐位体前屈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记忆力、情绪稳定和意志顽强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环境适应非常显著(P<0.01);实验组记忆力、情绪稳定和意志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环境适应非常显著(P<0.01)。结论:16周瑜伽运动能有效提高聋哑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9.
探讨低氧训练中糖——电解质饮料补充血液氧运输能力的影响,为低氧训练中的合理补液提供参考依据.以8名健康的体育学院学生为被试在常氧和低氧环境(低氧帐篷模拟2500米海拔,氧浓度为15.4%)下以70% VO2max负荷进行不补液和补充佳得乐运动饮料运动至力竭,测定受试者运动前、运动后和运动后30分钟心率、血压、裸重、Hb和Hct,并记录运动过程中每5分钟的心率变化和运动至力竭的时间.结果显示:1)运动后即刻,NF组体重丢失程度显著低于NC组(P<0.05),HF体重丢失程度显著低于HE组(P<0.05),运动中NF组和HF组心率上升缓慢,运动时间显著长于对应的NC组和HE组(P<0.05).2)运动后即刻,各组Hct、Hb均升高,但只有NC组、HE组的Hct和NF、HF组的Hb浓度升高具有显著意义(P<0.05),运动后30min,各组Hct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仍明显高于运动前(P>0.05),而Hb浓度均基本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结论:低氧训练中糖——电解质饮料补充能有效降低运动中Hct升高幅度和体重丢失程度,使Hb浓度适度增加,有利于血液氧的运输,提高有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TRIM72在游泳运动改善高脂饮食大鼠IR中的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 组:普通饮食对照组(C组)、普通饮食运动组(CE组)、高脂饮食IR模型组(H组)、高脂饮食运动组(HE组)。通过8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IR大鼠动物模型,同时对大鼠实施无负重游泳运动干预。用正糖钳技术结合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通过观察运动对高脂饮食IR大鼠脂质沉积、骨骼肌氧化应激水平、TRIM72和Akt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运动干预IR的机制。结果:1)8周高脂饮食喂养后,H组大鼠葡萄糖输注速率(GIR)显著下降(P<0.01),ISI水平显著下降(P<0.01),HOMA-IR水平显著增加(P<0.01),提示胰岛素抵抗大鼠建模成功。2)8周游泳干预后,与H组相比,HE组大鼠GIR显著增加(P<0.01),血清INS含量和HOMA-I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ISI水平显著增加(P<0.05或P<0.01);HE组大鼠骨骼肌脂质沉积减少,骨骼肌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P<0.01),MDA和8-OH-dG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P<0.01),骨骼肌TRIM72 mRNA和TRIM7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0.01),骨骼肌pAktSer473磷酸化水平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P<0.01),pIRS-1Ser307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8周游泳运动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轻骨骼肌细胞受损伤程度,从而降低大鼠骨骼肌TRIM72表达水平,增强骨骼肌PI3-K/Akt信号转导,改善高脂饮食大鼠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